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婆子听到这话,也没隐瞒:“她啊!去镇子上摆个吃食摊子,看看能不能赚点小钱,家里那么多口人,也要吃饭不是?”
她闺女秀秀和她提前打过招呼了,说要是有村里人问,就说这个,要是瞒着不说,别人就越想知道,说了,说不定村里人就不感兴趣了!
佰婆子一辈子,就只会照顾家里,种种家里的几亩地,没试过卖东西,也不懂卖东西,所以佰秀秀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她啊!能帮带带孩子,闺女也能轻松点。
“卖的啥吃食?”
“鸡蛋还有一个叫啥汤的,我也不懂。”
众人听她这样一说,也就兴致缺缺了,卖鸡蛋赚不了几个钱,就能补贴补贴家里。
随即又聊起其它事:“哎!听说方木匠的大女儿和镇上陈记食肆的独子相看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说这话的是俸小静,她是从她婆婆那里得到的消息。
“这事我知道,已经成了,过几天男方就来交换更贴。”唐婆子接话,哼,只要刘婆子不在村里,那村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自己了。
张媒婆的儿媳张丽娟小声向众人透露消息:“听我娘说,本来要和陈记食肆独子相看的应该是方家二女儿,谁知道临了,方家换人了。”
“还有这回事呀?”俸小静诧异,随即提出不合理的地方:“不对呀!按理说说亲都是先给大的说好才能轮到小的,这方家大的姐儿没说,怎么会轮得到老二?”
林歆插嘴:“还能怎么样?方家夫妻俩偏心老二呗!”
这话她可没信口雌黄,这方家二闺女长得比她姐好看,嘴也比她姐会说话,要是她,她可能也会偏心嘴甜那个。
毕竟没有哪个人会不喜欢听好话。
“那方家夫妻俩都有这个打算了!这门好婚事怎么还会轮得到方家老大?”一个刚嫁进来不久的小媳妇询问。
在场年纪最大的村长老娘开口说了方家的情况,给那小媳妇解了惑:“虽然方木匠夫妻偏心两个小的,但是方家姐妹品性啥的都不差,两姐妹关系也好,大的那个虽说性格木讷了些,但是踏实勤劳,说给陈记食肆的独子比老二合适。”
“方家老二人和她姐姐相比懒了些,但是人长得好看,嘴也甜,机灵。这婚事最后落在方老大身上,应该是方木匠他爹娘出手了。”
说起这方老头和方老太,也算是赵家村的能人,三个儿子,一个送去学手艺,另外两个一个会种地,一个在县里有个不错的活计,两个女儿也找人教了她们绣技,虽说学得不是很好,但是补贴家用绰绰有余了!
当年那两闺女在村子里可抢手了,谁都想聘她们当自家的媳妇。
但最后两人嫁得都有些远,嫁到隔壁镇上了,一年回不了几次娘家。
林歆也是第一次听这村长老娘说这么多话,往常凑一起闲聊,她都不怎么说话的,只是在一边静静听着她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