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枝和温书渝相约明天上午一起出行后就与他们道别离开,回自家小院。
李秀兰带着孩子们与温书渝继续同行。
路上,李秀兰在好奇心驱使下,向温书渝提出了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小渝啊,我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唐突,但实在忍不住想问,你怎么没打算出去工作呢?”
说完,她怕温书渝不高兴,毕竟这是人家的隐私,又解释道:“你要是不方便就不说,我就是好奇你是高中毕业的,怎么没去工作,你这个学历考进厂里也是可以的。”
“没什么不方便说的。”温书渝闻言,轻轻一笑,道出了自己的考量:
“其实,我也曾留意过周围的岗位空缺,但发现那些工作都不太适合我。再加上我和陆璟珩现在的生活还算宽裕,就想着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而且,附近也确实没有合适的工厂招工,所以我就留在了家里。”
其实温书渝真实的想法是:她才不想吃工作的苦,现在在驻地附近找到的工作付出回报比不符合她的预期。
李秀兰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样啊,你们现在压力小,陆璟珩一个人的工资就足以支撑生活了。”
随着谈话的深入,一行人已悄然抵达了小院。在院门口,他们相互道别,各自回到了温馨的小窝。
回到家中,温书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决定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
温书渝想过,明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她虽然不打算出去工作,但总不能一直坐吃山空、虚度光阴。
她的空间只是一个单纯的存放东西的地方,里面只能收进去东西,并不像别的金手指那么强大。
去黑市倒卖不仅性价比低,风险还大,万一暴露就可能直接连累陆璟珩,还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所以通过黑市发家是不可行的。
不过她可以偷偷去收集一些古董与首饰,以后用来自己带或者换钱都不错。
思来想去,温书渝觉得她可以写文章赚稿费,这个渠道既安全又方便,直接把写好的文章寄到出版社就行。
于是,她挥毫泼墨,将对祖国发展的热切期盼与杨知行下水救人的英勇事迹融入文字之中,写成了两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她打算投稿到广市出版社,如果过稿了,她就可以确定目前这条路是适合她的。
今天温书渝救人与游玩耗费了不少体力,再加上写文章写到比较晚,她一觉就睡到了大天亮。
温书渝起来一看手表,已经八点了,而她和叶枝相约在八点半
她匆忙起床,换好衣服,简单洗漱后,随便吃了几口鸡蛋羹垫垫肚子。
接着,她将昨天写好的文章装进信封,小心翼翼地塞进包里,然后挎上包,骑着自行车赶往家属院门口。
温书渝到时,看了眼手表,正好八点半,她没有迟到,但叶枝已经在等她了。
她快速的把车骑到叶枝跟前,“叶子,早呀!我要先去寄封信,你陪我一起去吧!”
叶枝点头同意,两人骑车到附近的邮局把信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