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四名经警被枪杀,头颅不见】
1991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武汉橡胶厂保卫科的谢科长,急忙赶到保卫科去替换几名经警。
因为今天是新年头一天,四名经警已经克服困难,在腊月连续值班8、9天了。
经警中有三名是年轻人,还有一名是中年人。
当谢科长走到工厂大门口时,发现厂区空无一人,也没有值班巡逻的人影,这使谢科长非常生气:难道他们都还没有等我过来交班,就急不可耐地回家了吗?
于是,谢科长急忙到经警值班室,心想,是不是几个人还在打呼噜呢?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当他走到值班室门口时,发现室内静悄悄的,他猛然将门推开走了进去,看到了极其惊悚的一幕,他顿时吓得魂不附体。
室内地面上,床上布满了血迹,浓烈的血腥味弥漫了整个房间,他吓得一哆嗦,惊叫一声:妈呀!杀人啦!猛地跳出了值班室,并当即拨打了公安局的报警电话。
接警后,武汉刑警很快赶到了现场,几名年轻的刑警一进值班室,就被眼前的惨境惊呆了 ,一个刑警当场呕吐了起来。
除了浓烈的血腥味和室内床上布满的血迹,经警中身体最壮实的程某清,脑壳迸裂,脑浆四溢。
经法医勘验,程某清头中两枪,半个脑袋没有了。
另三名经警吴某、廖某和程某更是惨不忍睹,腿脚均绑满了军绿色的带子,更令人惊恐的是这三名经警的头颅竟然被砍掉,不知所踪,现场只剩下横七竖八的躯体。
法医勘验后发现,三人是在死前时被人捆绑后,又被人斩首,想想当时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依据是身体呈现极度的扭曲状。
现场没有发现这三名经警的头颅,显然,已经被歹徒带走,每个人的身上被利器砍了十几刀,可以想象,当时现场的惨烈程度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他们要经受多么大的痛苦!
警方推断,歹徒应该是一个胆大妄为的惯犯,因为现场要经过制服、捆绑、砍杀、斩首等一系列的操作,现场至少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歹徒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毫无顾忌地作案,丝毫不怕被人发现,没有极强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完成,
据此推断,罪犯应该具备多次杀人越货的经历,并且有强烈报复社会的扭曲的罪恶心理,否则,像这种案件,正常人很难逾越心理障碍去实施。
性质如此恶劣的案件,是武汉建国以来首例,即使放在全国,也是史无前例,很快便传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人们谈之色变。
由于当时案情重大,公安部迅速派出刑侦技术专家前往武汉,同时,武汉警方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破案专家进行联手,对此案进行了重新梳理。
首先,对现场罪犯的枪支来源进行了弹道识别,发现杀害经警程某清的64手枪,正是武汉鲍家巷派出所和汉中街派出所被盗的3支手枪的一支。
【盗取三把制式手枪,杀人测试】
时间回到1989年,在12月10日这天,两个派出所被盗走了两把54式和一把64式手枪,同时被盗的还有160发子弹。
盗枪案发生后第二天,也就是12月12日就发生了枪杀案,早上六时许,张克利,一名新华印刷厂的职工,当时刚下夜班,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向家的方向行进。
当经过一条巷口时,他看见从巷子对面走来了一个矮个子男人,张克利并没有特别注意此人。
当他骑车和该男子迎面而过时,该男子从上衣口袋里快速掏出一把手枪,直接朝张克利射击,“呯” 的一声巨响,一发子弹贯穿了张的胸部,张克利当场身亡。
案发时距此处不远,当时一名叫谭锁的19岁早餐店员,刚打开店门,突然听见一声“呯”的一声,他以为是哪个小孩在放鞭炮,就没有在意,就继续去把火炉提到店外。
刚走到门外,突然“呯”的一声枪响,谭锁一下子栽倒在地,一把64式手枪子弹穿过了他的胸部,他当场身亡。
当警方接到报案,火速赶到案发地后,罪犯已逃之夭夭,现场只找到了两枚弹壳和弹头,弹壳上也没有留下歹徒的指纹,当查清两名被害人的身份时,刑警们也很纳闷:罪犯作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张克利是一个夜班工人,如果为财?一个身穿工服的工人刚下夜班,能有多少钱在身?后来警方勘查时,仅从其上衣口里找到了半包低质香烟。
而早餐店员小谭刚来汉打工还不到两月,说不定还没有领到两个月工钱,身上能有多少钱财?显然,歹徒枪杀这二人为钱的可能性甚微。
为仇?张克利作为一名普通工人,成天两点一线,社交极其单一,无外乎身边的几个工友早晚碰面,而他们对张克利的评价是“老实闷”。
退一步讲,即使他与哪个人有点矛盾,也不至于仇恨到了要人命的地步。
小谭更不要说,一个外地人刚到武汉打工两个月,他能和谁能结下如此深的深仇大恨?
