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当爹了。”李希月摸摸耕牛,笑着道贺,“放心哦,母子平安。”
它的伤已经好了大半,估计再有几天就可以回牛棚去了。
耕牛似乎听懂了她的话,激动得哞哞直叫。
李希月猜他是想老婆孩子了,安抚道:“过两天你就可以回家了,耐心再等两天吧。”
六叔不在,许国庆只会抓药不会看病,所以李希月这两天不能去山上了。
许向阳一直没来,也没听到有关他的消息,李希月忙自己的,也没在意。
空闲的时候,李希月让许国庆帮忙给小白做了个木头房子,往里面垫了一些干稻草,小白很喜欢,钻进去就不愿出来了。
它也终于是有房子的汪了。
许国庆似乎想通了些,上山采药都积极不少,每次带回来的草药也多了许多。
这日下午,李希月刚到六叔家,许大伟就来了,“李知青,公社那边说下来一批药和器具,让你们去领一下。”
他去公社卫生院买了些药吃,感冒已经好了。
表彰大会后,许永顺就写了申请去公社,如今药和器材批下来了。
许大伟还送来了县里给她的表彰信,信上盖了县委会的印戳。
李希月现在有两封表彰信了,她好生收起来,以后再拿出来,这就是她的光辉历史了。
“我走不开,你让大山赶驴车带你去一趟,把东西拉回来。”许大伟说完,就继续去盯着社员们上工。
李希月让许国庆留下看家,她背上背篓,带着小白往许大山家去。
正赶巧,许大山要去公社给媳妇买东西,赶着驴车要出门,就把李希月和小白捎上了。
“大山叔,婶儿和孩子都好吧?”李希月关切问。
这些天没听到他们家有什么事,应该一切都好,但还是想问一嘴。
许大山笑呵呵的,“挺好的,我岳母过来伺候你婶儿月子了,你婶儿每天都很高兴,娃儿也能吃能睡,长不少肉。”
“那就好。”李希月放下心来。
许大山这边孤身一人,一直都是余奶奶和孙霞在帮衬着,如今娘家来了人子,余奶奶和孙霞也不用两头跑了,许大山进进出出也能放心些。
许大山一边赶车一边说:“有了这个孩子,生活就更有盼头了,对了,我给孩子取名字了,就叫许盼盼,小名驴生。”
李希月忍不住笑了,“盼盼,好名字。”
只是驴生这个小名也太应景了吧?
不过乡下人从不图好听,他们觉得贱名孩子更好养活,村里孩子不少都有小名,像虎子、铁蛋、狗蛋,毛蛋,二狗这些,随处可见。
“那你以后还打猎吗?”李希月问。
许大山说:“不打了,家里人少,我挣的工分加上赶驴车的收入够过日子,我和媳妇都不是那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日子苦点累点没啥。”
有了这个儿子,他也算对得起祖宗,不会再要孩子了,他会努力上工,让媳妇孩子过上好日子。
李希月点点头,像许大山两口子这样肯过踏实日子的人不多了,大部分人都是好高骛远,好了还想再好,恨不得世间所有的好处都全占了。
可是这世上哪有这等好事?上天是公平的,打开一扇门就会关上一扇窗,不完美才是世间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