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三国野史! > 第13章 长安喋血怨煞沸 汉帝流离鬼神惊

第13章 长安喋血怨煞沸 汉帝流离鬼神惊

此时,尚有忠义之士在暗中奔走。凉州名士皇甫郦,与李傕同乡,且素有口才。献帝得知,便密诏皇甫郦,命其前往李、郭二人营中说和。

皇甫郦先至郭汜营中。郭汜提出条件:“若李傕肯送还天子,我便释放所有公卿。”

皇甫郦又至李傕营。李傕正得意洋洋,对其吹嘘:“我诛董卓,败吕布,辅政四年,功勋卓着!郭阿多不过一盗马小贼,竟敢与我抗衡!你看我兵精粮足,煞气正盛,灭他易如反掌!”

皇甫郦正色道:“将军此言差矣!昔日后羿恃射,终遭灭亡;近如董太师之强,将军亲见,亦转瞬身死!可见强权并非永固。将军位极人臣,深受国恩,岂可与劫持公卿之郭汜比烂?劫天子之罪,尤重于劫公卿!将军不可不察!”其言语间蕴含着一股刚正之“意”,试图唤醒李傕的理智。

李傕闻言,勃然大怒!他本就迷信鬼神,性情暴虐,哪里听得进逆耳忠言?当即拔剑,厉声喝道:“天子派你来羞辱于我?!我先斩了你!”

幸得骑都尉杨奉与贾诩力劝:“将军息怒!郭汜未除,若杀天使,必授人以柄,天下诸侯皆可名正言顺讨伐我等!”李傕这才怒气稍息。

贾诩趁机将皇甫郦推出营外。皇甫郦毫无惧色,反而立于营门前,以蕴含“气”劲的声音大声疾呼:“李傕抗旨不遵!欲弑君自立!”引得周围兵士侧目!

侍中胡邈急忙阻止:“皇甫公慎言!恐招杀身之祸!”

皇甫郦怒斥:“胡敬才!汝亦汉臣,竟甘心附逆!君辱臣死,吾今日若死于李傕之手,乃分内之事!”依旧大骂不止。

献帝得知此事,深恐皇甫郦遇害,急忙下诏,命其返回西凉。

皇甫郦离去前,却在西凉籍贯的士兵中暗中散布消息:“李傕不臣,已有反意!尔等皆是忠义之士,若继续从贼,恐累及家人,后患无穷!”许多西凉士兵本就对李、郭二人争斗不休、赏罚不明心生怨怼,听闻此言,军心愈发动摇。李傕得知后,派人追杀皇甫郦,却被负责追击的虎贲王昌放走。

贾诩则抓住时机,暗中对李傕所倚重的羌人部落首领传达“密旨”:“天子知尔等忠勇,久战辛劳。密诏尔等即刻班师回乡,日后必有重赏。”羌人本就因李傕吝啬封赏而不满,又听闻是天子“密旨”,立刻信以为真,纷纷带领部族兵马撤离。

贾诩又对献帝道:“陛下,李傕军心已散,外援已失,其‘意’虽凶,实则外强中干。可降诏加封其更高官爵,以麻痹其心,令其骄纵。”

献帝依计,下诏晋封李傕为大司马。李傕果然大喜,得意忘形,认为是自己供奉的女巫显灵所致,竟对女巫大加赏赐,反而忽略了麾下浴血奋战的将士。

此举彻底激怒了素有勇力的骑都尉杨奉!他对其心腹部将宋果抱怨道:“我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劳反不如一个装神弄鬼的巫婆?!此贼不除,天理难容!”

宋果亦愤愤不平:“将军何不趁此机会,杀了此贼,救出天子?”

