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叫张晨洋的人,也是一个盗窃犯,因为经常晚上出来“做事”的人,大多数相互都认识,而且都是一个镇上的。
一次,郭某和王某背着一袋子赃货来到一个销赃点,正好遇到了张晨洋也在销赃,郭某就想请张晨洋一起到镇上小酒馆小酌几杯,希望张晨洋有机会能介绍一些“活”给他。
因为张晨洋是贼道上的前辈,出道早,而且开锁技术活没啥说的,所以,郭某平时就想巴结一下张晨洋。
张晨洋担心白天到酒馆喝酒,会被派出所的民警或者治安员发现,因为他盗窃摩托车和撬保险柜的案子,公安一直在抓捕他。
后来郭某就买了一些酒肉,三个人一起偷偷跑到王某家去喝酒,他们把大门紧紧杠着,生怕有人看见。
正喝酒时,突然外面有人敲门,张晨洋一听见敲门声,无意识地一下子窜了起来,并从身上快速掏出一把钢珠枪,躲藏在门后。
原来是王某的老妈从外面打牌回来。
郭某随后羡慕地问张:“您有这家伙了,真得劲儿,能不能让我看看?”
张晨洋说:“这钢珠枪威力太小,距离远一点还不如一根烧火棍得力,只有顶在脑袋上,才起作用,我一直就想弄支真家伙。”他边说边递给郭某。
郭某正把玩这把钢珠枪的时候,张晨洋问道:“你们知不知道镇政府里的枪械库的情况?里面到底有没有真喷子?”
郭某见张晨洋问到关于枪械库的事,他怕惹上麻烦,所以连连摇头,更何况,他压根儿也不清楚。
郭某一直认为此案一定是张所为,于是说道:“张晨洋回来没过几天,枪械库出事了,这不是张晨洋做的还会是哪个?”
审讯的干警听了郭某的叙述后,说:“你说的有点道理,如果你们还能想起什么,要及时向管教反映,不得隐瞒,听清楚了没有?”
郭某见警察赞同他的分析,知道如果这个案子破了,他就立了大功,于是连忙点头哈腰地说道:“一定,一定,听清楚了。”
就在干警审查郭某期间,外围摸排组经过排查,筛选出了六个重点嫌疑人,而张晨洋也在被列其中。
这一下,张晨洋的嫌疑陡然上升。
张晨洋,男,36岁,1.80米高,10年前,也就是1983年,正处于严打期间,因为盗窃罪被劳改10年,后来减刑于1987年提前释放,出狱后继续盗窃,于1990年因盗窃摩托车和撬保险柜,他一直被警方追捕中。
【嫌疑人露踪迹】
专案组立即组织精干警力,连夜对张晨洋进行围捕,令侦查员们没有想到的是,张晨洋根本不在家,当侦查员问到张的去向时,他老婆就是一句话:“我不知道。”
经过现场搜查,从他家厨房柴堆里下面,发现有新鲜的土,扒开一看,下面埋着一只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有一只布袋,里面装着许多子弹和一把钢珠枪。
干警立即对张晨洋的老婆进行审问,她交待出,张晨阳在案发那天晚上,带回来一包东西,然后 在厨房里忙活了很久,她问那是什么东西,张晨洋让她不要问。
专案组立即分派追逃小分队,赶赴周围县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对张晨洋的社会关系: 17个已经释放的狱友,还有16户亲戚进行调查。
调查中,这些有关联的对象,都说张晨洋没有来过,于是,各点都安排两名干警进行秘密蹲点布控。
2月12日上午9时许,张晨洋的老婆领着三个小孩来到了派出所,向侦办的干警述说,自己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张晨洋长期不在家,她已经无法生活下去了。
干警见此情景,也出于本能的同情心,就安排厨房做了一些饭菜,端给这三个小孩吃,民警又在小卖部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零食给他们。
在一旁的张晨洋的媳妇,看见民警对自己的孩子这么好,竟在一旁抽噎起来,干警在一旁开导她:“张晨洋早晚都会被抓住,你如果知情不报,最后落个包庇罪,你这几个娃娃那可就遭罪了,谁来管她们?”
一个小时过去了,在干警的耐心说服下,她终于向干警说出了张晨洋的去向,在邻省一个叫做什么沟的村子里,帮别人铺设电线。
【抓捕】
获悉此情,18名的精干刑警和军队战士,即刻分乘四辆越野车,并携带五只警犬连夜开赴邻省进行抓捕。
在当地公安厅的全力配合下,几经周折,终于查清了有一个叫西沟的村子,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侦查员在本地镇政府的配合下,让本村干部汇报村里有哪些人在铺设电线。
村干部经过详细了解后,得知有两户人家承包了县电力局的架设电线任务,一年四季在外,很少能见到他们回家。
当侦查员出示张晨洋的照片,让这位村干部辨认时,他看了一眼,便说:“我见过他,是河北口音,好像是姓高。”
侦查员分析,张晨洋的老婆姓高,很可能张晨洋已经改名换姓,来躲避警方的追查。
侦查员说问道:“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
“刘德家,这个外地人来这已经两年了,后来帮刘德的弟弟刘富在架线。”这名村干部补充道。
于是,刘富很快被请到了镇政府,据他交待,这个高姓男子很能干,也很吃苦,架线工程结束后,刘富把他介绍给他弟弟刘淼的醋厂当帮工。
消息落实后,干警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因为张晨洋自知罪行深重,而且手持54手枪,如果走漏消息,或者在抓捕时被惊动,而后劫持人质的话,后果难于料想。
于是,警方决定利用凌晨时分,以突袭的方式,将其捉拿归案。
凌晨2点左右,刘淼的家四周,悄无声息地布满了荷枪实弹的警察和部队战士,两名高大勇猛的警察,贴着西门口两侧,这也是唯一的出口。
这时,门“吱嘎”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了两人,两侧的干警使出娴熟的擒拿招式,一人一个,将两人分别按倒在地,同时用手将这二人的嘴紧紧捂住。
不料,当时其中一个人身上带着一个工具包,被重重摔倒在地,声音引起了屋内刘淼的老婆的注意,她大声问道:“是哪个?干啥呢?”
话音刚落,突然又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大门走了出来,并问道:“哪个?”
对张晨洋体貌特征非常熟悉的县公安局副局长,一个猛扑,死死拦腰抱住张晨洋,一侧的刑警大队指导员立马抓住他的双手,俩人合力将其按倒在地,并从其身上搜出一把54手枪。
后又从其枕头下搜出一把手枪,70多发子弹和一枚手榴弹,经过审问,警方在其家不远处的小树林里,挖出了剩余的九把手枪和一部分子弹和弹匣。
1993年5月17日,张晨洋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此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