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知道自己有爷爷奶奶,高兴的不得了。
倒是乔振国的兄弟姐妹们,有的关系很好,有的一般般。
不过大家应该都得了家里的警告,不许在孩子们面前瞎说一个字。
所以孩子们的待遇让何天挺满意的。
吃过饭,乔振国就带着母子三人回到他们自己的小院儿。
东西都提前搬过来了,何天买的校门口那处小院儿暂时空着。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房间,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兄妹俩说好晚上住一个屋,已经选好了陪睡娃娃。
等两个孩子都睡了,乔振国身体力行,告诉何天,他的功能还在。
解决了最大的烦恼,何天在家休息了大半个月,脸上肤色养回来很多,越来越显的年轻了。
左右邻居都知道这家新搬来的是一家四口,男人在派出所上班。
何天在家歇够了,觉得无所事事也不行,又不愿意去坐班,找工作不仅要欠人情,还耽误她接送孩子。
思来想去,何天还是干回老本行,跟乔大姐一起去校门口摆摊。
不过这回她不怕了。
放开手脚,带上乔大姐一起,把何天买的那处小院儿朝着学校的墙上开了门,又加盖倒座房,挂上招牌,早餐铺子开业了。
顾客群体就是对面学校的学生们,这样何天还能休寒暑假,跟孩子们的节奏一致,也方便她在家带孩子。
本来就是校门口摆摊的,现在挪到店里,生意很快步入正轨,日子也一天天安稳下来。
乔振国对她跟两个孩子都不错,主要是何天对两个孩子悉心教导,让亲子关系松弛有度。
日子一天天,那是越来越好。
远在贤明大队的邱德民日子是越来越糟。
他跟杜小美,除了当初生的大女儿被他换了钱,之后又生了三个孩子,第二个是女儿,照旧被支书媳妇抱走,这次给了一千块,虽然到手还没焐热,好歹债务是越来越少了。
第三个是儿子,邱德民喜极而泣,他终于又有儿子了。
儿子媳妇和房子,兜兜转转几年,日子终于要回到从前那样的配置了。
只是杜小美越来越沉默。
到怀上第四个的时候,计生办来抓了好几次,邱德民把杜小美藏在装粮食的大缸里,上头盖上粮食,躲了过去。
生的时候,村支书媳妇又在门口等着了。
听见里头接生婆说了一句:是个闺女。
支书媳妇就冲进去,捞起孩子放在篮子里要带走,顺手掏了一千块给邱德民。
那些等着邱德民还债的村民,也在门口等着,只要支书媳妇拎着孩子出来,他们就冲进去要钱。
接连几次,大家都是熟练工,像是流水线上的一环,只是邱德民这里的钱,谁先抢到就是谁的,所以到这一环有些不讲规矩。
结果众人到手的钱都还没捂热,村支书媳妇就被按头了。
理由是拐卖儿童。
紧接着村支书就被下课抓走,新的村支书走马上任,邱德民也被供出去。
等公安那边破案,公布数据才知道,支书媳妇拐卖的孩子三十多个,从中获利上万。
邱德民一听,自己被债务压的抬不起头,支书媳妇这老娘儿们竟然还抽他的水,顿时不干了。
在里头一通交代,把自己三个女儿被卖,甚至从小到大听说的,村里生出来但是却不见踪迹的女娃儿们都翻出来招供,全部按照疑似处理,推到支书媳妇头上。
不过这年头收养是合法的,养不起了送养,也不算犯法。
公安调查发现邱德民那几个女儿过得都还不错,勒令收养家庭补上收养手续,起码让孩子们将来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而不是在遭遇不公待遇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亲生的,被脐带捆绑一辈子。
又让邱德民把超出营养费范围的获利全部退回去。
邱德民哪有钱啊!只能拖着。
在里头关了大半年,再回到家,杜小美又跑了好几次,都被村民发现,给抓了回来,但是邱德民心心念念的宝贝儿子不知道被杜小美弄到哪里去了。
邱德民怒火中烧,抓着杜小美追问儿子的下落。
杜小美痴痴的笑。
“生一个,卖一个,生一个,卖一个~”
显然受刺激太多,已经有点疯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