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泰十年七月二十五,赵家村家家户户的村民都顶着烈日在地里忙活着,繁重的农活和闷热的天气让人没心思和周围的人闲聊,都想快点干完活,好回家歇歇。
虽然农活很辛苦,但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除了杨家老四杨北和杨家老二杨南的媳妇李霞。
杨北心不在焉的干着活,担心家里即将生产的媳妇儿。
而李霞则是单纯嫉妒老四媳妇总是不干活,还吃家里的用家里的,四房只有老四一个人干活,哪里够养妻儿,还不是占她们几房的便宜。
此刻看到杨北干活慢腾腾的,忍不住向旁边的两个妯娌抱怨:“凭什么四房只让四弟一个人来干活,四弟妹还能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坐着,我们二房大大小小的人都来了,我干活稍微慢一点,就被爹娘骂!”
脸上神情恶狠狠的,将自己的不满明明白白地通过行动和言语表达出来,声音较小,在场的杨家人只有她旁边的两个妯娌能听见。
她这抱怨也不敢抱怨得太大声,一是怕杨老四听到,犯浑跑了,那地里的活岂不是都要靠她们其它三房了?
二是怕除了杨家以外的人听到,那样就算是碰到公婆的铁板了,公婆平时对她们的吵闹不怎么管,但是不管怎么吵怎么闹,都不能将杨家的脸丢到外边去。
杨家二老始终秉持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
杨家老大杨东的媳妇赵翠对于四房的行为也是极其不满的,但是她不会大喇喇的说出来,她一直秉承着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原则,于是嘴上帮着辩解一句:“四弟妹是县城人,她来地里,她也不会干活。”
“县城人怎么了?她既然嫁到了杨家,那就是杨家人,要遵守的是杨家的规矩!”李霞不服道。
杨家老三杨西媳妇王芳为人勤恳老实,对于四弟妹的现状也是羡慕的,但是却不会嫉妒。
她觉得只要自家的好处不被损害,那过好自家的日子就可以了。
想着四弟妹平时回娘家带了什么好吃的,都会分给自己的两个孩子,于是说了句公道话:“四弟妹快生了,所以才不来地里的,而且,四弟妹平时绣帕子,卖出去挣了的银钱,也会交给家里。”
所以算不得四房占便宜。
说到绣帕子这件事,李霞就生气:“你看她这几个月,绣了几条帕子,一百文钱都赚不到!还有下地这事,她下过吗?最多做一下饭送来地里。银钱赚不到,活也不干,老四这是给老杨家娶了个祖宗回来啊!”
旁边两人都不说话了,因为她们知道,李霞说的确实是实话,不知道为啥,自从四弟妹怀了这一胎,绣的帕子就越来越少了。
杨婆子去问,林歆就说怀着孩子,没那么多精力绣帕子,而且绣东西费眼,前两年绣得太多了,差点将眼睛熬坏。
并提出,生了孩子后,就不绣了,专心照顾四房的两个孩子,就像三个嫂子一样,好好照顾家里。
杨婆子和杨老头顾忌着她有个秀才爹和举人大哥,也不敢说什么。
杨家四个儿子就杨老大杨东考取了童生,但因为天赋有限,就不打算在科举的路上费劲儿了。
因为能识文断字,在城里也有一份不错的活计,岳家和家里也时不时补贴,生活没压力,安逸,已经很好了!
读书辛苦,杨东自小被杨家二老疼着长大,所以也不是一个能吃苦的性子,知道自己在读书一道上没天赋后,就专心供养两儿子,将希望放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