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另一边,荣国府内。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宝钗的窗棂上。远处陆府的喜乐声隐约可闻。
宝钗倚在窗边,静静地望着窗外月亮,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何处去了。
"姑娘..."一旁的莺儿捧着热茶,欲言又止。
"我没事,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宝钗接过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她平静的面容,又继续陷入呆状。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原是薛姨妈匆匆进来,一进门她正要开口,但见女儿这般失神模样,顿时喉头一哽:"乖囡..."
"母亲?"宝钗这才回神,忙起身相迎,"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薛姨妈不语,只一把将女儿搂进怀里,感受到怀中人微微的颤抖。
宝钗强撑着笑道:"母亲可是怕我想不开?真的没事..."
话未说完,她眼角一滴泪却无声地滑落,在月白色的裙裾上洇开小小的水痕。
......
另一边,燕王府,听雨亭内。
燕王独坐石凳,手中酒壶已空了大半。夜风拂过他玄色蟒袍,带起一阵凛冽的酒香。
"王爷。"
一道清瘦的身影缓步而来。来人约莫五旬年纪,白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看似寻常文士打扮,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不凡气度。
燕王闻言连忙起身,言语尊敬道:"乌先生。"
他亲自斟了杯酒奉上:"夜深露重,您怎么出来了。"
乌先生先是恭敬一礼,这才接过酒杯,笑而不语。月光下,他眼角细密的纹路里藏着洞悉一切的光芒:"王爷有什么烦忧之事?"
"先生明鉴。"燕王苦笑。
"今日乃是我妹妹清河郡主大婚之日,尚郡主之人便是先前曾救过我的陆铭。白日里,我特意学寻常百姓婚嫁礼仪,以兄长身份拦门,对陆铭一番后亲近示好。可他..."
"可他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乌先生预判道。
燕王颔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正是,先生可能有所不知。此人才干非凡,又得父皇与忠顺王叔器重,如今尚了清河,地位水涨船高。若他能够投效于我,对于争夺那个位置,我便勉强有了几分把握。"
说罢,他攥紧拳头:"若他投效了太子,我便更加没有机会了。"
夜风轻拂,亭角铜铃叮当作响。乌先生捋了捋花白的长须,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王爷还是太过心急了。"
他端起酒杯轻啜一口,继续道:"前些日子仇太尉致仕,圣上命于隆接管京营兵权。王爷当时想借幼时曾受教于隆的由头登门拜访,可知老朽为何阻拦?"
燕王握紧拳头又松开,叹道:"是本王糊涂了,父皇刚收回京营兵权,此时关于京营的任何小动作便会引起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