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平安堂中和各位主事说了这事,大家对周怀民跳脱的思路严重不理解。
禹允贞道:“民哥,你每天这里弄一下,哪里弄一下,一会做煤球,一会弄纺纱坊,一会弄农会,忽然就带着社兵搭建厕所堆粪,回来洗洗,又说要烧焦炭。想起一出是一出,看着没个规划,你到底想干啥呢?”
周怀民哈哈大笑:“允贞,你下过围棋吗?我这是叫散棋布局,看着到处落子,实则自有道理。”
年邦弼笑道:“金角银边草肚皮,前期这里一子,那里一子,看着无序,实则随着下子越来越多,就霍然起势。”
周怀民道:“年叔说的对,周记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工坊挣钱,农会负责组织村民自保和花钱,而厕所、堆粪、焦炭,这三个看着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是一条很重要的格学路线。以后你们会明白。”
禹允贞撇嘴道:“还不一下子说完,这格学路线是什么?”
周怀民道:“格物致知,富民强国之利器也。对咱们周记和农会而言,是实现货通天下的神兵利器。捣鼓厕所、堆粪、焦炭这三样,就是为了保证咱们在这大旱大荒之年,先吃饱饭。”
没有什么比先吃饱饭更重要的了。
粮食就是民心,民心就是粮食。
后山原叫南侯山,在村东北一带,村民早习惯叫后山,也是周怀民及众兄弟幼时经常玩耍之处。
后山是周家坟茔所在,早被周怀民祖上买下,山上栽种松树等林,禁止周边村户砍伐。日常还派有佃户看护山林。
两人找到一处地势平坦,四周皆是黄土崖的山谷,形如葫芦口。周怀民打算在这里做焦炭。
焦炭,就是把煤炭干馏,和木柴干馏的烧炭技术没什么大的区别。
单个拎起来看,都是特别简单的工艺。
但想把许多简单工艺都合理的串起来,就需要百年无方向的积累和探索,这个才是最难的事。
喊来周德标及村里其他几个老把式,划定炼焦区,从窑场拉来窑砖和粘土建造密闭的焦窑。
焦窑其实和瓷窑没啥区别,周怀民又对焦窑做了改造,招呼众人在窑顶排烟处接上陶管,用木架顶着,串联起所有焦窑,最终排烟管通向一个大水缸里。
“民哥,这窑通着管子,这是要做什么?”周怀祺看着各窑上面架着陶罐,非常奇怪。
“炼焦时,会排出废烟,把废烟通往水中,会收取一些其他废物。”
“既然是废物,何必再这么麻烦呢。”
当然不是废物,炼焦废烟中含有煤焦油、氨气、煤气、硫化物等其他物质。
煤气就算了,这玩意易燃易爆,现在工艺水平也达不到收集气体,只能白白扔掉。
氨气通往水中,会溶于水,形成氨水,这可是很好的肥水,氨水饱和之后,舀出倒入陶缸,放到库窑存起来。
煤焦油冷却沉淀,会在水缸下沉积一层黏糊糊的油状物,挖出来也封在坛子里,放到库窑存起来,这也是做防水的好东西。
焦炭三宝,这是周怀民急着做焦炭的目的。
干馏煤炭,也是极其简单的活。不过周怀民加入了洗煤环节。
“标叔,这煤一定要先用石碾粉碎,到泗河中淘洗干净,用咱窑场的上好黏土混拌均匀,做成煤饼,再放入焦窑。”周怀民嘱咐道。
“二民,碎煤洗煤,费工费时,何必这么麻烦,直接堆煤烧窑不就行了?”周德标质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