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看着地图上的标记,坚定地说:“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找到罪证,将郑崇俭绳之以法。”袁天罡也握紧了拳头,目光中透着决然。
三人稍作准备后,便朝着终南山进发。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当来到终南山下,按照女子所指的方向,果然找到了一个隐秘的洞口。洞口被一些藤蔓和杂草遮掩,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袁天罡上前轻轻拨开藤蔓,朝洞内望去,只见洞内一片漆黑,隐隐传来一股阴森的气息。女子轻声说道:“大家跟紧我,我能感知到机关的位置。”说着,她走在前面,凭借着对机关的敏锐感知,带领李淳风和袁天罡缓缓向洞内深入。
洞内错综复杂,时不时出现一些暗箭和陷阱。女子总能在关键时刻提醒二人躲避,让他们化险为夷。然而,随着深入洞穴,危险也越来越大。突然,前方出现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伸出许多锋利的刀刃,缓缓向中间合拢。
“不好,这是绞肉刃阵!”女子脸色微变,急忙说道,“我们必须在刀刃完全合拢之前冲过去。但要注意脚下的石板,稍有不慎触发机关,刀刃会加速合拢。”
李淳风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在前探路,天罡和姑娘跟紧我。”说完,他小心翼翼地踏上第一块石板,确定没有触发机关后,示意后面两人跟上。三人一步一步地在狭窄的通道中前行,身后的刀刃离他们越来越近,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就在刀刃即将合拢的千钧一发之际,李淳风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过了通道,袁天罡和女子也紧跟其后,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绞肉刃阵。
众人稍作喘息,继续往洞穴深处走去。终于,他们在一个隐秘的石室中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女子说道:“罪证应该就在里面。”袁天罡刚要上前拿取木盒,突然,石室的门“
袁天罡刚要上前拿取木盒,突然,石室的门“轰”的一声关上,四周墙壁上瞬间燃起幽绿色的火焰,将整个石室照得阴森恐怖。一个低沉的声音在石室中回荡:“你们以为能轻易拿走罪证?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李淳风迅速环顾四周,试图寻找机关破解石门。袁天罡则凝神戒备,以防暗处有敌人突袭。女子紧闭双眼,再次施展秘术,试图感知周围隐藏的线索。
“大家莫慌,这火焰虽诡异,但暂时对我们构不成致命威胁。”女子开口说道,“我感觉到机关与这木盒有某种联系,或许打开木盒能找到出路。”
李淳风点头,与袁天罡一同靠近木盒。木盒上刻满了奇怪的纹路,似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李淳风凭借深厚的学识,仔细辨认着这些纹路,经过一番思索,他找到了打开木盒的方法。
随着“咔哒”一声轻响,木盒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卷羊皮纸和几枚玉佩。李淳风展开羊皮纸,上面详细记录了郑崇俭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的种种计划和往来书信。而那几枚玉佩,想必也是他们联络的信物。
“终于找到罪证了!”袁天罡激动地说道。就在此时,石室的墙壁开始剧烈颤抖,似乎整个洞穴都要坍塌。女子说道:“这是触动了自毁机关,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三人急忙寻找出口,然而原本的通道已被落下的巨石堵住。好在女子凭借秘术感知到一条隐秘的暗道。他们沿着暗道拼命奔跑,身后不断有石块滚落,烟尘弥漫。
突然,前方出现一条地下河,河水湍急,暗流涌动。“看来只能从这里游出去了。”李淳风说道。三人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在湍急的水流中奋力游动。
河水冰冷刺骨,且不时有漩涡出现,试图将他们卷入水底。袁天罡奋力游在前面,为众人开路。李淳风则紧紧护着装有罪证的木盒,不让它被水浸湿。女子虽水性不如二人,但也咬牙坚持,凭借顽强的意志紧跟其后。
就在他们感到体力即将耗尽之时,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是出口!”袁天罡兴奋地喊道。三人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光亮处游去,终于成功上岸。
李淳风、袁天罡和女子带着罪证,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他们直接进宫面见皇帝,将郑崇俭的谋反阴谋和罪证一一呈上。皇帝看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郑崇俭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彻查和审判,郑崇俭等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朝堂的危机得以解除。皇帝对李淳风、袁天罡和女子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欲对他们进行重赏。
女子婉拒了赏赐,说道:“民女不过是做了自己认为该做之事,不求回报,只愿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李淳风和袁天罡也表示,他们身为司天监官员,守护大唐乃是职责所在。
经此一役,李淳风和袁天罡对《推背图》与奇门遁甲的领悟更深一层,他们明白,这些术数不仅是预测未来的工具,更是引导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守护正义的力量。而那位奇女子,继续回到她的小村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她的事迹却在长安城中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一段传奇佳话,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邪恶时,勇敢挺身而出,为了正义与和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