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在孔家的时候跟着家里的男人走南闯北,去过的地方不少,知道的也多。
而林歆和杨北大活了这么多年都是在邕平县内,知道的和经历的事都没有管事多。
几人一大早坐马车从邕平县出发,在马车上晃晃悠悠了半天,在午时过一刻到达邕南府的府城,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明显就比县城繁华很多。
管事先带两人去到孔氏在府城的一座二进院,让两人今晚就在这里落脚,安排好后就带着两人去酒楼吃午饭,现在正是午饭的时间,酒楼座无虚席,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几个空位置。
什么也不计较,直接叫小二点菜。
在等菜的功夫,杨北也不怕管事嫌自己没见识,啧啧称奇,“这府城的有钱人就是多,这么多人舍得上酒楼吃饭。”
管事哈哈大笑,“其他酒楼可不会这样,这酒楼生意之所以能这么火爆,是因为它的菜品丰富,味道也好,等会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杨北,“孔叔,你了解得这么清楚,以前没少来吧?”
孔管事谦虚摆手,“也没有经常来,之前跟着我家老爷和别人谈生意的时候来过几次。”
孔管事在孔家是老人了,是孔老爷的心腹管事之一,让她去给女儿管理嫁妆,女儿有什么情况也好了解清楚。
孔老爷挑的所有女婿除了林牧外,都是家境稍微贫寒的读书人,就是有一定的读书天分,但是因为家里的原因不能继续进行科举考试,他资助对方,但是条件是要娶自己的女儿。
他也不傻,知道有一些读书人会在考上功名后就将出身商户的妻子舍弃,所以在看中某个人后会派人查过对方的底细和大概为人怎么样才会考虑,等女儿出嫁时也会给女儿一个心腹管事协助嫁妆的管理。
女儿嫁出去了,想着婆家可以,但是不能拿自己的全部底气为对方铺路。
当然,他的儿子女儿都培养得不错,目前并没有出现全心全意为婆家打算的傻子。
越是会赚钱的商人越是精明,否则也不能挣下一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家业。
当然,孔老爷的这些想法,外人都不知道,就连嫁出去的几个女儿也不知道。
在本朝商户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孔老爷不是没想过让传宗接代的儿子读书科举,女儿是嫁出去的人,再怎么牢靠也不如本身就姓孔的人靠得住。
但是无奈呐!
不论是嫡子还是庶子,没有一个是在读书上有天分的,不是热衷于经商就是想着靠祖宗基业混吃等死,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游山玩水,有时候一个月都会不了一趟家。
也幸亏只是游山玩水,如果做了败坏家族名声或者是欺凌弱小的事,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他都要赶出家门。
因为孔老爷信佛,坚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最后善恶终有报。
所以孔家时不时会做一些善事,为的就是积累功德。
饭菜上来后,果然味道很美味,就连县城最好的酒楼都比不上。
杨濯都没心思左顾右盼了,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面前的美食上。
几人吃饱喝足后,就去想要卖庄子的邓家递拜帖,林歆和杨北带着孩子等在外面的马车上,孔管事进去找人详谈。
最后双方约好事情的细节明天到见山茶室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