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儿,真的不用再考虑一下吗?”
李娴略显迟疑地开口。
她原本以为,面对这种考察文功的试题,林逸之或许要思考半炷香的时间,才能得出答案。
而现实却令她大跌眼镜,以她视角来看,林逸之才刚刚瞄了一眼试题,又和林汐打趣了几句,然后就……就这么写下答案了??
这……真的有思考过吗?如此短的时间,得出的答案是否太过儿戏?
何素云也笑容一僵,随即面露失望,心道:
“看来方才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孩子怕不是连其中的玄妙都没看出吧?”
唯有林汐依旧满脸轻松,她小嘴嘟囔着,眼眉间是止不住的笑意:
“这个臭呆瓜,净爱出风头!”
“回老师,弟子已经确定答案。”
林逸之毕恭毕敬答道,心中却十分的不以为然。
拜托,这可是来自后世的神秘力量,填个字当然不在话下。
李娴固然仍有疑虑,但见林逸之语气坚定,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怀揣着不同心事的众人一同上前,但见宣纸之上只多了一字——
“泊”
“烟渡梅香弄客梦,月泊莲影见人家。”
众人如出一辙地一愣,随即纷纷倒吸起凉气。
众所周知,水面无论再怎么平静,细看之下,还是难免会有一道道不算明显的涟漪。
若是于阴凉处看,那些涟漪往往不甚明显。可若是映上些许光亮,那些倒映水面的景象,便会被水波拆分成一道一道的,闪烁得格外清晰。
特别是月亮这般的明亮之物,夜间倒映水中,便会沾染上涟漪的波纹,变得波光粼粼。
一痕一痕的月光,随涟漪回荡,看上去就像是在不停地微微晃动。
而“泊”字,便是把水月比拟成停泊水面的小船,正随着微波起伏,轻轻摇晃。
那么“月泊莲影见人家”的大意便是——
明月停泊于莲影,倒影着安睡的人家。
与填“月留”“月藏”相较,“泊”字自带一种日落而归的乡野宁静,同上文“烟渡梅香弄客梦”中旅人安睡的意境呼应,自然而慵懒。
同时,也与下文的“见人家”相衬,营造出一种人间安宁的美好氛围。
与填“月栖”,“月眠”相比,便是多了份画面感,泊字模拟了泊船的摇晃模样,无比准确地描写出水中明月的情态。
当然还有对仗方面,上文的“渡”字,是船行进间的状态,而这里的“泊”字,也是船停止时的状态。
“烟渡梅香”对“月泊莲影”,一渡一泊,两者正好相对,使对仗巧妙无比。
何素云瞳孔闪烁,呆滞了许久,忽地仰天大笑起来,拍着手连连叫好:
“好!好!好!
这犹如一潭死水的大唐诗坛,可算是后继有人了!”
语罢,他上前重重拍了拍林逸之的肩膀:“好孩子,你到底是怎么想到用‘泊’字来形容月影的?
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孤月浪中翻’,用‘翻’字描写明月倒映水中,随波浪浮沉的景象,而你这‘泊’字与他相较,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还从未见过有哪一个字,能做到如此贴切地形容月影,好孩子,你可是首创啊!
如今大唐这行将就木的诗坛,正需要你这等少年英才!
好孩子,你应该已经志学之龄了吧?也该到了考取功名的年纪,不知你可愿意进入我们浔阳书院学习?
我在这县学里头还算有些话语权,只要你愿意来,免试入学!”
你当然没见过这种用法,这可是后人的智慧,林逸之心道。
眼见何素云越说越激动,林逸之默默后退了一步,躲开了他那还想接着拍肩膀的手。
林逸之揉着自己酸痛的右肩,苦笑道:
“谢学官大人赏识,学生只是侥幸偶得一字,怎敢与杜圣的诗句相提并论?
比起杜圣的苍劲意境,学生可差远了。
……不过入学一事,在下无意功名,还是算了。”
赵主簿本来还在琢磨着这句诗的奥妙呢,结果就听到了林逸之居然拒绝了何素云的邀请,赶忙凑过来好奇道:
“诶?奇了!虽然咱们县学的掉价学官,变脸比翻书还快,但好歹也是县学呀?那学习条件可不是普通私塾能比,好孩子,你怎么会看不上呢?”
林逸之正欲开口解释,他是真的无意功名,但李娴可就坐不住了,直接一把捂住了林逸之的嘴,笑眯眯上前道:
“谢学官大人!学官大人能看得上逸儿,那是逸儿的荣幸,自然不会回绝,方才逸儿胡言乱语,大人莫要在意!”
言罢,李娴把呜呜叫的林逸之拉到一旁,叉着腰沉声训斥道:
“有进入县学的机会,你居然还拒绝?
你发什么疯说无意功名?你爷爷要是知道了,不得把你抽死!”
林逸之哭丧着脸说:“可我真的无意功名……”
“说实话!”李娴一眼看出了林逸之的遮遮掩掩,严肃道。
“我……好吧,其实……其实是因为……”
林逸之抬眼看向林汐,吞吞吐吐道,
“因为……何学官又没说让师姐去,要是县学里没有师姐,我才不去呢!”
李娴扶额,心道果然。
林逸之望着林汐的眼睛,无比认真地问道:“师姐,你想去县学吗?”
林汐方才听见了何素云的话,正发懵呢,此时才回过神来,稍显慌乱地答道:“不……不想”
“那我就不去了!”
“诶!别,别呀师弟,如此难得的机缘,怎么可以浪费?”
“师姐,你不是说自己不想去吗?”
林逸之打量着林汐,玩味一笑。
“我……好吧,其实我特别特别想去,但我一介女儿身,又怎么可能进入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