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兰亭,溪水潺潺,竹林摇曳。微风拂过,带起一阵花瓣雨,粉白的杏花飘飘洒洒落在石径上,如同铺了一层柔软的锦缎。远处山峦如黛,近处新绿初绽,正是建安文人最爱的雅集时节。
曹璟一袭月白长衫,腰间悬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缓步走在通往兰亭的石阶上。
"曹公子,这边请。"一位身着青色深衣的侍从早已在亭外等候,见曹璟到来,连忙上前引路。
曹璟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四周。兰亭周围站着数名身着便装的侍卫,看似随意,实则站位讲究,将整个亭子围得密不透风。他心中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
亭内已聚集了十余人,皆是洛阳城中有名的才子名士。陈泰正与王戎对弈,阮咸则倚栏吹箫,悠扬的曲调与潺潺溪水相和。主位上,司马师一袭玄色深衣,正含笑与身旁的贾充低声交谈。见曹璟进来,司马师立刻起身相迎。
"子玉来了,快请入座。"司马师声音洪亮,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今日春光明媚,正宜吟诗作赋,少了子玉这样的才子,岂不遗憾?"
曹璟拱手行礼:"子元兄盛情,璟愧不敢当。"他目光低垂,刻意避开司马师那双锐利的眼睛。自从司马懿在朝中权势日盛,曹魏宗室子弟无不战战兢兢。今日这场诗会,表面上是文人雅集,谁知背后又有什么盘算?
侍者奉上清酒,曹璟接过,轻抿一口。酒是上好的杜康,入口绵柔,后劲却足。他暗自警惕,不敢多饮。
"诸位,"司马师举杯环视众人,"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如我们以"春"为题,各赋诗一首,如何?"
众人纷纷附和。阮咸放下竹箫,第一个起身:"那在下就抛砖引玉了。"他略一沉吟,朗声吟道:""春溪潺潺流,新竹节节高。不问人间事,只醉花间酒。""
"好一个"不问人间事"!"王戎拍掌笑道,"嗣宗果然洒脱。"
接着是陈泰、王戎等人依次赋诗,或咏春景,或抒情怀,诗作虽佳,却无甚新意。曹璟静坐一旁,默默观察着司马师的表情。这位司马家的长子看似在认真聆听,眼中却时不时闪过一丝不耐。
"子玉"司马师突然点名,"听闻你近日有新作,何不趁此良辰,让我等一饱耳福?"
亭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曹璟身上。他感到一阵心悸,手中的酒杯微微发颤。这不是简单的邀诗,而是一场试探。司马师想从他的诗作中窥探什么?是对司马家的态度,还是对朝廷的看法?
曹璟深吸一口气,放下酒杯,起身走到亭边。远处青山如黛,近处溪水清澈,几尾游鱼悠然自得。这本该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此刻却让他感到无比压抑。
"既然子元兄相邀,璟就献丑了。"他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此诗题为《春归》。"
他略作停顿,缓缓吟道:
"东风拂柳绿如烟,
燕子归来寻旧檐。
满园桃李争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