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狐疑,问道:“什么事?”
“你到村口去看看吧!”陈应魁催促道。
二人赶到村口,见社兵正挡着不少人进村,几个主事围着参议周昌鹤,正和一群人说着什么。
众人见周怀民来了,忙让开道。
“昌鹤,这是怎么回事?”
“社长,这是附近白窑、焦沟、刘家沟、范家沟等村民上门来求,想让我们也到他们村里成立农会,主要是想我们帮打井。”
外村村民见众社兵簇拥着周昌鹤,本想着他已经是话事人,这才知道,这位满身尘土,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被周昌鹤称呼为社长的,才是正主。
“周老爷,从正月大雪到现在三月中旬了,是一滴春雨都没下,您行行好,能不能到俺村也成个农会,只打井就成!”
“现在地里都没墒了,村里水井被人霸占,你们这里还有河,我们那没得地方挑水。”
“周老爷,现在正是麦小麦抽节的时候,若是耽误了,我们可是要饿死的!您行行好,帮我们打口井吧!收了粮,再抵你的费用。”
“求求周老爷开恩,到俺村打几口井吧!”
周怀民看着这附近十几里的贫苦百姓,顶着三月的艳阳天,今天这日头得有二十度,徒步跑来,又累又渴,个个口干舌燥。
回头看向周昌鹤,“喊炊事队来,烧水做饭,烙一些杂面饼给乡亲们吃。”
铁炉堡的适龄村民非常多,有三百多人当了社兵,现在保民营已达六百多人,这些社兵也不是全脱产,会被农会、周记来回调用,帮助村民完成各种建设。
提干了有军功的周怀庆为操练参议,和张国栋各带几哨,分别在周家沟打麦场、铁炉堡打麦场练兵。
现在周怀庆带兵常驻铁炉堡。
老保嫂、德善婶她们,早就难以为五六百人的保民营做饭了,被调往平安堂食堂。
又从三个村里挑出几个四十岁出头,力壮且善烹饪的男丁,组成炊事队,共十人,专为保民营社兵做饭。
炊事队听到周昌鹤的招呼,赶忙从仓窑取来用品,推着板车,来到村口。
村口这里本就有围好的土灶,方便村民和大峪沟拉货的短工卸货,在这里喝口水,吃点东西。
放入煤球,烧水,放点粗茶,打面烙饼。
周怀民和各村民一边闲拉家常,打听各村的现状。
现在附近这些村子,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村里自耕农较多,有的村子大部分是佃种本村或邻村的老爷豪绅。
有的还是佃种王府的赋田。
“社长,饭好了!”炊事队队长刘家茂喊道。
周怀民从板车上搬来陶碗,为来的村民人人盛上茶水,周昌鹤给他们一一发饼。
这些外村的村民,见周怀民挽起袖子,亲自给自己端水,受宠若惊,心里备受感激,这传言果然不是瞎传的,今日得见,这周家沟处处与别村不同。
只看这周记的大掌柜,年纪轻轻,如此尊老,丝毫不拿捏身份,亲和力十足。
“那个不是就咱村苏掌柜的大女婿周昌鹤么。” 有几个山泉沟的村民认出周昌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