在女政委章琴的悉心教导下,肖英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明白了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道理。曾经,她只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苦命女孩,生活中充斥着苦难与压迫,心中只有对仇人的仇恨。而如今,在红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她开始懂得了责任、使命和信仰的意义。从那以后,肖英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营地,她便早早起床,跟着政委学习认字、写字和读书。章琴总是耐心地一笔一划地教她,从简单的数字、日常用语,到一些革命的理论书籍。肖英学得十分认真,她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也能让她更好地理解革命的意义。有时候,一个字的写法、一个词语的含义,她都会反复琢磨,直到完全掌握。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所学的内容,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见证着她努力学习的过程。
白天,肖英则跟着刘连长刻苦学习擒拿功,苦练杀敌本领。训练场上,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刘连长对她要求严格,从最基本的站姿、步伐,到各种复杂的擒拿招式,都一一耐心指导。刀枪棍棒、拳脚功夫,肖英样样都学,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执着。棍棒训练中,她经常被棍棒打到,但她只是咬咬牙,继续投入训练。拳脚功夫的练习更是艰苦那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白日的天空仿佛被烈火点燃,炽热的阳光如利箭般穿透云层,无情地倾泻在大地上。训练场上,尘土飞扬,肖英紧紧跟在刘连长身后,目光如炬,全神贯注地学习着那令人惊叹的擒拿功法。她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练就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为饱受苦难的同胞们报仇雪恨,为伟大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偌大的训练场上,除了肖英和刘连长,还有许多战士们在刻苦训练。骄阳似火,将大地烤得滚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燥热。豆大的汗珠顺着肖英的额头滚落下来,瞬间便浸湿了她身上那件单薄的衣衫。然而,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与高强度的训练,肖英却始终不曾有过半分懈怠之意。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执着,仿佛在向这残酷的现实宣告:我绝不屈服!
刘连长对待肖英,那可是出了名的严苛。他深知,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只有严格要求,才能让战士们在战场上生存下来。无论是最为基础的站立姿势、行进步伐,还是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擒拿招式,他都会事无巨细、逐一耐心地予以悉心指导。“肖英,注意你的站姿,要稳如磐石,这样才能在战场上保持平衡!”刘连长一边大声纠正着肖英的姿势,一边亲自示范。肖英紧紧盯着刘连长的动作,不敢有丝毫马虎,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姿势。
马刀梭标红缨枪长短剑的使用技巧,以及拳脚功夫的精髓要义,肖英无一不是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马虎。从她那坚毅而又执着的眼神之中,仿佛能够看到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正在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每当练习累了,她就会想起那些在敌人铁蹄下受苦受难的同胞们,心中便涌起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撑着她继续坚持下去。
当肖英开始练习刀术之时,那把沉甸甸的大刀在她那双略显稚嫩的手中起初显得异常笨拙。每一次奋力地挥舞都会令她感到手臂阵阵酸痛,甚至几近麻木。但是,她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依旧坚持不懈地重复着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的动作,只为能够早日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肖英在心中暗暗给自己鼓劲。
日子一天天过去,肖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的刀法逐渐熟练起来,刀光闪烁,恰似猛虎下山,气势磅礴。在棍棒训练中,她虽然经常被棍棒无情地击倒,但她就像那风中的残烛,虽历经风雨,却依然顽强地燃烧着。每一次摔倒,她都会迅速爬起来,继续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拳脚功夫的练习更是犹如炼狱般艰苦,无数次的摔倒、爬起,她的身上布满了淤青,但她的意志却在这一次次的磨砺中如钢铁般愈发坚强。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肖英的功力与日俱增。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动作也变得敏捷而有力。与此同时,她认字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从最初那寥寥无几的简单文字,到后来能够磕磕绊绊地读完那神圣的党章。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肖英总会拿出那本破旧的党章,借着微弱的灯光,一字一句地读着。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这一天,连长像往常一样在训练场上指导战士们训练。中场休息时,大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个的衣服没有穿周正,那个的帽子没有戴好。有人还说没有力气,想家了。有人回怼道:”是想男人了。“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尽管训练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见到刘连长从团部出来,大家慢慢的停下不说了,还有人在嘀咕。刘连长伸出右手挥了挥,厉声道:“说完没有?”顿时鸦雀无声。“训练开始,全体都有,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随着她的口令,队伍整齐划一地操练起来。突然,她大声命令:“立正,肖英出列。”众人齐刷刷地向肖英看去,心想她又咋啦。肖英心里也犯嘀咕:叫我干啥?“向右转,目标团部,去向章政委报告,训练效果,学习成绩。”
肖英听到命令,心中微微一紧,她整理了一下军装,迈着坚定的步伐出列,向右转后,朝着团部走去。一路上,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既紧张又兴奋,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什么。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训练场上的点点滴滴,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政委的认可。
在此之前,章政委正在团部查看文件,陶营长和林营长一同走了进来。章政委抬起头,看到两人神色严肃,心中便猜到几分,笑着说:“两位营长,可是为了肖英的事而来?” 陶营长性子直,立刻说道:“政委,我觉得肖英这娃子机灵得很,让他当团部文书再合适不过了。他在对新事物接受得快,文书工作需要的那股子细心和条理,他都有。而且这孩子觉悟也高,绝对信得过。” 林营长微微皱眉,反驳道:“陶营长,话不能这么说。肖英是不错,可咱一营也缺这样有文化的苗子啊。他在战场上的那股子冲劲,你也看到了。把他留在战斗一线,将来肯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骨干。团部文书虽说重要,但从长远来看,一营更需要他这样能打仗、有脑子的战士。” 章政委听着两人的话,靠在椅背上,思索片刻后说:“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肖英确实是个好苗子,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但咱们得从全团的大局考虑。” 陶营长着急地向前一步:“政委,团部文书的工作繁杂,还得和上级与兄弟部队频繁沟通协调。肖英的沟通能力强,在团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能让他有更多时间学习提升,这对他个人发展也有好处。” 林营长却不买账:“稳定固然好,可咱们现在是战争时期,最缺的就是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人才。一营的任务重,战斗频繁,肖英在那里能得到更多实战锻炼。他在战斗中积累的经验,对他自身和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都至关重要。” 章政委看着两人互不相让,站起身来,走到两人中间,语重心长地说:“咱们都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部队的发展。陶营长,你看重肖英在团部文书岗位上的潜力,这没错;林营长,你想让肖英在战斗一线磨砺,也有道理。但咱们得平衡好两者的关系。” 章政委重新坐回椅子,继续说道:“我看这样,先让肖英到团部担任文书。在战斗任务不紧张的时候,安排他到一营参加训练和小规模战斗,保持他的战斗能力。你们觉得怎么样?” 陶营长和林营长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完全实现,但又不得不承认章政委的安排确实更周全。陶营长笑着说:“政委,您考虑得周到,我没意见。”林营长也点点头:“行,就按政委说的办。”
外面传来肖英的报告声,三人同时伸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女政委听到声音,叫了声 “进来”。肖英推开门,走进房间,先向女政委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向陶营长和林营长。女政弋委也回了礼,停下与陶营长、林营长的谈话,示意她们先去工作。互相行礼完毕,女政委看着肖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直接说道:“鉴于你在妇女团学习成绩优良,杀敌防身本领突出,决定你到团部担任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