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偏殿中,韩成的话语落下,让朱元璋、朱棣和朱标三人的气息陡然变得凝重。朱标的眼神几乎要燃烧起来,仿佛能将韩成生吞活剥。
称自己的母亲为“大脚皇后”?还有驸马韩金虎争夺帅印的事?哪里冒出来的驸马韩金虎?自己竟从未听说过!
朱元璋的眼神同样凌厉无比。他妹妹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若非她,就不会有今日的自己。多少次自己想严惩他人时,都是被她劝阻,才使得许多人得以从轻发落。如今竟有人说她为了某个韩金虎,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
更荒唐的是,说他病重时她垂帘听政。他何时病得如此严重?即便真病重,替他处理政务的也是朱标,而非妹妹!至于深夜封十王,自己的儿子们哪个不是由他亲自册封?就算妹妹真的插手政务,也不会做出这种事。这些人的心思怎会如此歹毒,连妹妹这样善良的人都要陷害!
这说得还是自己的妹妹吗?怎么听着像汉高祖的吕后呢?
至于朱棣,更是满心疑惑与愤怒。他听到了什么?自己的母亲居然要置他于死地?
居然用这种手段,企图加害自身,置自己于死地?
那是自己的母亲啊!
对自己无比疼爱的母亲!
母亲怎会做出这般事情!!
“韩成,为何我母亲要对我动杀意?
连虎尚且不会食子,我母亲又怎会欲杀我,置我于死地?
这些人胡编乱造也编得稍微像样点!”
朱棣强忍内心烦闷,开口嘲讽。
韩成道:“谁说编得不像了?这逻辑分明清晰得很。
因为在那个故事里,你并非皇后娘娘所出,而是翁贵妃之子……”
“放屁!”
朱棣忍不住骂出声。
竟然还能如此胡编,简直把老子的亲娘都换了!
朱棣与朱标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愤怒。
即便诋毁父亲也可以接受,但他们的母亲,那位贤良淑德、顾全大局、救下无数人的女子,堪称千古贤后的典范,他们怎么忍心下手?
竟将她描述成这般模样?
就不怕遭到天谴吗?!
“这驸马韩金虎究竟是谁的儿子?
我们怎能将公主嫁与他?
我们的妹妹又怎会为了一个外人去做那种事?”
朱元璋急忙回忆相关记忆,却未能想起有这样的人物,只能瞪着韩成质问。
韩成听罢,略显尴尬地说道:“那个……按那广为流传的评书所说,韩金虎的父亲名叫韩成,与我同名同姓……”
韩成?
这个名字一出口,朱元璋、朱标、朱棣看向韩成的眼神便发生了变化。
“这般巧合的事?”
“正是这般巧合。据说当年陛下您兵败鄱阳湖,被陈友谅围困,形势危急。
于是韩金虎的父亲韩成冒充陛下赴死,才让您得以逃生。
后来陛下您大胜陈友谅后,将韩成的儿子韩金虎收养于宫中,视如己出……”
韩成讲这些话时,心中颇感复杂。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被取这个名字是否因家中长辈听了这评书后的突发奇想……
“我和陈友谅交战时真有这档子事?呸!瞎编八股!”
朱元璋气得啐了一口。
父子三人怒不可遏,胸膛剧烈起伏。
明太祖朱元璋心里清楚得很,他对那些人的严厉手段,使得将来即便有人能开口说话,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话。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连自己的亲妹妹竟也会遭此非议。
这些人,难道还有良心可言?
“陛下,还有一件事,要不要听听?”
韩成看着朱元璋问道。
“罢了罢了!不听了!听着生气,又治不了他们,不如别听这些了……”
朱元璋摇摇头,不愿再继续。
连自己的妹妹都被说得如此不堪,还有什么值得听的呢?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就连之前坚持要了解详情的朱元璋,现在也连连摇头,不想再听下去。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谣言有多荒诞离谱。
完全不顾事实,一味地抹黑。
“对了,我之前听说你们提到组建医学院之类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
为何突然起了这个念头?
是因为**的缘故,让你们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了吗?
是不是想通过发展医术来更好地治疗疑难杂症?”
朱元璋平复情绪后,想起了这事,便转向朱标和朱棣询问。
“确实有这方面考量。”朱标点头。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原因。”
还有别的原因?
朱元璋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