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吹黄了田埂上的野草,也带来了丰收的气息(虽然今年年景一般)。
距离陈平安穿越到这个大夏王朝,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小半年。
这小半年的时间,对他而言,仿佛比前世几十年经历的事情还要多,还要刺激。
夜深人静,油灯下。
陈平安没有像往常一样苦读或抄写话本,而是难得地放空了自己,默默盘点着这段时间的收获与得失。
首先,是生存问题。
刚来时家徒四壁,负债累累,食不果腹。
如今,依靠着脑内图书馆的知识和自己的努力,卖草药、套兔子、写话本…一步步走来,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购置了田产,家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初步实现了经济独立。
父母脸上的笑容多了,腰杆也挺直了。
家,终于有了一个家的样子。
其次,是外部环境。
村里的泼皮无赖王二,经过几次或明或暗的较量,暂时被震慑住了,不敢再轻易滋事。
邻村的地主陈老爷,在几次试探和打压失败后,也暂时收敛了爪牙,至少表面上维持着和平。
恶邻的威胁,算是基本解除了。
当然,陈平安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无论是王二还是陈老爷,都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在自己松懈的时候反咬一口。
警惕之心,一刻也不能放松。
然后,是学业。
顺利进入蒙学,得到了方敬儒先生的认可和倾囊相授。
凭借图书馆的辅助和自身努力,蒙学的基础知识早已掌握扎实,甚至开始涉猎更深的经义和八股文法门。
“神童”之名,加上“诗才”光环,在乡里乃至镇上都已远扬,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
这为他未来参加科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检视。
最大的底牌,无疑是脑海中那座浩瀚的图书馆。
它是无穷的知识宝库,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
但同时,它也是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秘密,绝不能轻易暴露。
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将是他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至于奇遇所得的武功和医术。
目前还只是刚刚入门,内息微弱,医理粗浅,顶多算是强身健体、关键时刻或许能起点小作用的“聊胜于无”的技能。
想要真正将其化为傍身利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实践机会。
心智方面,拥有成年人的灵魂,成熟的思维逻辑,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能够冷静分析,制定计划,权衡利弊,应对危机。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
这具六岁孩童的身体,依旧瘦弱,力量有限,很多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诸多不便。
而且,孩童的身份,既是保护色,有时也会成为束缚。
比如,很多成年人能做的事情,他不能做;很多成年人可以说的话,他不能说。
必须时刻拿捏好分寸,在“早慧”和“妖孽”之间,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
盘点完这一切,陈平安对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总的来说,开局虽然艰难,但依靠着金手指和自身努力,总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第二天,陈平安主动找到了父母。
“爹,娘。”
“嗯?平安,啥事?”陈山和李秀停下手中的活计。
“咱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些,债也还了,地也买了。”陈平安看着父母,语气认真,“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以后的事。”
“以后的事?”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些好奇。
“嗯。”陈平安点头,“我想好了。以后,我要专心读书,考科举。”
虽然之前也提过,但这一次,他的语气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陈山和李秀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惊讶或反对。
这段时间儿子的表现,已经让他们相信,读书科举,对平安来说,或许真的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好。”陈山沉默片刻,重重点头,“平安,只要你想读,爹娘就砸锅卖铁也供你。咱们不求你当多大的官,只要你能平平安安,有点出息,不受人欺负,爹娘就心满意足了。”
李秀也在一旁抹着眼泪点头:“对。平安,你放心去读。家里的事,有爹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