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还真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两人见面时是隔着一道屏风的,那时候林歆知道外面的人是杨北,但杨北却不知道屏风的另一边是林歆。
杨北就想着,他回答问题不上心,往坏的那一方面回答,最后总不会还选自己吧?!
但是听到对面声音的一瞬间,他就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是谁,对方经常来铺子里买东西,很多次都指明要自己过去接待,现在,好像明白了为什么。
那这样的话,就不存在上面他的两种猜想,对方是切切实实想找一个夫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往高处找,反而找自己这个泥腿子。
后面两人推心置腹谈过话后,杨北就知道了林歆为什么不往高处找,反而找了自己这个乡下人。
她不求往后的日子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用和小妾斗来斗去。
林歆最后问:“能做到吗?”不是同不同意,而是能不能做到。
杨北没回答这个,而是说:“乡下很辛苦。”你们这些小姐不一定能坚持在那里生活下去。
对于林歆这样好的女子,他有自知之明,从不敢妄想,而且他认为,真心对一个人好,不是拉对方走入泥潭,而是希望对方变得更好。
他现在对林歆虽没有男女之情,但也不希望对方进入自己这个泥潭,他的家庭氛围并不适合她这样娇养的人进入。
“只要你能做到,一时苦点累点没事,但是,你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是嘛?”林歆笑问。
杨北沉默,片刻后,才轻轻“嗯”一声,接着又坚定道:“不会,只要你愿嫁我,你不愿下地干活就不去,家里杂活也可以交给我。”
他一个乡下泥腿子,父母都不将自己亲事放心上,她却看了自己,那么,他便不会辜负她的选择。
“爹娘,嫂子,就他了吧!”林歆笑意盈盈,即便杨北没见到她的脸,也能从她的语气里听出轻松和愉快。
后来,杨北向父母说他看上了一个姑娘,杨父杨母“嗯”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就再没有作为。
好在杨北对父母也没期待,知道他们不会请媒婆去提亲后,就找了自家奶奶,然后从杨父杨母手里抠出二两银子,用来置办提亲需要用到的东西。
提亲时所有的事情,都是杨奶奶在忙前忙后,杨大伯家也会时不时帮点忙,因为杨北小时候是杨奶奶养着,和杨奶奶住在杨大伯家,这么几年,就是养条狗养只猫都有感情了,更不用说是人,所以,杨大伯家还是很乐意干这回事的。
也是因为这缘故,杨大伯家和杨奶奶是杨家率先知道杨北即将娶一个秀才女儿的事情。
秀才闺女这个没什么,因为杨家族里也有秀才和童生,但是县里的秀才就不一样了,穷秀才富举人这话可不是简单说说说的,能在县里安身立命的秀才,都是要有一定的家底的。
因为这,帮忙的时候就更尽心了。
杨北也确实做到了婚前所说,林歆不想下地就不下,但因为还没分家,也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惹来一大堆闲言碎语,所以就绣帕子去卖,这样也好过下地去,也不让杨北难做,所以林歆还是很乐意做的。
她以往在闺中时,绣帕子都是用来打发时间的,现在用来应付家里人正好。
杨老太和杨老头是林歆入门后才知道她是县城家秀才的闺女,要是早知道,俩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