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看着外面天气阴沉沉的,我没带伞,看看周围小伙伴们,手里除了手机就是筷子,基本都没带伞,不想被雨淋着,我赶紧扒拉了几口就走人了,结果到了下午下班时间,饿狠了。
回到家,全身脱力一般,看到吃食,眼冒绿光。我竭力控制着自己,不停的安抚自己:“忍住,不能吃,吃饭的时候再说。”然后到了吃饭时间,开始炫了:肉,肉,肉,只有肉食才能解饿,其他的东西都是塞缝的。
吃饱喝足后,还是感觉肚子缺少点什么,又拿出来一盒花生,打开盖子,到卧室里当做零食吃。饱腹感十足了,看了看去掉三分之一盒的花生,想想我辛苦节食这么长时间,到体重称上一站,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教训总结:以后,午餐一定一定不能潦草,不能饿着,要不然晚餐会加倍的补回来。
2
其实,我从出生到长大,除了自己刻意的节食以外,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饥饿。
我出生的时候,吃大锅饭的时代结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基本上家家能吃饱饭了。
然后一直到我上小学,家里不算富裕,但吃食都不含糊,直到小学毕业,我们姐妹几个都长得胖乎乎的。
初中阶段,开始住校,开始长身高,但学校里设施配套不上。每周带到学校的吃食是小麦换来的烧饼、烤牌或者家里带的煎饼,吃的菜是一周一瓶的咸菜,喝的是白开水,因为不太会照顾自己,甚至有时候忘了喝水。
我印象很深的是每天中午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在安静的教室里声音尤其明显,有时候半节课的时间我都用来控制肚子不要叫得那么大声,一直在跟肚子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