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李雪梅、张桂花和王春波已经把碗筷都收拾干净,桌椅也擦得锃亮。
忙碌了一天,虽然疲惫,但三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满足。
张卫国走到一张桌子旁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喝了一口,看向三人问道:“雪梅,桂花,春波,今天第一天做生意,感觉怎么样?有啥想法没有,都说说看。”
这话一出,原本还有些拘谨的三人顿时放松下来。
李雪梅平时耳濡目染,听张卫国聊过不少做生意的思路,她第一个开了口,带着点试探的语气:“卫国,我在想,咱们这粉,味道和价格都能让人接受。”
“但是吧,我看到中午有些干体力活的大哥,呼噜呼噜一碗下去,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咱们要不要考虑弄个免费加粉?”
她补充道:“就是那种,如果客人觉得没吃饱,可以免费再加一小份粉底,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店更实惠,更能留住那些饭量大的客人?”
李雪梅话音刚落,王春波就提出了疑问:“姐,要是只给那些没吃饱的说可以免费加,那吃饱了的,或者饭量小的,会不会觉得不公平,感觉自己好像吃亏了似的?”
一时间,李雪梅和王春波都看向张卫国,等着他拿主意。
张桂花虽然没说话,但也同样竖起了耳朵。
张卫国笑了笑,食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春波这话说得有道理,做生意,尤其是开门迎客的,尽量要做到公平。”
“免费加粉这个口子一开,就容易出问题。有的人可能没吃饱,有的人可能就是想占点小便宜,到时候扯皮,反而麻烦。”
他顿了顿,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个简单,如果真有客人觉得不够吃,需要加粉的,跟他说清楚,加一份光粉底,不加浇头,多收五分钱。”
“五分钱不多,真饿了的,或者饭量大的,不会在乎这点钱。咱们米粉的分量,对一般人来说,绝对是够吃的,甚至偏多了。”
张卫国进一步解释道,“雪梅你看到的那些干体力活的,确实消耗大,但那种重体力工人,其实大部分更愿意去吃大米饭、炒菜,因为吃饭更顶饿。”
张卫国清楚,米粉店的目标客户群体,压根就不是那些只追求吃饱、对价格敏感的体力劳动者。
而是那些手里有点闲钱,愿意为更好的口味、更舒适的环境买单的工人、学生、小干部或者城里居民。
这些人,更看重的是味道和服务,而不是能不能免费多加那一两口粉。分量只要做到普遍满意就行,没必要为了极少数大胃王破坏规矩。
“咱们的消费人群,主要还是看中咱们这个味道,追求好吃、干净。分量足,不是咱们最大的卖点。”张卫国总结道。
李雪梅和王春波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张卫国分析得太对了,心里那点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明白了,还是你想得周到。”
张卫国摆摆手,示意这不算什么,接着问:“行,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人呢,还有没有发现别的问题?”
这次是王春波开了口:“咱们今天准备的那些牛肉、排骨,不是有点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