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102章 目前他更关心的是主角的实际能力

第102章 目前他更关心的是主角的实际能力

小翠抬眸瞧了他一眼,见他这般愉悦,心中虽暗自腹诽,却依旧毕恭毕敬地行礼,轻唤了一声“老爷”。

李伟点点头,随后走向厨房,对小月嘱咐道:“小青这几日身子不大舒服,你要多留意些,知道吗?”

“嗯,知道了,老爷。"

小月性子淳朴,听闻此言并未生疑,规规矩矩地应了下来。

李伟满意地点了点头,夸了几句这孩子懂事,这才返回庭院。

环顾四周,他忽然觉得此刻的家与往日有所不同,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吧。

从前的他孤身一人,到了大明后更是举目无亲。

然而自今日起,他有了牵挂,内心也找到了归属。

用罢早餐,他精神抖擞地前往教坊司。

昨夜服用了小青牌退烧药,药效明显,如今已不再是那副垂涎少女的模样。

吕飞召集的乐师齐聚,李伟依照后世的曲谱重新编排,逐一把乐器换掉,再低声哼唱出曲调,让乐师们练习。

果然别有一番风味,听着也颇为悦耳。

其中鼓点尤为重要,节奏感需精准到位。

调试完配乐后,他又安排三队青春少女配合音乐试演,并教授她们边唱边跳的技巧。

顿时,欢快的青春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伟看完一天的演出,体温再度攀升,意识到尚未痊愈,便决定继续用药。

回家后,他早早吃完晚饭,便带着小青回屋推拿,这一按便是一整夜。

如此这般,李伟每日以正人君子之态外出,却似浪荡子弟归家,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教坊司在他改造下,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歌舞表演,而是增添了多种艺术形式。

除了少女们的活力曲目,他还添加了诸如李清照《如梦令》改编的古风曲等,同样不错,且更贴合这个时代。

此外,他还尝试了相声、小品等未曾出现过的艺术类型。

写得太累了,作者本性正直,毫无经验,这段实在难以下笔。

(本章完)

朱元璋不解之谜

对于此事,朱元璋确实问过。

主角以学习理科为由推脱,朱元璋虽有所怀疑,但也未完全不信。

或许有人会质疑,一个现代人声称不知历史,朱元璋怎会轻信?毕竟这是常识啊!

作者自省,自己就是一个记不住朝代歌的人,仅了解秦汉、唐宋元明清,能在众多朝代中认得出开国皇帝的名字便已不易,至于其他细节,除非是汉武帝、唐太宗这类名人,否则鲜有知晓。

就连堡宗朱祁镇,作者也是近两年才听说。

回溯过往,明朝相关影视剧尚未流行时,真正了解明史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知道康乾盛世,却不知永乐年间的故事。

即使在今天,若在街上随机询问十人朱标去世的具体年份,恐怕多数人都难以回答,甚至不知道朱标其人。

要不是《大明风华》热播,朱棣也可能被许多人遗忘。

许多人所谓的常识,不过是局限于特定圈子的共识,并非普世知识,就像三相电与单相电的区别,对理科生而言是基础,但实际上不少人并不清楚。

至于朱元璋为何轻信主角,因为在古代,真正懂史的人本就稀少,王朝初建便需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修史,耗费巨大。

主角自称不懂史,在朱元璋看来并非荒谬之事,而是合理且可信的。

当然,朱元璋生性多疑,绝不会完全相信,这一点在后续情节中会有体现。

目前他更关心的是主角的实际能力。

作为新手作者,文中有诸多不足,恳请各位指正。

这样的设定或许欠妥,未能充分考虑历史题材读者的感受,但既已成文,也只能如此了。

下一本书定会更加谨慎构思后再发布,感谢大家的支持!

------------

乾清宫内,朱元璋手捧一本小册子,仔细查阅着李伟的监控记录,这是几天前毛骧送来的。

见到李伟流鼻血的画面,朱元璋不禁皱眉:“真是软弱!”

随后又见李伟硬是忍住,未在教坊司惹事生非,这才勉强给予合格评价。

浏览完册子后,朱元璋拿起一旁的纸条,上面写着秀美的字迹,仅“康健无疾”四个小字,大致意思是此人体魄健全,无明显病症。

“哼,算你走运!”

朱元璋将那张纸条收入袖中,冷声低语几句。

……

教坊司内,李伟一人独坐台下,看着台上少女们灵动跳跃、表演着精心编排的新节目,笑声盈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