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36章 赤峰2.5碎尸案 :搬运工和戴红围巾的女人

第36章 赤峰2.5碎尸案 :搬运工和戴红围巾的女人

【废弃的空房,惊现无头碎尸】

2013年2月5日这一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崔老汉来到西城菜市场,因为临近春节,他打算去买点年货。

一阵冷风吹过,他顿感尿意,而附近又没有厕所,这时,他看见不远处有一处偏僻的废弃平房,于是,他急忙从这个平房的窗户挤了进去。

崔老汉正欲小解,却一眼发现在房子的一个角落,有两条装得鼓鼓的塑料袋,是什么东西呢?本能的好奇心驱使崔老汉上前去查看一把。

他上去一摸口袋,一下子摸到了一个类似疙瘩的硬物,他以为是谁偷的萝卜放在这里呢,或者偷哪家的腊肉没有来得及转移走,而临时放在这。

于是,他将袋口打开一看,竟然看见上面是两只手,刚开始,他以为是一个商场里的扔掉的模型,就没有再看,就走了出去,后来一想,是不是人手呢?于是他又返回往下翻了一下。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映入眼帘的竟然是满满两袋碎尸!他顿时吓得全身汗毛立起来了,他丝毫不耽搁地向屋外狂窜。

惊魂未定的崔老汉立马找人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初步勘查,这是一起手段极其恶劣的碎尸案,死者的头颅不见其中,袋内的碎尸均为人体躯干和四肢,死者为一名女性,年龄在40岁上下。

法医经过进一步技术判定,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在7、8天左右,现场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证明死者的身份信息,所以无法确定尸源到底是谁。

2月5日正值腊月,还有5天即将过新年,而当地百分之八十都是外地流动人口,此时,基本上外来务工人员,大都已经回家过年去了,留下了大量的空房。

人们此时都在为过年准备年货,在这个档口,怎么会出现如此惨案?死者到底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凶手和死者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停在侦查员头脑里出现, 不过,像这类如此性质的案件,一般逃不了仇杀的可能,试想想,没有仇,谁会下此狠手?

侦查员立即对案发现场及周边进行了细致地走访,不远处就是赤峰市洪山区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大量的车辆和人员密集流动,情况非常复杂。

这间平房就在菜市场西边的一个胡同里,令各位刑警不解的是,这是一个闹市中心,为什么凶手要将尸体抛到此处?

经过现场确认,此处并不是杀人的第一现场,而是抛尸现场,也就是说,案发现场在另外一个地方,说明了什么?

说明凶手对此地特别熟悉,试想想,一个外地人,怎么会知道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废弃的平房?

确定凶手就是本地人,而且很可能住在现场附近,因为,如果一个人要从闹市中心经过,然后将尸体搬运到此处,他不可能不顾忌被人发现。

所以,根据推理,凶手应该就居住在案发地不远处,也就是说作案的第一现场就在附近。

专案组一致认为,这一侦查思路是符合常理的。

【戴围巾的女子】

于是侦查员开始以案发中心,向四周进行地毯式的摸排,重点在一些隐蔽处和垃圾场进行搜查,希望找到与案件有关的线索。

同时,印发了数千份传单,以案发中心向四周辐射,对公共场所进行张贴,让群众提供失踪人信息,并且让电视广播媒体也进行滚动播放,来征集线索。

很快,就有信息反馈回来,在案发的第二天,民警通过高密度地搜索,早上6:30分左右,一组搜索组在一个垃圾堆找到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发现有男式的秋衣秋裤以及女性的一条长围巾,还有一些生活垃圾。