警方通过客观分析,存在仇杀的可能性也很小,仅有的可能性应该是歹徒射杀二人,纯粹是随机选择作案,其目的是测试枪支的火力和效果。
他利用清早这一时间段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为清晨是大多数人还在休息,避免警方在案发后找到目击证人。
由此可见,歹徒是精心准备射杀后,而迅速逃离。
正因为歹徒是随机作案,现场又没有目击者,一时让案件变得扑朔迷离。
因为案情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反响很大,武汉警方压力倍增,虽然经过大量的排查走访,仍然没有发现案犯的影子。
【梳理旧案,串并案】
不过,在通过大量的排查工作时,一个有经验的老侦查员感觉,此案和以前的某一个案件,歹徒在作案手法上似乎有些类似,但又不能肯定。
于是,他把武汉前几年的枪击案又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筛查,不查不知道,一查一跳。
原来早走1983年严打期间,歹徒从12月30日开始作案,一直到1988年8月26日为止,用枪杀死杀伤共8人,虽然枪支种类不尽相同,但手法极其形似。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真不是个等闲之辈,1983年正处严打的第一年,他竟然敢顶风作案,而且持枪连续作案,有这种心理素质的人能是什么人?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发案情况是怎样的!
1983年12月30日,中午12时许,王某,一个45岁的武汉人,被人枪杀在武汉汉口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他是被人用枪击中后脑,当场死亡。
经过现场查验,罪犯使用的子弹很特殊,是一种工厂使用的菱形的金属零件,很明显,罪犯使用的不是制式手枪,而是一种自制的手枪。
这种手枪通过火药的爆炸产生的冲力,将子弹击发出去后,在5、6米开外,一旦击中要害,是可以要人命的,这种枪和农村使用的土铳类似,没有膛线。
膛线的作用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 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当时,民警通过对王某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查,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后来又对菱形子弹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子弹来自普通的机器加工厂的一种零件,通过自制加工而成。
这种零件只要有车床都可以加工,如果排查零件,纯粹是浪费时间,也无从查起。
虽然此案有劫财和仇杀的可能性,但因为没有目击证人,此案经过几个月的侦查,难度极大,于是暂时将之作为积案搁置。
这名老侦查员又发现在1984年,1987年,1988年的三年时间里,歹徒共作案5起,这几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均是罪犯用自制手枪枪杀不同目标,共造成三人死亡,三人重伤致残。
枪杀的对象有机关干部,工厂工人,农民,小商小贩等,还有一个竟然是一名女清洁工。
【清早射杀女清洁工】
所幸的是,这名刘姓的清洁工的颈部和头部只是被子弹擦伤,事后她是这样对警方叙述了当时案发的整个过程:
当时天刚麻麻亮,我拿着一把扫帚,在街上边走边看地面上哪里有垃圾,这时迎面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那人个子不高,戴着一个黑色的口罩,背着一个黑色的大包,里面似乎放了一些东西。
因为是大清早,行人很少,所以我特意看了他一眼,那时,正好看见地上有一些垃圾,于是,我就低头去扫,而那个男人正好经过我身边。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我顿时感觉头颈部一阵刺痛,就本能地用手去捂,发现流有很多血迹,我吓得惊慌失措,大声叫喊起来。
这时,一辆大卡车经过,司机看我异样,马上将车停了下来,司机和另外一个人跑了过来,询问我是咋回事。
我说头部受伤了,也不知道是咋弄的,他俩就将我扶了起来 ,准备拉我到医院去瞧一下。
这时,我扭头向左边看了一眼,发现刚才那名男子正加速骑车离开,此人右手扶车把,左手拿着一根不长不短的棍子状的物体。
