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二狗子、狗剩子三个人都是丁华老家的发小儿。
大名分别是丁富贵、丁浩、丁洋,就这个名字还是丁华给他们后来重新取的。
要不然的话,大名跟小名儿差不多少,这时候农村人都这样儿。
四个人都是从小一起穿开裆裤撒尿和泥儿长大的。
也都是在老家穷的啥也没有无牵无挂想要出来拼一把的。
本来打算去南韩或者是倭国的,因为丁华老家那边偷渡这个时期大部分都是去这两个地方讨生活。
去倭国的最多,没别的原因就是距离最近相对安全。
来港岛的少之又少,本来丁华老家那边也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
想要出来讨生活的就不多,丁华他们这种往南走的更是凤毛麟角的。
在丁华的强烈要求下,这不四个无牵无挂的半大小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来到了港岛。
好在几个人都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要不然的话八十年代几个半大小子想要出远门儿?
玩呢?
虽然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好歹算是全须全尾的来了。
本来丁华还想着靠着自己先知先觉的本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虽然不能说是拳打欧美脚踢倭国吧,最起码带几个兄弟大富大贵是没问题的。
可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巴掌!
最终灰溜溜的开始加入了社团,好在丁华几个人身手还都不错。
从小练的都是家传六合拳,说是什么戚爷爷的戚家军传下来的。
这种说法丁华是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戚将军是鲁省人不假,也在鲁省带过兵这点也毋庸置疑。
但人家戚家军是在义乌那边成立的,之后辗转全国各地最终去了宣大根本在没回来过鲁省。
哪怕是最终戚将军的侄子也是在江浙带兵。
所以虽然六合拳是戚家军传出来的,但是她们丁家的六合拳到底是从哪学的就不好说了。
老祖宗们总是愿意给自己家的传承搞一个伟光正的外皮。
反正这玩意儿信不信的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再说了只要说的人多了,不是也得是!
至于说为什么他们四个都是孤儿的问题这就很简单了。
两村械斗这种事情不光南方有,北方也不少。
并且北方很多地方的械斗都是冷兵器的械斗。
武器五花八门铁锹榔头铁镐什么的用什么武器取决于家里有什么工具。
冷兵器械斗讲究的就是一个勇气,跟拿枪拿炮的不一样。
两个人村儿的人跟两军交战似的,上来就干。
一场战斗下来,缺胳膊断腿的都是常事儿。
铁锹铁镐照脑袋招呼不打死人就已经万幸了还想咋样。
虽然丁家的人都是练武出身,但是这年头儿各村儿条件都差不多。
饿不着,但也撑不着的,练武这种事儿穷文富武自古有之。
练武之人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刚刚才能吃饱饭呢。
身体能多硬朗,也就比普通人强上一点罢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两村械斗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没太大问题。
但是身体长时间缺乏营养,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
伤势也不能彻底的养好,这样的人能活多长久?
再加上种种原因吧,四个人就成了孤儿了。
这样也好虽然村里的叔叔大爷的都不错,但总归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能把他们养活到现在就已经很好了,还能指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