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座水门前,一叶扁舟破浪而去,船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蒋干。
此人年轻时,曾与周瑜是同窗,同在庐江名士李先隆座下进学,当然同窗之中还有另外一人,那就是小霸王孙策,只因孙策不好文而好武,于是早早的便随父从军去了。
蒋干投曹后,才智平平,未立寸功,好不容易寻到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不肯放弃。
夏口军营,见一叶扁舟驶来,周瑜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得知是蒋干亲至,当即便明白了一切,于是亲自前往渡口迎接。
蒋干见到来人是周瑜,不禁大喜过望,而后又随周瑜来到军营,自此大宴数日,同食同寝,畅聊昔日同窗之谊。
是夜!
二人饮酒正酣,太史慈突然闯入禀告,将一封密信交给了周瑜,蒋干的看得清楚,周瑜接信后十分谨慎,当即借故走进卧房,拆开密信。
不一会,周瑜回转,心情突然大好,二人继续畅饮,不觉都醉了七八分。
借着酒劲,周瑜拉着蒋干开始巡营。
各营将士,军容严整,枕戈待旦。
周瑜笑着问道。
“子翼且看,我军将士雄壮否?”
“真乃虎狼之师!”
寻至屯粮处,周瑜特意拉着蒋干入内一观,只见粮草一望无际,堆积如山。
“子翼且看,我军粮草充足否?”
“果然兵精粮足!”
周瑜满脸得意,拉着蒋干又回到中军大帐。
“昔日你我同窗求学,清苦穷困,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公瑾乃世之高才,得此功业,实不为过,愚弟佩服至极。”
“大丈夫手持三尺剑便可纵横天下,实不相瞒,我已有破曹之法,万无一失,不日曹操必死,届时便是我江东问鼎中原之时,子翼你我乃是兄弟,因此直言相告。
盼你弃暗投明,转投吾主,你我兄弟二人方可共襄大业,同享荣华,此乃肺腑之言,还望子翼莫要辜负为兄一番心意。”
蒋干闻言,瞬间酒醒了一半。
“公瑾当真?”
“那是自然!曹操做梦也想不到,为兄的暗棋就在他身边……”
周瑜大笑着,不禁脚下一软,瘫坐在地上。
醉了!
蒋干将他扶进了卧房,故意摇晃了几下,见周瑜早已不省人事,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在屋内翻找了起来。
终于!
一封书信映入眼帘,正是先前太史慈交给周瑜的那一封,急忙拆开看了一眼。
“蔡瑁张允谨上!”
蒋干猛然一惊,旋即心中大喜。
“果然,这二人才是内奸!”
【某等降曹,并非为了功名利禄,实在是迫于形势。如今我等已取得曹贼信任,出任水师提督,只待公瑾做好准备,我等即可取曹贼首级,携数万水师,转投江东,届时举火为号,将军勿忧。】
此刻在蒋干的手里,仿佛已不再是书信,而是加官进爵的天梯。仿佛掌握了财富密码一般,急忙将书信收了起来,连夜离开了夏口。
小船刚离开渡口,太史慈便急忙赶来向周瑜禀告,而此时的中军大帐内,周瑜正坐在主位上,翻阅兵书,哪里还有醉酒的样子。
“大都督,蒋干连夜走了!”
“好,反间计已成,且看曹操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