那看起来像一把枪,因为事发当时没有任何人在我附近,只有那个骑车的人,我猜一定是那个人开枪打的我。
“为什么他没有打中你的头呢?而只擦了点皮?”警察好奇地问道。
“当时,那么男子经过我的时候,我正好低下腰去扫地,这时,可能他掏枪打我的同时,我正好低头躲过了,也算是命大,不然也早已完蛋了。”
根据女清洁工所说的罪犯手里拿的“棍子”枪,推测应该是一把锯短了的猎枪。
【再次射杀三名路人,继续测试枪支】
后来陆续还有多名路人被突然袭击的情况出现,除这名女清洁工之外,还有曾、徐、左三名无辜路人中枪。
所幸的是,这三人都是大难未死之人,对于歹徒的外貌特征,也给警方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徐、左二人的说法和清洁工刘某的说法相似,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罪犯突然掏枪从侧面袭击,歹徒用的是散弹枪。
曾某头部中弹后,导致瘫痪,受伤较重,而徐、左二人均是被从侧面打中脸部,眼被打瞎,脸部毁容。
歹徒作案后,径直走了,也没有劫财的企图,说明歹徒作案并不是奔财而来。
虽然几个人没有完全看清罪犯的面貌,但基本轮廓印象深刻;此人个头不高,一头浓密的黑发。
还有万、杨、和潘某三个路人,他们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全部被自制手枪击中头部,当场身亡。
据此,专案组的老侦察员认为,歹徒多次用不同类型的自制手枪,随机枪杀路人,其目的为了检测他自己手中现有枪支的性能和杀伤力。
因为测试中多人未被当场打死,所以对自制枪感觉不满意,于是,他伺机潜入两个派出所盗取了制式手枪,进一步拿路人练胆和测试,
那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很显然是为了做大案,一是报复社会,二是抢劫。
【杀商户,劫财】
随后的案件的发生,印证了这个老侦察员的推理,在1989年12月12日这天,歹徒用盗来的手枪连续对橡胶厂下夜班的工人张克利和早餐店员谭锁进行枪杀测试。
其目的就是为了用制式手枪练胆,同时知道了手枪杀人的威力,在内心得到了确认。
于是,罪犯沉寂了四个月后,开始了更疯狂的凶残作案。
那么,这四个月罪犯到底在做什么呢?专案组推理,很可能是寻找作案目标,即有钱的商户和财物部门。
果然不出警方的推断,1990年4月9日这天,晚上9时许,武汉自行车厂的财务人员钟某和陈某被人用手枪射杀而死。
他们刚从银行取出的7500元现金不翼而飞,歹徒打死二人后,快速抢走了装钱的密码箱,随即逃离了现场。
当时的7500元可不是个小数,1990年一个上班族月工资也就80多元左右。
这俩财物人员是被64式手枪子弹打死,后经弹道分析,此枪正是两公安派出所被盗三支枪中的一把64手枪。
侦查员很快找到了现场目击者,报警的是一名刚复员的退役军人,他说:
当时,我正在江边走路,突然听见“呯”的一声巨响,我知道那是枪声,因我是军人出生,对枪声很熟悉,我立马朝枪声跑去。
当时就发现有两个人倒在地上,我第一反应,这是杀人了 ,随后,我看见一个矮个子男人左手提着一个钱箱,右手持有一把手枪,正在快步行走。
于是,我赶紧追了上去,这名矮个子见我跟着他,他立马侧身对着我低吼一声:“滚,别多管闲事。”
我见他拿枪指着我,于是,赶紧找了一根电线杆躲了起来,由于天黑,我没有看清那人的长相,不过,肯定的是,此人个子不高,是武汉本地人。
此案刚过一个月,1990年5月11日这天,武汉市商业最活跃的汉正街,黄姓两兄弟,在当晚9时许,被人持54式手枪枪击而死。
内装有2000元现金的一个密码箱被歹徒抢走,罪犯所用的枪支正是派出所被盗的那把54式手枪。
此后,案犯又沉寂了近半年时间,1990年11月13日,这天清晨5时许,歹徒用另外一支54式手枪,将在自家门口的宋某当场打死,案犯作案后迅速逃离,没有劫财的迹象。
显然,这次歹徒杀人是为了测试另外一支54手枪的性能。因为两派出所丢失了两把54式和一把64式,而之前仅用了一把54和一把64,这支枪还没有使用过。
按理说,此人已经有两支制式手枪,为什么要把三支枪都要测试一番?很可能是歹徒要在谋划进行结伙,来作更大的案,也就是说这个团伙至少有三人或三人以上。
【团伙做案】
结果很快证实了专案组的推断。
1990年12月1日这天,在汉口扬子街做服装生意的石某,于凌晨3点,在江汉洪益二巷被三名歹徒持枪抢劫。
当天的营业额元及一部价值的录相机,金项链、金手链、金戒指等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