之所以这些物品被丢弃,是因为发现有少量的血迹,到底是人血还是其他动物的血迹,需要进一步化验。

法医很快得出结论,留在生活垃圾上的血迹属于人血,是不是与碎尸有关联,需要作出DNA鉴定才能确定。

于是法医立即将有关物品送往赤峰市公安局鉴定中心进行检验,很快,结论出来,垃圾袋上的血迹正是被害女子的。

有了这个结论,侦查员开始对垃圾袋里面的生活垃圾进行细致分析。

袋内除了部分衣物之外,还有一个印有宋大姐品牌酸菜的塑料包装袋,这个包装袋肯定是在第一现场,随着带血的衣物一同装入垃圾袋后被抛弃的。

而且,此垃圾袋与发现碎尸的地方仅147米,种种迹象表明,案发的第一现场应在附近。

警方以尸块为中心,画了一个圆圈,以这个圆为中心,开始进行走访调查,重点在查清那条红色的女性围巾和宋大姐品牌酸菜袋。

都知道,在冬天,北方人都有吃酸菜的习俗,一般人家里都有这门泡酸菜的手艺,家家户户都储存有,所以很少去商店去购买。

侦查员推断,买酸菜的大概率是外地人,也就是说在赤蜂务工的暂住人口。

下一步着手重点查清这个宋大姐品牌的酸菜的销售点,根据上面印的出厂日期,民警们开始寻找同批次的酸菜,看看到底从哪些商店或超市出售过同品种的酸菜。

【重要物证】

几组侦察员分头行动,很快,一组就在案发现场不远处,发现有一家小超市出售这种品牌的酸菜。

而其他组在经过细致的摸排之后,商户都说没有买过这种牌子的,说明在案发现场只有这一家出售过,于是侦察员重点围绕这家超市展开调查。

“这个买酸菜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还记得吗?”刑警问小超市的老板娘。

“记得,那是在过小年的下午,一个约40岁上下的女的过来买的,她当时买了两袋。”

“你每天接触这么多顾客,为何对这个女的记得这么清楚?没搞错吧。”

“没错,我这个人就是记忆特别好,一个人我只要见过一次,即使半个月以后,我能回忆起在哪见过,而且,她当时戴着一条长长的围巾,出门的时候围巾在门把手上挂了一下,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什么颜色的围巾?”

“颜色嘛,可能是红色,还是其它色!这有点记不清了。”

“身高大约多高?”

“比我高一点,大约1.64米左右。”

“我估计是外地来这打工的。”老板娘补充说。

“你昨认为她是外地人?”

“我开店这么久,很少有本地人买酸菜,家家户户有啊。”

老板娘的这点说法和侦察员的推断是契合的,很可能这名女子是一名外地人,也可能是赤峰其他地方的,只是由于其他原因暂时租住在此地。

侦查员认为,这个商店老板娘提供的这条信息很重要,而这个女子是否就是被害者,要等 下一步的侦查才能确定,但,每名侦查员的心中都感觉此案快要接近真相了。

“她买完后,朝哪个方向走了?”

“出门后向左拐,好像走了一段后,又向左拐进了那个胡同。当时她出门后,我也出来看了一眼,没错,就是拐进那个胡同了。”老板娘回忆了一下,回答得很清晰,也很肯定。

侦查员一看,那个胡同的方向正是奔着抛尸现场去的。

红色的围巾?40岁左右的女子?酸菜?胡同?这难道是巧合?

从各条信息综合起来看,很可能购买酸菜的这名女子,就是被害人,在案件分析会上,大家讨论得兴奋起来,刑警们的观点出奇的一致:重点查清这名女子。

于是,侦查员围绕这个胡同走了一趟,这是一个狭长的胡同,两边没有路灯,到了夜晚,胡同四周一片漆黑。

而这条胡同是被害人回家的必经之路,是不是该女子在夜间行走的时候,突然遭遇不测?

【两名搬运工】

正在侦查员第二次返回小超市了解情况时,老板娘提供了一个让侦查员更加兴奋的信息,这个老板娘居然认识这名女的。

“你怎么认识这名女子?”一般刑警了解线索时,必须要有个精准的说辞,或者说是合乎情理的解释,以免将侦察方向走入歧途。

“你们第一次来问情况走了以后,我慢慢回忆起来,这个女子我的确认识,她是郭子的相好,我也不知道他们俩确切的关系,但是关系很亲密,这一点是肯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全员都在装人设?我也来!原神:嗵一声落下,遗憾炸成花港片:教父崛起,从狂砍B哥开始特种兵:悟性逆天,开局超人血清旁门左道:从炼化全村开始修行刑侦九十九案他在镜中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黎明前夜的梦港综:枭雄驾到,谁敢试探其锋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