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揭示了资源分配中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用以描述优势累积的社会规律。
为什么要写生活中的马太效应呢?这是根据我所观察的周围的人群,所发现的普遍适应的这一规律。
就如同我前两天所写的,不惜福的两个人,其实他们就是经历了人生的洼地,就是遇到了弱者愈弱这一定律。
他们如同陷入了人生的沼泽地,越挣扎越是往下陷,于是他们干脆放弃了挣扎,在生活的浪涛中随波逐流。
因为他们放弃了挣扎,所以他们更加得不到想要的资源,没有资源在手,好似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又加上他们选择了躺平,所以他们的生活目前来讲都是一塌糊涂。
相反有些人好似一出生就生在了罗马,在大部分人陷入低谷,在整个社会上大面积唱空经济的环境下,他们却忙的不可开交。
不说主流的经济业务了,那些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的业务咱们谈不着,只写写我们周围我所接触到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人吧。
今天中午我去理发,正理着发呢,听见理发店里进了一个风风火火的人。
女同志,年龄不过30岁左右,她跟理发店的老板应该是很熟悉的关系,一见面两个人就开始聊她现在的业务,从进门嘴巴就没有停下来过,总结来说我听到一个词就是“忙死了”。
忙什么呢?我听了一会儿差不多明白,主要是两个业务,一个是团购群,她经营着一个团购群,一方面要发布团购信息,组织货源,再安排上门送货,只是这一项业务就忙的不可开交。
然后她又开辟了第二项业务,那就是整了一个菜鸟驿站。
菜鸟驿站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红火,我本人对菜鸟驿站的盈利模式并不太懂,但是根据快递业务的发展,根据人们对网购越来越热衷,菜鸟驿站的业务以后必定会越来越好。
举个例子,我对我们小区菜鸟驿站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小区的菜鸟驿站建设在沿街楼的二楼。
一楼同样是他们自己的房子,老板在一楼开了一间小小的超市,经营着部分副食,水果等的售卖。
单纯看一楼的生意并不怎么好,但是因为每天去拿快递的人多了,拿快递的人群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会缺少一些水果或者是日用品。
因为拿快递嘛,顺路,就顺手买上一两件,时间长了,因为这份细水长流,店里的生意不像某些超市的红红火火,但是生意依旧维持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