二人一拍即合,约定当夜二更,由宋果在李傕中军放火为号,杨奉引兵在外接应,里应外合,夺取兵权。

可惜事机不密,被人告发。李傕惊怒交加,立刻派人捉拿宋果,将其斩首。杨奉在营外苦等,不见号火,心知有变。李傕已亲率大军杀出!两军就在营寨内外混战,直杀到四更,杨奉兵少,抵挡不住,只得率部杀出重围,退往西安方向屯驻。

经此内乱,李傕军力大损,军心涣散,煞气锐减。郭汜趁机加紧攻击,双方互有死伤,僵持不下。

就在此时,又一股新的势力介入。镇守陕西的军阀张济,率领大军来到长安城外,声称是为李、郭二人调解而来,并放出话:若不听调解,便要挥师相向!

李、郭二人此时皆已疲惫不堪,又慑于张济实力,不得不暂时罢手言和。张济趁机上表,请献帝前往弘农暂避。献帝早已不堪忍受长安这片怨煞之地,听闻能离开,自然大喜过望,立刻同意,并加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献上粮草酒肉,供给百官。郭汜也只得释放了被囚禁的公卿。

李傕不情不愿地安排车驾,护送献帝启程东行,只拨了几百名老弱的御林军相随。

汉献帝的逃亡之路,就此开始。

銮驾行至霸陵附近,秋风萧瑟,平添凄凉。忽然桥头杀声大作,数百军兵拦住去路,厉声喝问:“来者何人!”

侍中杨琦策马向前:“圣驾在此!尔等何人,胆敢拦路!”

两员将领出列道:“我等奉郭将军将令,在此防备奸细!既是圣驾,需我等亲验方可放行!”其言语蛮横,毫无敬意。

杨琦无奈,只得高高揭起车帘。献帝面带倦容,声音虚弱:“朕在此,尔等还不退下?”

那些士兵见到天子真容,这才跪地高呼万岁,分列两旁让开道路。

二将回报郭汜:“圣驾已过。”郭汜勃然大怒:“我正想哄骗张济,待其松懈,再将皇帝劫回郿坞!你们竟敢擅自放行!”竟下令将二将斩首,随即亲自率兵追来!

献帝车驾刚到华阴县,身后喊杀声已追近,惊呼:“陛下留步!”献帝闻声,泪流满面,对左右大臣泣道:“方出狼穴,又入虎口!奈何!奈何!”众臣亦面无人色,只觉前途黯淡,怨煞缠身。

追兵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被追上!就在这危急关头,只听山坳后鼓声大作,杀出一彪人马!当先一面大旗,上书“大汉杨奉”四个大字!正是先前被李傕击败,屯兵于终南山的杨奉,闻听圣驾蒙难,特来救驾!

杨奉列开阵势。郭汜军中裨将崔勇出马,大骂杨奉反贼。杨奉大怒,回头喝道:“公明何在?”

其阵中应声冲出一员大将,身高膀阔,手持一柄开山大斧,坐下骏马疾驰如风,直取崔勇!正是河东徐晃,徐公明!

两马相交,只一合!电光火石之间,徐晃大斧挥落,竟连人带马将崔勇劈为两段!鲜血与煞气喷涌而出!

杨奉趁势挥军掩杀!郭汜军本就是追击疲惫之师,又被徐晃神威震慑,顿时大败,狼狈逃出二十余里。

杨奉这才收兵,前来拜见献帝。献帝又惊又喜,连声道:“爱卿护驾有功!”杨奉顿首谢恩。献帝又问斩将之人,杨奉引徐晃拜于车下。献帝见徐晃威武不凡,气度沉稳,赞赏有加。

杨奉护驾至华阴,暂时安歇。当地将领段煨献上衣物粮草。当夜,献帝便宿于杨奉军营之中。

郭汜岂肯甘休?次日再率大军杀来!徐晃奋勇当先,冲杀在前。郭汜军仗着人多,四面八方围攻上来,竟将献帝、杨奉等人团团围住!

形势危急!正在此时,东南方向又是一声炮响,喊杀震天!一员儒将模样的将军,率领一支精锐兵马,如尖刀般杀入重围!贼兵阵脚大乱,纷纷溃退!徐晃抓住机会,挥斧反击,再次大败郭汜军!

