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的梆子声还未散尽,荣国府东南角的库房突然腾起火光。
浓烟裹着檀木焦香窜上屋檐,惊得巡夜婆子摔了铜锣,那声"走水"卡在喉咙里,被穿堂风卷着扑进贾悦的茜纱窗。
"姑娘!"雪雁捧着铜盆冲进来,水波在盆沿晃出细碎的金光,"三姑娘院里的鹦哥刚咽了气,喂水的银匙都发了黑——"
贾悦攥着靛蓝丝绦的手指骤然收紧。
窗纸上佝偻的人影不知何时消失了,唯有那截空荡荡的袖管在记忆里飘荡。
她将浸着血字的丝绦压在妆奁底层,青铜钥匙的蜂鸣声突然停了。
"更衣。"她抓起素白绫袄往身上套,"去账房。"
穿过垂花门时,正撞见沈墨立在太湖石旁。
晨雾沾湿了他鸦青色的衣角,掌中金箔映着霞光,竟显出新添的两行小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薛家当铺今晨闭门。"他声音压得极低,指尖在金箔边缘摩挲,"城东三家绸缎庄退了订单,连妙玉的栊翠庵都收到催债帖子。"
贾悦脚步未停,袖中银簪却轻轻叩响石栏:"老太太屋里新换的苏绣炕屏,用的是南边云锦阁的料子?"
"正是。"沈墨会意,转身时袖口掠过她手腕,落下半片烫金拜帖。
荣禧堂前已跪了一地管事。
贾母的翡翠护甲敲在黄花梨案几上,震得茶盏里泛起涟漪:"库房烧的是二十年前的陈账,偏生今早典当行就来讨要先太爷的抵押契书!"
"老祖宗明鉴。"王夫人捻着新换的沉香木佛珠,"昨夜东南角门当值的......"
"东南角门换的是青纱灯。"贾悦突然出声,惊得李纨失手打翻茶托。
她跪在冰凉的青砖地上,仰头时眸中水光潋滟,"昨儿三姐姐说老祖宗畏寒,特意将绛云轩的茜纱灯换到这边。"
探春戴着红宝石金步摇从屏风后转出来:"正是呢,那青纱灯还是大嫂子开库房取的。"镶玛瑙的护甲有意无意划过账册,在"古董抵押"那页按下月牙状的指痕。
沈墨在此时捧着漆盘进来:"城北徐记愿意赊三千两银子的米面,条件是......"他余光扫过王夫人骤然绷紧的手指,"要借府上两位精通苏绣的嬷嬷。"
林黛玉突然咳嗽起来,绢帕上晕开点点红梅:"我恍惚记得,徐老夫人最喜双面绣的观音像?"她病恹恹地倚着熏笼,脚边炭盆里飘出几片未烧尽的诗笺,隐约可见"东风"二字。
这场博弈持续到暮色四合。
当贾悦第七次推开账房的门,发现沈墨正在誊写的新账本上,每页右下角都画着半朵莲花。
"当铺要的田契在邢夫人陪嫁箱底。"她将冷透的茶泼向窗台,惊飞两只偷听的麻雀,"但真正要命的,是户部突然要查五年前的赈灾粮账。"
沈墨蘸着朱砂在舆图上画圈:"东街胭脂铺的周娘子,说她家地窖藏着先荣国公的......"
话音被急促的叩门声打断。
平儿捧着个鎏金匣子闯进来,发间金簪歪斜:"琏二爷让快把这个熔了!"掀开盖子的瞬间,贾悦看见十根金条下压着泛黄的婚书,男方姓氏处被烛油糊住了。
三更天时,贾悦在角门拦住送货的板车。
她借着灯笼细看麻袋上的水渍,突然抽出银簪刺破布袋——本该装着江南新米的麻袋里,哗啦啦流出陈年霉谷。
"劳驾。"沈墨的笑声从榆树后传来,两个戴斗笠的汉子应声倒地,"这批货该送去顺天府粮仓。"他腰间玉佩不知何时换成青铜钥匙形状,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当黎明再次降临,贾母看着庭院里新移栽的十八学士山茶,忽然问鸳鸯:"昨儿谁说要把我的紫檀观音当掉?"
"是五姑娘。"鸳鸯捧着缠丝玛瑙盏的手微微一抖,"但沈公子连夜从通州运来二十箱......"
"罢了。"贾母抬手截住话头,腕间新换的伽楠香珠擦过贾悦送来的青玉枕,"后日浴佛节,让五丫头跟着凤丫头去清虚观。"
贾悦跪在廊下接话时,发现石阶缝隙里嵌着半片带血的指甲。
她借着整理裙摆的机会抠出那物,指甲背面竟刻着微缩的《临江仙》词谱。
是夜,沈墨在护城河边烧完第七张密信,忽然听见身后枯枝轻响。
他迅速将金箔按进泥潭,转身却见贾悦提着琉璃灯立在柳树下,灯罩上赫然映着并蒂莲纹。
"周娘子的胭脂铺昨夜遭了贼。"她将灯影投在水面,涟漪搅碎满河星斗,"可惜贼人没找到地窖第三层。"
沈墨解下外袍披在她肩头,袖中滑落的靛蓝丝绦随风飘远。
下游突然传来重物落水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望向贾府方向——那里正升起七盏孔明灯,排成北斗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