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储蓄所,惊现持双枪男子
“咚咚咚”有人敲门。
于是,银行女职员朱亚娣询问:“谁啊?”
“我。”敲门的人含糊地答道。
朱亚娣以为是同事刘强,于是不假思索地打开了小后门。
在她拉开门的一刹那,朱亚娣顿时惊呆了,一个20多岁的小年轻,双手各持一把手枪,正站在门外。
她惊恐之下,正打算把门再次关上,可来不及了,持枪的男子一脚将门踢开,冲了进来。
“快把钱拿出来!快点!”男子用枪对着她,恶狠狠地低声说道。
令该男子没有料到的是,朱亚娣居然惊叫起来:“有人抢钱啦,快来人啊,抓强盗啊!”
持枪男人内心一惊,用枪把砸了一下朱亚娣的头部,大吼:“你个臭娘们,闭嘴,你不要命了?”
谁知这个男子口中的臭娘们,居然能忍住疼痛,把嗓门一下子提高了8度,继续高声叫道:“有人抢劫了,快来人啊,抓抢劫犯啦!”
该男子见不来真的,就吓不住眼前这个女的,只得对着天花板“砰”地开了一枪,希望这次能镇住她。
没有想到,这个女的真不怕死啊,继续尖叫抓强盗。
此时,持枪的男子一时慌乱,不知道咋办是好,他听见外面已经有人说话的声音,似乎有人往这边赶过来了。
持枪男人顿时恼火至极,对着朱亚娣的脑袋就是一枪。
“呯”的一声,54式手枪子弹穿过了朱亚娣的头,她一头跌栽倒在地上,当场死亡。
刚才的一幕发生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虹口办事处
时间:1987年11月16日中午
【案发现场,惊现血案】
80年代,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62号,是上海工商银行虹口区的储蓄所。
这个小储蓄所只有20多个平方,总共只有两名职员,说白了,就和如今的小手机店差不多。
储蓄所里只有一张桌子,柜台外可以容纳4、5个人站立,有一个凳子。
1987年11月16日这天上午10时许,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来到了储蓄所门口,他是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过来的。
这个小伙子看起来很英俊,皮肤白,但不是那种娘们儿气,外观英俊威武。
在四周打量一番后,他径直走进了储蓄所的大门,此时,有两个老妇人正排队取款,这个年轻人也不着急,坐在边上的那把凳子上,低头抽起烟来。
女营业员朱亚娣正在为两名老太太办着业务,她闻到烟味,抬头对小伙子说:“这位同志,储蓄所里面不许抽烟,要抽出去抽,行吗?”
小白脸也不说话,走了出去。
朱亚娣时年二十六岁,女儿才3岁,而边上有一个男同事,1.8米的体格,是一名退伍军人,身体壮实,名叫刘强。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抽完烟又走了进来,他也不办业务,好像在等什么。
这个储蓄所本来就有点偏僻,平时来办取钱存钱的寥寥无几,可偏偏那天,断断续续的不停地有人进来办理存取款。
将近一个钟头过去了,年轻人有点性急起来,于是将手伸入上衣口袋里。
他望了望里面身材高大的刘强,这个小白脸又把手从口袋里面拿了出来。
接近中午12点的时候,人们都在吃中饭,此人也不吃饭,一直坐在凳子上。
按照惯例,朱亚娣和刘强开始就上午的账目,进行现金清理,他俩也根本没有把边上的那名特殊的“顾客”放在眼里。
一个上午压根儿也没有问一下,只顾埋头打着算盘。
说到这,应该说这俩年轻人真的是挺敬业呀。
听见哗哗的钞票摩擦的声音,那名年轻人抬起头,眼睛斜着偷看了一眼,在钞票的刺激下,他于是把手又伸进了口袋。
此时,刘强似乎看出了一丝异样,于是赶紧把上午8000元的储蓄款锁进了保险柜。
然后,隔着铁窗对着这名男子说道:“中午我们要关门了,你有什么事,下午再说吧,我们要锁门吃饭了。”
言罢,刘强赶紧一下子把里面的卷闸门拉了下来,这下,就把那个男子挡在了外面。
这名男子只得站了起来,一脸失望地向外走去。
刘强见那名奇怪的男子走出储蓄所后,让朱亚娣先去吃饭,自己先看门。
大约半个小时后,朱亚娣在外面小饭馆吃完后,回来换刘强再吃。
前面的门是卷闸门,而窗户都是钢筋窗,任何人说无法进来的,不过后面有个小门是可以进出自如的。
刘强刚从小门出去不到10分钟,朱亚娣就听见有人敲门,朱亚娣想,刘强这么快就吃完了吗?男人吃饭就是快。
朱亚娣还是问了一下,“谁呀!”
“我!”一名男子答道。
朱亚娣不假思索,随手就把门打开了,就在开门的刹那,朱亚娣一下子呆住了。
她惊悚地看见,站在门口的这名男子双手各拎着一把手枪。
经过1、2秒的对视之后,朱亚娣当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急忙欲将门关上。
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男子一脚将门踢开,闯了进来,立即举起手枪对着朱亚娣的脑袋。
”不许出声,赶紧将钱拿出来,快点!不然一枪打死你!”这名男子低声吼道。
惊慌之下,朱亚娣立即尖叫了起来,“抓强盗啊,有人抢钱啦!