来者正是国戚董承!他亦是听闻圣驾蒙难,特来勤王。献帝见到董承,如同见到亲人,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诉说一路艰险。董承亦是悲愤不已,叩首道:“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李、郭二贼,以靖国难!”

献帝催促早日前往洛阳。于是,一行人连夜启程,前往弘农。

却说郭汜败退之后,竟与李傕再次相遇。郭汜道:“如今杨奉、董承护着皇帝去了弘农。若让他们逃到山东,联络诸侯,布告天下,共讨我等,你我三族难保矣!”

李傕眼中凶光闪烁:“眼下张济兵强,驻扎关中,不易轻动。不如你我合兵一处,追至弘农,杀了那汉家天子,你我二人平分天下,岂不快哉!”他竟动了弑君之心,其煞气已然浓烈到扭曲心智!

郭汜大喜,立刻同意。二人合兵一处,沿途大肆劫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杨奉、董承得知二贼合兵追来,只得停下脚步,率军在东涧与贼军展开决战。李、郭二人兵多势众,商议后决定以混战冲垮对方阵型。霎时间,漫山遍野的西凉兵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左右两翼疯狂涌来!

杨奉、董承、徐晃等人奋力死战,双方煞气激烈碰撞,血肉横飞!最终,只勉强保得献帝、皇后车驾突出重围,其余百官、宫人、甚至传国玉玺、图册典籍等御用之物,尽数在混战中失落!郭汜军趁机冲入弘农城,大肆抢掠。

杨奉、董承护着献帝,向陕北方向仓皇逃窜。李傕、郭汜则分兵紧追不舍。

董承、杨奉无奈,一面派人假意与李、郭讲和,拖延时间;一面密传圣旨,火速送往河东,急召原白波谷黄巾首领韩暹、李乐、胡才三部兵马前来救驾!这三人本是占山为王的流寇,如今竟成了汉室天子最后的救命稻草,可见朝廷已沦落到何种地步!

韩暹、李乐、胡才三人接到圣旨,得知可免罪并得封官职,自然大喜过望,立刻点起本部人马,前来与董承、杨奉会合,欲合力反攻弘农。

李、郭联军沿途烧杀抢掠,将抓来的壮丁编入军中,驱赶在阵前送死,号称“敢死军”,其势愈发浩大,怨煞之气也愈发浓重。

李乐率白波军首先赶到,与李、郭联军遭遇于渭阳。郭汜见白波军军纪涣散,便心生一计,令士兵将抢掠来的衣物、金银抛洒于道路两旁。白波军士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顿时忘了作战,纷纷争抢财物,阵型大乱!

就在此时,李、郭联军四面杀出!白波军猝不及防,又无心恋战,瞬间崩溃!李乐抵挡不住,杨奉、董承赶来接应,亦是独木难支,只得再次护着献帝向北败退。胡才在乱军中被杀。

追兵越来越近,喊杀声已在耳后!李乐急道:“陛下!事不宜迟!请速上马先行!”

献帝却泣道:“朕岂能抛下百官独自逃生!”群臣闻言,皆放声大哭,场面凄惨。

杨奉、董承见追兵已近,别无他法,只得护着献帝弃了车驾,步行逃往黄河岸边。李乐等人寻到一只堪堪能用的小渔船。当时正值严冬,寒风刺骨,黄河岸边结着薄冰。献帝与皇后冻得瑟瑟发抖,被众人搀扶着来到岸边。河岸陡峭,难以登船,而身后追兵的马蹄声已清晰可闻!

杨奉急中生智,解下数条马缰绳连接起来,道:“用此绳缚住陛下腰间,缓缓放下船去!”

恰在此时,国舅伏德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十数匹白绢,叫道:“此绢坚韧!可接连起来,将陛下与皇后包裹住放下!”

