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赵学斌赵学俊两人就到陶瓷窑挖池子,李氏妯娌到村里将废弃的青皮碎麻丝送到窑上。
许妇捡起老本行,制炉冶铁翻砂。
陶瓷窑的东西很全,许妇没费多少功夫就炼出了第一炉钢水。
没有直接倒驱动方面的模具,而是要弄一台手动车床。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上位者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若不是想搞出电池装车上,许妇都想不到这一茬,竟然不让研究电能,就离大谱。
不能开发电能,又不是修炼者,许妇制作零件的进度无疑是缓慢的。
小的配件基本都弄了出来,就差两个缸体和轮子,许妇手搓双缸直立机关车即将诞生。
在这个时候铁铺东家回城了,许妇着急忙慌赶到屹县,面会铁铺东家。
许妇从手提袋里取出三页纸张,推到桌对面的陈易峯面前,开门见山道:“陈兄,冒昧相见,是有一桩生意想与陈兄合作。”
许妇挽着霜髻,面对须发灰白的陈易峯称一声陈兄,说明她孤寡已有孙辈,陈易峯自然不会真将她当成二十六七的丫头,而是平辈相论。
陈易峯看着纸张,一页简书两页图形,字体娟秀图案清晰,让人眼前一亮。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纸张上记录了一个完整的车械制造方子。
“屹县四家铁铺,大妹能找为兄,为兄甚幸。”敢大方的将秘方给人看,陈易峯对许妇不敢小觑,稍微客套一句。
屹县人口虽多,数千年安居一禺,生活方式固定,陈易峯想看眼前妇人的想法:“为兄也有机关车,常年往返府城,机关车仅仅满足代步需要,拉铜铁料材全靠马匹,且全县机关车数量不过千余一辆,怕是制造出来也…卖不动吧?”
屹县运输主力是马驴牛,陈易峯虽不敢说见多识广,自己生活的县城还是了解的,许妇的秘方清晰明了,所需铜铁千斤左右,制成后铜铁料人工燃料店面成本在百金上下,按照每辆机关车四百金算,确实算得上利润可观,但也架不足屹县内没有人会购买机关车。
华而不实的东西再好看,市场没有需求也是白扯。
陈易峯懂的道理,许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要不然她也不会大大方方的将东西给人看:“本县为何没有大的车械作坊,府城的机关车又未能在本县大卖,罪不在马匹。”
“一匹马拉货能拉五十年,几乎相伴主人一生,但是马也不便宜,最劣的刚成年马匹平均售价一百五十金上下,每日吃食修养看似不多,几十年下来少说两匹新马的钱。”
机关车在府城售价三百金不到起售,相比起自家照料马匹,机关车相对划算很多。
由于屹县没有车械作坊,从府城运送过来附加的利润和运输费用,加之几无需求,一辆机关车不卖四百金以上等于亏本。
现在许妇有密方,陈易峯有铜铁售卖凭证,制造机关车不难,难在机关车的定价,难在道路的宽窄和平整,难在屹县人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