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元春正要上舆轿时,李嬷嬷突然上前一步。浣溪见状,手中的帕子猛地一抖,险些掉落在地。
李嬷嬷对着元春深施一礼,随后面容阴翳道:"娘娘莫怪奴婢多嘴,皇后娘娘命奴婢提领这次省亲,少不得要多管些事,到时还望娘娘莫要为难奴婢。"
元春神色不变,温和道:"李嬷嬷言重了。本宫自当配合,辛苦嬷嬷了。"
说罢,在抱琴的搀扶下优雅地登上舆轿。
待元春坐定,李嬷嬷高声喊道:"贤德妃出宫——"
与此同时,贾府这边早已等得心焦。贾琏、贾环等人站在西街门外,腿都站麻了,却不敢有半句怨言。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小太监飞驰而来,高声宣道:"贤德妃娘娘仪仗已出宫门,即刻就到!"
不多时,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出现在街口。先是两队侍卫开道,随后是八个太监抬着销金提炉,御香的烟气在空中缭绕。
紧接着是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后面跟着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的值事太监。
队伍中央,八个太监稳稳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抱琴眼尖,远远看见贾政等人,连忙对舆内的元春低声道:"娘娘,是老爷他们!"
元春闻言,轻轻掀开轿帘一角。当看到贾政、宝玉等亲人的身影时,她眼眶瞬间湿润,手中的帕子不自觉地攥紧。
然而按照规矩,仪仗队伍不能停下,贾政等人只得跟在队伍后面,一路行至荣国府大门外。
当凤舆终于停下时,元春在抱琴的搀扶下缓步走出。
史太君领着王夫人等全家老小,早已按辈分排列整齐,齐刷刷地跪下行礼。
"老太太快请起!母亲快请起!"元春再也忍不住,快步上前扶起史太君和王夫人。
三人相视一眼,皆是泪眼婆娑。多年的思念,此刻化作无声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
这时,李嬷嬷缓步走近三人,面无表情地提醒道:"娘娘,府门前不宜久留。"
史太君闻言连忙点头:"对对,娘娘快请入府,正好看看新建的别院如何。"说着侧身让开道路。
元春深深看了李嬷嬷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随即在众人簇拥下进入府中。
身后浩浩荡荡的省亲队伍紧随其后,太监宫女们手捧各式仪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别院内。
元春驻足在汉白玉拱桥上,望着脚下碧波荡漾的湖水,不禁赞叹道:"这园子修得真好。
史太君看着满园春色,笑着提议道:"娘娘见识广博,不如给这别院赐个名字?"
元春轻抚栏杆,目光掠过亭台水榭,沉吟片刻道:"此园包罗万象,气象万千,不如就叫"大观园"吧。"
"好名字!"贾政连忙赞叹道,。
这时,元春转头看向宝玉与众姐妹,温声道:"这大观园若只为我省亲用一次,未免太过可惜。待省亲结束后,不如就让宝玉和众位妹妹们住进来吧。"
宝玉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元春跟前:"姐姐此话当真?那我要先选院子!"
"孽障!"贾政脸色一沉,厉声呵斥,"在娘娘面前也这般没规矩!"
元春却宠溺地摸了摸宝玉的头,"你想先选院子也行,不过得让我考较一番。就以眼前这景色为题,作诗一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