行军校尉尚弘立刻依言,用白绢将献帝、皇后紧紧包裹,众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放下小船。李乐手持利剑,立于船头警戒。伏德则亲自背着伏皇后下到船中。

岸上尚有许多官员、侍卫也想争抢上船逃命,纷纷拉扯船缆。李乐眼见追兵将至,心一横,挥剑将那些拉扯船缆的手臂、手指尽数砍断!惨叫声、哭嚎声响彻河岸,落入冰冷河水中的断指残肢,瞬间便被染红!

小船艰难地渡过黄河。抵达对岸时,跟随献帝的只剩下寥寥十余人!

杨奉在附近村落寻得一辆破旧的牛车,载着献帝前往大阳县。途中饥寒交迫,无处觅食。当晚,竟只能宿在一间四面透风的破败瓦屋之中。当地有老农不忍,献上一些粗糙的粟米饭。献帝与皇后同食,那粗粝的饭食难以下咽,二人相对流泪。

次日,为笼络兵权,献帝下诏,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这才勉强启程。路上,竟又遇到失散的太尉杨彪、太仆韩融二人寻来,君臣相见,抱头痛哭。

韩融自告奋勇:“李、郭二贼,尚肯听老臣一言。臣愿舍命再去劝说二贼罢兵,陛下善保龙体要紧!”说罢,毅然离去。

李乐请献帝暂歇于杨奉营中。杨彪则建议前往安邑县暂避。

一行人抵达安邑,此地亦是残破不堪。献帝、皇后只能暂居茅屋之中,连门扇都没有,只能砍来荆棘围在四周充当篱笆。汉家天子竟沦落至此!每日,献帝就在茅屋下与大臣商议国事,而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则带着亲兵在篱笆外“镇压”,名为护驾,实为监视。

李乐、韩暹等白波军将领更是骄横跋扈,大权独揽。百官稍有不满,便被当着献帝的面肆意殴打辱骂。他们故意送上浑浊的酒水和粗劣的饭食,献帝也只能含泪咽下。这二人甚至连名保举了二百多名自己的亲信、部曲,乃至军中的巫医、马夫等流氓无赖,都封为校尉、御史等官职!仓促之间连官印都来不及刻制,竟用锥子在木头上胡乱划刻代替,朝廷体统荡然无存!

再说那舍命前去劝和的韩融,竟真的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也已疲惫不堪、担心诸侯讨伐的李傕、郭汜二人,暂时同意罢兵,并放还了被掳的百官和部分宫人。

然此时关中大荒,百姓流离,饿殍载道。幸得河内太守张杨、河东太守王邑敬献粮米绢帛,献帝等人才算稍稍安定。董承、杨奉开始商议修复洛阳宫殿,准备迎驾还都。

但掌控兵权的李乐却不愿离开自己的地盘,公然反对。董承劝道:“洛阳乃大汉旧都,龙脉所在。安邑蕞尔小县,如何能容纳天子车驾?奉驾还都,乃是正理!”

李乐蛮横道:“你们要去洛阳自己去!老子就留在此地!”他暗中却派人联络李傕、郭汜,欲再次劫持献帝!

董承、杨奉、韩暹得知李乐阴谋,不敢停留,连夜整顿兵马,护送献帝车驾,向东边的箕关疾行,欲尽快脱离险境。

李乐发现献帝已走,勃然大怒,不等李、郭援军到来,便亲自率领本部兵马,连夜追赶!追至四更时分,已到箕山之下。李乐在后大叫:“车驾休走!李傕、郭汜大军已到!”其声灌注煞气,在夜空中回荡,意图恐吓!

献帝本就惊弓之鸟,闻言吓得心胆俱裂!就在此时,只见前方山上火光冲天而起,杀声震野!不知是敌是友?

正是:前番长安双魔乱,今朝河东三寇缠。

不知这多灾多难的汉家天子,最终能否逃出这无尽的劫难与黑暗,且听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三国野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