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城东、南、北方都是丘陵山地,地势算不上险要,但是也比较复杂,没有道路,不利于大量敌人的布置和展开。
而且这三个方向紧邻基地的部分已经被纳入基地范围内,在方大宝用生存点改造后,不但强度提高不少,外壁也进行了修整,非常光滑且没有遮蔽,不利于攀爬和隐藏。在布置部分自动武器和监控预警系统后,可以充当岚山城外围的屏障。
只有西侧地势开阔,紧邻城市主干道,且正面只有用外围商业改造的城墙,虽然方大宝偷偷改造后将建筑拔高了不少,但是由于积雪厚度已经有5米,城墙露出地面的高度也只有7米左右。
所以如果有大规模的敌人进攻,大概率会选择西面作为主要攻击方向,但西面恰恰也是方大宝布置防御的主要方向。
基地的地面部分,表面上是基地居民的居住和配套设施,但实际上由于岚山城扇形展开的组团布局,加上东高西低的地势,这些建筑的屋面、外墙可以在加装防御武器,消耗生存点强化后作为火力堡垒使用。
暴露在人们视野中的,只有装在几栋小高层屋面和周边山头上的武器平台,里面安装的是多次发挥威慑作用的大型液压弩和电磁轨道炮。
但实际上,方大宝已经悄悄的完成了岚山城地面部分40%的建筑的堡垒化改造,也就是在岚山城的住宅之间,隐藏了大约90座高矮不同,扇形分散布局的火力堡垒。
相关建筑的位置经过小美的建模推算,可以对基地范围内实现无死角的火力覆盖,只是基地中的绝大数居民对此还是一无所知。
毕竟除了一些基地居民日常工作使用的出入口和作为观察哨使用而被保留的高层住宅的窗口,基地所有的建筑都在厚厚的冰雪的掩盖之下。
除非挖开厚度达到5米的积雪,是看不到后面隐藏起来的外墙装甲和隐藏的弹出式武器仓的。
地面部分的改造方大宝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是之前强化升级的重点,但是接下来就需要重点发展地下基地了。
生存基地升级为LV3以后,基地的控制范围达到了直径500米,即便是为了最大化基地面积和将来地面的主武器预留安装空间,基地的地下部分的深度也达到了250米。
之前缺少足够的建筑材料,地面面积和原有的地下室足够方大宝和基地人员使用,所以除了将基地的指挥中心放在了22栋的最深处和在地下布置了大量的地下通道以外,方大宝并没有对地下空间进行大的改造。
但是现在考虑到将来的陨石袭击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次生灾害,基地的主要功能部分要正式的开始往地下迁移,方大宝对基地的地下空间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规划设计。
按照和小美讨论的结果,基地地下部分主要采用蜂巢式的结构和去中心化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