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临在之前就想好如何建立新的秩序。
现在外无汉兵的威胁,内有充足的粮食。
这给予建设深入人心的全新制度吗,提供了充分的缓冲时间。
在武临所知的历史中,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有相关的参考。
按照秦朝的军功爵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士兵的忠诚和战斗力。
秦的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
军功是接受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
而在土地上面决定,采用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
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关于乡民的管理采用中国古代乡官制度、三老制度相结合。
由村民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村长,然后派遣一位代表官府的文官。
再加上有军队背景的人组织,其中的青壮为后备士兵。
三人共同管理村民的一切事务,一村安排三百户人家。
新增加的人口需要派出去重新开辟荒地。
大致给出治理军队,管理百姓的政策。
不过需要有合适的文官参与处理事务。
自从打算直接对付世家豪族,这些有出身的士子怕是不会为他效命。
不过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以及有抱负的民间高人,应该会支持他。
实在没有人才,他还有办法传播知识。
建设学堂,改建造纸术、印刷术,借此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东汉元兴元年(105)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纸张的普及。
但同时纸张的生产成本较高,才导致没有大规模传播。
不过蔡伦的后代在荆州的桂阳郡,现在是遥不可及。
据说是元代着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
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
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
具体的造作方式武临前世有了解过。
制作活字的原材料,其中活字通常由铅、锡、锑等金属混合而成。
制作活字:将铸好的字模放入活字铸造机中。
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铅合金倒入字模中,冷却后即可得到一块块的活字。
校对:以确保印刷的文字准确无误。
排版:将校对好的活字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放在印刷版上,形成印刷内容的版面。
印刷:将版面放入印刷机中,用墨水涂刷在活字上。
然后通过压力将活字印刷在纸张上,形成印刷品。
武临洋洋散散的几千字写在纸上。
现在最缺的就是造作的工匠了,这几万百姓中肯定有不少。
还需要建立工匠营,让工匠锻造武器与制造工具。
当然需要建立商业机构,负责管理经济活动。
不过,当务之急是寻找一块适合发展的土地。
天下十三州中,北方是绝对的政治经济中心。
黄河流域的州县不仅是四战之地,还要同时面对汉朝和外族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