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子平日里去镇上县里和那些家里的媳妇子闲聊并且打好关系时,也不是空着手去的,带点家里产出的去,一次两次的记不住,但是多处几次,这关系不就来了嘛!
因为这缘故,县里镇上有什么活计,她那些老姐妹也会介绍给自个,然后她就让家里的男人孩子去做,干的活虽然又杂又散,但是里边的赚头也不少。
她家的田地虽然没杨家多,但是过的却不比杨家差!
在这村子里都是数得上号的。
她知道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家里男人孩子儿媳妇对她四处扯嘴皮子没啥意见,相反还喜闻乐见!
杨婆子走后,赵氏沉着一张脸,不知道在想什么,杨东和两老沉默吃着手里的饭,另外几房的人本着和自己无关的原则,尽量多扒拉点饭菜到自己碗里,大房的两个男孩没将这事放心上,而十一岁杨玉婷在镇上听过不少婶子闲聊提到的姨娘小妾那些,有些担心自己娘。
在杨玉婷看来,她担心这个并不是空穴来风,一是自家条件好,生活在镇上,村里的很多人都希望嫁去镇上,但是苦于没有人牵线搭桥,那么,长期生活在镇上的她爹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二是她爹是一个童生,村里有几个秀才童生的?这身份还不得让村里人趋之若鹜,也是因为自家要送两个哥哥去进学,不然她爹肯定会继续读下去,说不定她爹能考个秀才,举人也不是不可能。
四房屋里,林氏好奇看着杨北,问:“四哥,那佰婆子的女儿是怎么一回事啊?嫁进来这几年也没听说过?”她只听说过村里的佰婆子,只身一人生活,听说她是一个厚道人,只不过命不怎么好。
具体怎么个不好,她也没深究过。
杨北看了眼熟睡的女儿后,才小声和她嘀咕:“那佰婆子女儿叫佰秀秀,佰家原是村里的猎户,日子过得也不算差,可惜佰家父子俩有一次上山打猎,人没了,村里组织青壮年去找过,只找到染了血的衣服,那时候我还不大,这些都是听村里人说的,具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
说完后,看儿子心思在女儿那边,又神秘兮兮的凑到林氏身边耳语:“不过那刘婆子说的那事是真的,我在街上看到过两回他/她们走一起,而且我还看到过大哥和她在后山滚草垛子!”
林氏吃惊得瞪大眼睛:“那佰秀秀和大哥?”
“嗯嗯。”杨北肯定点头:“那时候我看到他俩滚草垛子的时候,我都以为那佰秀秀肯定是我大嫂了。”
“那后来发生了什么?”林氏问出自己的疑惑:“按理说,大哥和那佰秀秀夫妻之实都有了,最后又为什么会是赵氏当了大嫂?”
“转折就出现在这里了,那时候娘虽然不满意佰秀秀,但是也做好了准备去提亲了,那时候两家都通过口信了,谁知道提亲前一天,大哥忽然又不愿意了,说是要和镇上开杂货铺的赵家定亲。”
啧啧嘴回忆:“有了更好的选择,娘选哪个还用说?就在原本要向佰秀秀提亲的那一天,咱娘带着大哥和媒婆去了镇上赵家提亲。”
“那佰家就没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