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无果,她无意间联想到贾建设,继而忆起昨晚饮水之事,顿时脸颊泛红,暗骂自己轻浮。
平复情绪后,她继续埋首账簿。
傍晚回家的路上,陈雪茹心中已有定论。
贾建设没提及上午发生的事,只随意递上两张女装设计图给陈雪茹。
陈雪茹见到设计,十分兴奋。
自幼在绸缎庄长大的她,加上一年多的管理经验,立刻察觉这两款女装定会如凤褂般畅销。
她个人也很喜欢,甚至开始幻想自己穿上后的模样。
贾建设见状,先前的愧疚稍减。
上午娄小娥的事虽令他困扰,但终究未有越矩之举。
然而徐会真却不同,他们确实有过亲密接触。
贾建设思虑良久,仍未想出妥善解决之法。
所幸徐会真表示无意与陈雪茹争夺,也不会透露两人的关系,只想作为他的秘密情人。
贾建设认为事情已成定局,加上他对徐会真的复杂情感源于记忆融合,故决定暂且维持现状。
待陈雪茹平静下来后,两人共进晚餐。
这顿饭简单朴素,一荤两素配白米饭,在当时普通家庭已是丰盛。
贾建设并非吝啬,而是深知凡事过犹不及。
尽管他负担得起系统提供的佳肴,但因即将发生的变故,只能谨慎行事,偶尔享用即可。
此外,他计划停止让陈雪茹售卖系统物资。
如今已是1956年,根据情报推断及历史对照,地方全面合营和票据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
两人愉快地结束了晚餐。
贾建设向陈雪茹提及李民富邀请他去轧钢厂一事,询问她的看法。
陈雪茹听后迅速权衡其中的利弊。
贾建设静静等待陈雪茹的回应,未予打扰。
思索片刻后,陈雪茹建议贾建设接受邀请,认为这对他们有利。
贾建设略感意外,但很快认同她的观点,并追问原因。
陈雪茹解释道,第一,去轧钢厂意味着职位的大幅提升,将加快晋升速度。
如此一来,贾建设能够更快地达到理想的高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此举能让家庭更加安全稳固。
贾建设进一步请教陈雪茹的考量。
她表示,结合贾建设提到的公营趋势,未来必定还会发生更多变化。
从古至今的经营模式突然转变,若无波澜反常。
至于为何推测出合营将转为公营,皆因贾建设婚后已逐渐透露这一信息,让她提前有所准备。
听完陈雪茹的分析,贾建设对她刮目相看。
难怪后续剧情中,他们的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他曾在观剧时便认定,陈雪茹的商业才能远胜徐会真。
究其原因,徐会真背后有诸多助力,而陈雪茹仅凭自身实力,与阻碍重重的现状抗衡,足见其非凡智会。
她不过是眼光不太准罢了。
贾建设听罢陈雪茹的分析,深以为然。
稍作沉思后,他决定接受李民(王得赵)富的提议,调至轧钢厂担任主任。
他的考量是,若按陈雪茹提出的两点来看,确实很有道理。
但促使他下决心的关键在于,一旦成为轧钢厂主任,在接下来的一些重要事件中,他都能巧妙避开。
毕竟按照剧情发展,李副厂长在特定历史阶段可是革委会主任。
只要在此之前专注于本职工作,远离不必要的纷争,他便能带领身边的人平安度过那段特殊时期。
综合以上考虑,贾建设最终决定前往轧钢厂任职。
二人商议妥当后,又在客厅闲聊片刻。
随后贾建设觉得无事可做,转而想着为家庭增添新成员,便将满脸羞红的陈雪茹抱往卧室。
第二天清晨,贾建设醒来伸手一摸身旁,发现已只剩自己一人,客厅隐约传来脚步声。
他知道这是陈雪茹正在准备早餐。
婚后,多数时候都是陈雪茹操持家务,只有在她特别想吃的时候,贾建设才会下厨满足她的胃口。
即便在这个年代,男人在外的地位颇高,陈雪茹也不例外。
但她平时更多展现出的是精明强干的一面,像早起为丈夫准备早餐、冬天提前烧热水这样的事情,她一直默默完成。
待贾建设洗漱完毕,陈雪茹已将早饭一一端上餐桌:一碗白米粥、几碟咸菜,再加上之前从系统获得的肉松。
这样的早餐若是让邻居或外人瞧见,不知会有多羡慕。
此时正值年后,生活拮据,许多人连早饭都省了,一日仅两餐,还不一定有干粮可吃。
贾建设注意到陈雪茹今日走路似乎有些异样,心中虽略感得意,却也提醒自己下次要更加注意,免得再重蹈昨晚的覆辙。
毕竟妻子是自己的心头肉,理应好好珍惜。
清晨,陈雪茹隐约感到身体不适,但想起贾建设今日需赴轧钢厂与李民富商议调动之事,便强忍疲惫为他准备早餐。
她深知贾建设向来厌烦社交,更愿享受平静生活,但为了家庭未来能更加安稳,他仍毅然踏上这段不愿的旅程,令陈雪茹既感佩又欣慰。
两人用过早餐,贾建设驱车载陈雪茹至绸缎庄。
途中,熟人常打趣询问婚宴日期,对此,贾建设与陈雪茹决定不再设宴,仅分发喜糖以表心意。
至于喜糖,则无需动用系统资源,以免过于张扬。
将陈雪茹送抵绸缎庄后,贾建设独自骑行前往轧钢厂。
约四十分钟后抵达厂区大门,却遭门卫阻拦。
尽管身份不明,但在这特殊时期,守门人显然非同一般人物。
贾建设迅速递上提前备好的香烟,门卫接过后嗅闻一番,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一口黄牙赞叹道:“大前门,好烟!”随后将烟揣入怀中,笑着追问贾建设身份及来意。
贾建设暗自庆幸未忘礼节,同时敏锐察觉门卫绝非等闲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