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握紧寒蝉戟,转头看向陆逊:“陆将军可会破阵之法?”
陆逊羽扇轻挥,在地上画出阵图:“此阵虽诡谲,却脱不了八卦本质。陈将军率骑兵走‘生门’,烟姑娘以冰系法术冻住‘伤门’石柱,我带弓箭手压制‘惊门’,至于‘死门’……”他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便请诸葛先生用奇门遁甲引开阵眼火力。”
“妙极!”诸葛亮抚掌大笑,“陆将军果然精通韬略,某家甘拜下风。”
第四节 书生锋芒
战斗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展开。陈果一马当先,寒蝉戟划出两道冰痕,硬生生将“生门”石柱劈出裂缝。柳如烟紧随其后,冰戟点地,冰晶如蛛网般蔓延,瞬间将“伤门”五根石柱冻成冰雕。
“杀!”陆逊的号令声中,东吴弓箭手万箭齐发,“惊门”处的圣典教徒纷纷中箭倒地。就在此时,阵眼祭坛突然爆发出刺目红光,九面黑幡无风自动,竟在空中拼出一个巨大的时空漩涡。
“不好!他们要开启时空通道!”柳如烟惊呼,冰戟脱手飞出,直取祭坛中央的水晶球。却见一道黑影闪过,水晶球被一名黑袍教徒握在手中,那人抬头,竟是失踪已久的圣典左使!
“陈果,别来无恙啊?”左使阴恻恻地笑,“你们以为毁了几个祭坛就能阻止圣典?实话告诉你,每个时空的地脉都是相连的,只要抽取足够的能量,我们便能——”
“住口!”陈果怒吼着掷出寒蝉戟,短戟穿透左使肩膀,将他钉在祭坛石柱上。与此同时,诸葛亮的火攻之计奏效,八卦阵的石柱纷纷倒塌,时空漩涡开始剧烈震荡。
“快走!”陆逊一把拉住险些被漩涡吸入的柳如烟,“阵眼要塌了!”
众人拼尽全力冲出阵外,身后传来山崩地裂般的巨响。陈果回头望去,只见石亭山的半边山体已被炸毁,清晨的阳光穿透烟尘,照在陆逊苍白的脸上——这位年轻的书生将军,此刻正握着染血的羽扇,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光芒。
第五节 归心之谈
战后的柴桑城,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向护民阵和东吴将士献上酒水和食物。陈果坐在临时搭建的医帐中,看着柳如烟为陆逊包扎手臂上的伤口,心中忽然生出几分感慨。
“陆将军此战锋芒毕露,日后必成大器。”诸葛亮微笑着走进帐中,手中捧着一卷兵书,“当年在隆中,我曾推演过江东局势,唯有将军这般心怀百姓又精通韬略之人,方能担起保境安民之责。”
陆逊低头看着手中的护民阵臂章——那是陈果方才送给他的,用鹿皮和孔雀翎羽制成,中央绣着个小小的“民”字。
“诸葛先生过誉了。”他抬头看向帐外熙攘的百姓,“此战之后,我才明白‘护民’二字,从来不是空谈。只是……”他目光落在陈果腰间的寒蝉戟上,“吴侯待我恩重如山,恐怕……”
陈果摆摆手,从怀中取出孙权的密信——那是吕蒙暗中转交的,信中写道:“若陆逊愿随君护民,孤当成人之美。”
“江东百姓需要你,”陈果将密信递给陆逊,“但天下百姓更需要你。圣典的阴谋横跨多个时空,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智者,在不同的时空中筑起护民的防线。”
陆逊握着密信的手微微发抖,忽然想起方才在阵中,陈果为救一名东吴士卒,硬生生用身体挡住了乱石。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所谓“护民”,从来不分地域,不论时空。
“好。”他终于点头,将羽扇郑重地交给陈果,“从此后,这把‘惊鸿扇’便随陈将军征战四方。只是——”他看向正在给伤兵喂药的柳如烟,“烟姑娘的冰系法术与这扇子倒是相得益彰,日后怕是要多劳烦她了。”
柳如烟闻言轻笑,指尖凝结出一朵冰莲,轻轻放在陆逊掌心:“陆将军肯加入护民阵,便是我等的福气。至于法术……”她看向陈果,眼波流转,“自然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第六节 时空之约
三日后,护民阵船队再度启航。陆逊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柴桑城,心中虽有不舍,却也充满了新的期待。陈果走到他身边,指着远方的天际线:“下一站,该去许昌了。听说那里有位叫郭嘉的谋士,精通预言……”
“且慢。”柳如烟忽然指着水面,只见一道金色的光芒从漩涡中射出,落入陈果手中——那是一枚刻着星图的玉简,玉简中央,“护民”二字正隐隐发光。
诸葛亮接过玉简,瞳孔骤缩:“这是……时空护民录!看来,我们在各个时空的努力,早已被天地所记。”
陈果握紧玉简,感受着其中澎湃的能量,忽然想起柳如烟曾说过的“多个时空”——原来,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这个三国时代,更是为了所有时空的百姓。
“不管前方是哪个时空,”他转头看向柳如烟,陆逊,以及正在船头忙碌的张飞、关羽等人,“只要我们初心不改,便没有过不去的坎。”
江风拂过军旗,“护民”二字在阳光下猎猎作响。远处,雾散云开,露出一片湛蓝的天空。新的征途,就在这希望的晨光中,缓缓展开。而他们,这群来自不同时空、不同阵营的人,终将携手同行,为了那句“护民”的誓言,战至天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