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查你差点被抓,这教训够深刻了,我哪敢再乱来。
"
KIKO并不蠢,她在国内国外都能自由搜索,但自从上次惹祸上身之后,她再也不敢乱动了。
国内高手太多,陈静雯只是其中之一,背后可能还有更厉害的黑客。
"行了,把所有资料整理成档案,半小时后发到我的笔记本上。
"祁同伟掏出一台带网卡的笔记本,他相信KIKO一定能搞定。
没问题,老家伙,这种小事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小学时候我就搞定了。
"KIKO胸有成竹地说,这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根本不在话下。
……
晚上,高育良正打算睡觉,突然接到祁同伟的来电,就下楼泡了壶茶,等着他过来聊。
没多久,祁同伟急匆匆地赶来了,也不废话,直接拿出笔记本,给高育良展示林城那边的情况。
安亦明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情节还挺严重。
另外,林城不少金融公司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靠后面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付利息,就像养老金那样。
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早晚要崩盘,要么政府兜底,要么彻底完蛋。
但这些公司可没有那个实力兜底。
要是后面的资金跟不上,钱链断了,那骗局就露馅了,老板们一般都会带着钱跑路。
"哼!”高育良冷笑道,脸沉得厉害。
高育良认真看了一会儿,满脸怒气与轻蔑:“我总算明白了,林城搞的这金融城市规划,真是好大的手笔!他们就想找个机会,直接把咱们整个汉东吞了。
"
单说安亦明的长盈计划就涉及上百亿的资金,加上他暗地里的那些网贷公司,还有林城大小金融机构,密密麻麻的,总金额很可能上千亿了。
这么大的规模,汉东省还能撑得住。
但如果让它继续发展下去,别说汉东省,全国都不一定抗得住。
虽然高育良不是金融专家,但他作为政法教授,很清楚庞氏骗局在法律和政治上的破坏力。
结果往往是国家垮台,政权重建,只因最初这些骗局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林城的情况和阿尔巴尼亚的例子类似,都是地方领导强力推动金融城市发展造成的。
安亦明搞的长盈庞氏骗局是周桂春牵的线,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是个骗局,还以为是正常的金融基金。
但最怕的就是外行来管这些专业性强且容易出问题的项目。
祁同伟说:“老师,我觉得这事暂时别捅出去,一旦曝光,可能会让林城的金融行业大乱,到时候损失可不止一点半点。
"
如果是**、套路贷这类的小问题,祁同伟当场就能处理。
但这次涉及金融领域,金额这么大,他认为有必要成立专案组调查。
"同伟,你成长了。
"高育良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事关系太大,不是我们俩能决定的,等新书记来再说吧。
"
“不过在此之前,必须严密监控那些涉案的金融公司老板,谁要是想出国,全都给我拦住!”
涉及上千亿的大案,高育良也不敢一个人随便决定,更别提去找赵立春碰壁了。
对方马上就要升官了,这个时候把案子交给对方处理,岂不是自讨麻烦?还是留给将来的书记来处理吧,这种案子无论怎么弄,都不可能完全追回所有的钱。
"明白了!”
“我知道了,老师。
可是……”祁同伟的表情有些阴郁,“等新书记来了,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难道我们真的能眼睁睁看着林城的老百姓受苦吗?”
他明白高育良的想法,无非就是想把这个担子甩给新来的沙瑞金,让对方接手这个巨额案件。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可能涉及上千亿的庞氏骗局,比那个塔寨毐村的事情影响还要大得多。
这个骗局至少骗了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
单说涉案金额就有上千亿,就算把塔寨榨干,估计也凑不出一百亿。
看到祁同伟到现在还为老百姓着想,而不是只顾及自己的前程,高育良满意地笑了,说道:“同伟,你能坚持这样的正义感,我很欣慰。
"
“但事情有轻重缓急。
"
“这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抓到人、找到证据就能解决的。
"
“你要明白,这是经济犯罪,嫌疑人随时可能逃走,而且你永远不知道这些人背后还有多少靠山。
"
说到这里,高育良拿起桌上的电脑,在网页上敲了几下字,然后递给祁同伟:“你以前一直负责刑事犯罪,对经济犯罪了解得不多,你看看这个2004年的德龙案。
"
祁同伟对经济犯罪确实不太懂,接过电脑一看,屏幕上清楚地写着“德龙集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50亿”!再看时间,竟然是2004年。
更让人震惊的是,当时德龙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股票一度排名第一,旗下有177家子公司和19家金融机构,简直就是超级企业集团。
祁同伟对这个案子有些印象,不过那时他在林城当检察长,没太注意这些事。
"你知道这个案子最后追回了多少非法存款吗?”
“多少?”
“不到20亿,大部分都被幕后的人转移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