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与温书渝的脚步在前进大队的土路上轻轻踏过,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她们身上,为这趟换物之旅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
此时的前进大队,正值农忙时节,大部分村民都投身于田间地头,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几缕炊烟袅袅升起,诉说着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到达第二户人家时,太阳的光晖洒在院子里,一片金黄。
这家人的院子干净整洁,几只小鸡在围栏内悠闲地啄食,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
李秀兰敲了敲门,“大娘,你一个人在家呀。”走进屋子后又说:“我和邻居一起来换点东西。”
随着李秀兰轻敲一户人家的木门,门后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响动,随后是一位满脸皱纹却眼神慈祥的老太太探出头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见到熟人的喜悦,尤其是当得知李秀兰是来换东西时,那份喜悦更是溢于言表。“哎呀,是小李啊,快进来坐,外面风大。”老太太边说边热情地招呼着两人进屋。
“我们家最近晒了一些果干,你们要不要?”
李秀兰说:“我不要果干,我知道大娘家的小鸡仔孵的最好,所以我来换几只小鸡。”
老太太听后,笑容更加灿烂了:“那可不,我家的小鸡仔都是精心照料的,保证健康又活泼。”
听完李秀兰给温书渝眼神示意她换自己想要的,温书渝收到示意,连忙上前一步,微笑着向大娘问好,并询问起果干的事情。
大娘一听,立刻从里屋拿出几包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果干,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自己晒的,有芒果干、黄桃干,总共四斤,新鲜得很。”
温书渝接过果干,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果干色泽诱人,香气扑鼻,不禁心生喜爱。
她想了想,决定全部买下,但同时又觉得这些果干对于远在京都的家人来说可能还不够分,于是又向大娘打听起其他人家是否还有果干出售。
大娘听后,一拍大腿,想起了自己嫂子家今年也晒了不少果干,便热心地为温书渝指了路。
温书渝感激不尽,与李秀兰一起告别了热情的大娘,踏上了前往嫂子家的路。
在嫂子家,温书渝又成功地换到了10斤果干,这些果干的味道同样令人满意,既不过分甜腻,又保留了水果的鲜美。她心中暗自庆幸,这次换物之旅真是收获满满。
在这个年代和农村的同志换东西主要是用票据换,不够的再用钱补上,农村几乎没有票的来源,非常缺票。
随后,李秀兰又带着温书渝去了换柴的地方。那里堆放着整齐的柴火,散发着自然的木香。
温书渝订了一车柴,准备用来烧火做饭烧热水,这家人明天直接给她拉回家属院。
李秀兰还带她了解了大队里换其他东西的人,这些都是她换过很多次的,比较可靠。
温书渝在李秀兰推荐的人家里换了一只老母鸡,一些菌菇干。
她还告诉温书渝隔壁清河大队很擅长竹编,在那里可以换到一些精致的竹编制品,像篮子、竹凳、簸箕、扇子、筛子、小装饰品哪里都有。
温书渝看着李秀兰熟练的样子,心里不禁佩服。她心想,自己以后也要多学习一些生活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生活。
两人满载而归,一路上有说有笑,温书渝感到非常开心。
回到家中,温书渝开始忙碌起来。她将换回来的特产一一整理好,准备晚上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来庆祝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