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过大嫂这么一提点,我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杨南思索后细细分析:“媳妇,你看啊!大嫂一家平时都在镇上生活,家里的活四弟妹也不干,就你和三弟妹干,但四弟妹每个月却交五百文到公中,钱没到我两房身上,活却到了我们两房头上。”
“对啊!”李霞激动一拍大腿:“这家里交到公中的钱,也不是我们用的多,大房用得最多,大房两个男娃在镇上的学堂念书,抛开笔墨纸砚那些,一年都要四两银子了,而我们另外三房只有一个男娃读书,甚至四房的濯哥儿还没去读书。”
李霞越想思绪越顺溜:“亏了,亏大了。”
杨南给了一个你很可以的眼神,继续接话,“而且,大房在镇上花销多,还时不时回家拿吃的,大哥大嫂两个人一个月交回来的银子才七百文。”
四弟妹一个人就顶大哥夫妻两人了。
“难道我们就这样吃亏下去?”李霞不甘心询问。
“那肯定不能。”杨南凑到李霞耳边小声将想法说出来:“我们先……,再……。”
将心里想法小声透露给媳妇后,叮嘱:“这事你先别管,明天我找三弟私下说说,要是三弟也赞同的话,我们兄弟俩再去找四弟。”
李霞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李霞起来做饭时心情还蛮好的,因为如果一切都能按她男人计划的那样进行,那以后她们小家每个月都能有不少的铜板入账。
最重要的是,那些铜板不经过公中,是私房银子,除了当事的那些人,谁都不知道。
长此以往下去,分家时她们的底气也足。
李霞的好心情在见到赵翠时戛然而止,面对赵翠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赵翠一脸莫名其妙,她也没惹李霞啊,给她摆脸色,有病。
除了李霞的枕边人杨南,家里的其他人也是不明所以。
不过都没心思细究两人又闹啥矛盾了。
杨老头看佰家的肥皂作坊已经建得七七八八了,昨天出去闲聊,听佰家隔壁的王家小子说,只要进去肥皂作坊,一个月工钱最少能有三百文。
听王家小子那话里的意思,要是后面肥皂卖得多,工钱还能再涨。
这活儿他很心动呀!活就在村里,距离家近,钱也不少。
就是以他们杨家和佰家的关系,这事估计不能成。
愁哇!
这么好的机会,看着从眼里溜走了,可惜,太可惜了。
吃完早饭后,杨老头又想带着几个儿子出去打听哪里有活干,但刚出门,老二就将老三拉走了。
杨老头看到后皱皱眉头,但却没说什么,杨北本来就不想跟去,看另外两个兄弟没去也没怎么样,也溜了。
最后出门的只有杨老头和杨东。
杨北溜回四房屋里,看媳妇抱着昨晚换的衣服出去洗,忙阻止,“媳妇儿,我来,你歇着。”
林歆笑,“行了,就几件衣服,用不了多久,我来就行,你看着孩子。”
一个家庭,不能只靠一方付出,那样的话,长久不了。
他心疼她,她也心疼自己男人。
杨北没听,将厨房锅里的热水全都提出来兑好冷水,温度合适了才让她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