这个男子没有想到这个女的真不怕死,用枪往前顶了顶,发怒地喊道:“再叫,打死你,臭娘们,你不要命了!”于是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
谁想到,朱亚娣惊恐万状,叫的声音更大了。
这小子一下子搞慌了,本来认为枪一响,眼前这个小媳妇就会吓的魂飞魄散,没想到她越怕越叫,男子一时进退两难。
外面有人听见枪声,都赶了过来,该男子恼羞成怒,“啪”的一声,对着朱亚娣的脑袋开了一枪。
子弹从前额进去,从后脑穿过,当时她一头倒地,当场身亡。
该男子随即冲入营业室,翻找现金,当发现所有现金已经被存入保险柜,只得仓皇逃出储蓄所。
路边看热闹的人群,当即有人打电话报了警,接到报警后,上海刑警立即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储蓄所边上有一个小吃店,店主是个35岁左右的女子,她对民警说,当时听见了两声枪响,而且听见有人大喊“救命。”
当她从店里出来看是怎么回事时,正好迎面碰上这名男子,她一下子愣住,不知如何反应。
当时,这个男人吼了她一句“滚,没你啥事,别多管闲事。”
这名女店主惊魂未定地跑向自己的店里,这时,她亲眼看见这个男人欲向走向路边,打算去取停在路边的自行车。
可能是看见自行车(路边)站有许多人,他赶紧绕到外国语大学的侧门进入,混入人群,后不知所踪。
女店主跑向自己店的时候,看见从对面急促地跑来了两名高大健硕的男子,并一直向那名男子赶去。
估计,这两名男子是在外接应的同伙。
女店主怕惹祸上身,迅速将卷门拉下,藏在店里不敢出来,大概10分钟左右,女店主听到外面嘈杂的议论声,才敢开门出来。
【勘验】
经过现场勘查,这时一起持双枪抢劫银行案,由于营业员朱亚娣的激烈反抗,刘强事先有所警觉,将钱锁在保险柜里,导致歹徒抢劫失败。
现场发现有两枚54式手枪弹壳,弹壳上留有歹徒的指纹,女营业员朱亚娣已被歹徒枪击致死。
此案性质极其恶劣,歹徒持双枪抢劫,在历史上前所未闻。
虽然在80年代,合法搞到枪支并不是难事,但一下子持有两把制时手枪,并不简单。
歹徒的枪支到底从何而来?
现场的上海干警立即想起了最近的一轮船丢枪案。
11月13日,也就是银行抢劫案的前三天,公安局接到了一起报案。
在外滩摆渡的茂新号轮船上乘警的保险柜被人撬开,柜里2把54式手枪、1把64式手枪和近300发子弹悉数丢失。
根据现场勘查,歹徒事先躲藏在轮船上一个角落,一直等到所有人离去,才从容不迫地撬开了保险柜,实施盗窃。
有人会问,轮渡上也有枪?
那时,像这种大一点的轮渡,都配有乘警,毕竟是国际大都市,很多旅游的外国人也经常乘船,有乘警就有枪支。
不过,枪柜一般比较简易,实际上就是一个上了锁的抽屉。
因为那时枪支管理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很容易就可以办到一个合法的持枪证,像气枪在普通商店里都可以买到。
有的小孩子拿着气枪打鸟,打气球,还有的变态男子在夜晚,甚至用气枪狙击女人的屁股。
所以,当时乘警用简易的抽屉,来存放枪支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也给罪犯作案留下可乘之机。
经过比对,留在储蓄所的弹壳上的指纹没有比中警方档案中的指纹,说明歹徒没有案底,是第一次作案。
而对于现场弹壳和轮渡上丢失的子弹进行比对,是同一批子弹。
罪犯留在储蓄所的弹壳上的指纹,和轮渡现场留下的指纹,经过反复比对,正是同一人所留。
说明歹徒是经过事先精心预谋,盗取轮渡上乘警的枪支目的,就是为了抢钱。
由于上海市很少发生此类恶性持枪劫案,上海市领导极其重视,并责令公安局尽快破案,抓住凶手。
那么,破案首先得弄清楚这个歹徒到底是谁,来自哪里?
查访中,周边商户和刘强等目击者均表示从来没有见过此人,肯定不是住在附近。
不过,有人反映当时紧随持枪男子的那两名健壮男子,倒是有点印象。
一家小卖部的老汉说:其中一个小伙子有时来他店里买香烟,好像就住在附近不远,极可能是附近大学的人。
于是,侦查员立即调查这名出现在现场的男子。
民警先联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院长,将数百名教职员工的照片集中,然后请见过小卖部的老汉和几个目击者进行现场辨认。
经过一个昼夜的识别,总于找到了这位健壮的男子。
这名男人是大学里面的体育教师,姓张,当时一进院长办公室就被两名刑警带上了手铐。
他一脸懵逼,大声喊道:“啥意思?我又没有犯法,为什么铐我?”
“你知道外面储蓄所的抢劫案吗?”刑警问。
“知道啊!我当时就在现场,我还追过那个人呢!”张老师说。
“请详细说说你在现场干什么,怎么追的?”刑警觉得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我和王老师中午出来买烟,正好听见两声枪响,有人可能以为是鞭炮声,但是我听得出来鞭炮声和枪声是不一样”。
“因为我上体院时,经常听见射击队打枪的声音。当时这两声枪响,立即吸引了我和王老师的注意,我俩就跑过来看,发生了什么,正好看见一个人持枪跑进了一个胡同。”
“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