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璟这样一个兼职皇帝,柴荣必须是嗤之以鼻,但他心里更是明白,南唐国力不容小觑,自己一口绝吃不下,只能分步蚕食,首先要拿下的是淮南道。
淮南道领扬、楚、滁、和、濠、庐、寿、向、光、蕲、申、黄、安、舒、沔,共14州。相当于现在的安徽省中部、江苏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穿越历史长河,即使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先拿下淮南道的战略计划也是无比光辉正确的,体现了柴荣先生极高的战略观。
自古以来,中国人心里都有两大防线——黄河防线和长江防线。那长江水面宽阔、水流湍急,给站在江南面防守的一方极大的心理安慰。但所谓的长江防线也就仅此而已了,假如现在你是南军,你要是丢掉淮南道,放弃淮河防线、退守长江防线,将面临几个难题。
第一个就是聚兵难。古代什么方式运兵效率最高、运兵成本最节省呢,答案当然是走水路。长江北侧都是平原,水系众多,北军可以选择水路,通过颍水、汴水、大运河过来,再从众多入江水路中随选一条南下;当然也可以选择平原陆路,快速地实现一点集聚。
而长江南侧都是山地,支流也少,走陆路、水路都不方便。结果就是你在长江防线上处处防守,北军却可以快速聚兵集中一点突破,而此时你派去支援的南军还在路上艰苦卓绝地翻山越岭。
其次是漏洞多。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看上去宽阔、水流湍急,对方过不来,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很多时候事情就坏在例外上。
城陵矶、田家镇、采石矶、燕子矶、瓜州等等地方,长江在这里流向转变、水流舒缓,再加上露出水面的矶状石滩,很容易变成南下突破口。古往今来,很多南下战争都是这样打过来的。
再一个就是没钱了、没兵了。淮南道纵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自古至今最主要的粮产区、人口聚居区,有粮就有钱,就能招兵买马,就能支撑起来去打仗。那如果你丢了这里,就只能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
所以说淮河很重要,南方人总说守江必守淮,北方人说攻江必攻淮。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三月,柴荣御驾亲征,正式开启了攻淮之战。柴荣不愧是号称五代第一军事家,拥有极高超的军事智慧,他选择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淮河流域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寿州。
寿州这里有淝水、施水直通长江,沿岸又有南下的陆路交通,水路、陆路并进,构成了连接西北、东南的最短路线。可以说,只要柴荣能占据住寿州,就建立起了稳定的运兵通道,使周军形成连贯的进攻力。
在寿州城下,柴荣运来了大量部队和几十万附近百姓,昼夜不停一起攻城。
在这里,大周的军队遭遇到了南唐最顽强的抵抗,寿州的守将是南唐名将刘仁瞻,赤胆忠心且足智多谋,是举世闻名的善于守城。
在这里,大周的军队遭遇到了南唐最顽强的抵抗,寿州的守将是南唐名将刘仁瞻,赤胆忠心且足智多谋,是举世闻名的善于守城。
寿州城头,刘仁瞻的锁子甲已裹满血痂。这位南唐守将独创的"铁蒺藜守城法",把城墙变成了刺猬:煮沸的桐油混着蒺藜倾泻而下,周军的云梯刚搭上墙垛就变作"糖葫芦串"。某夜巡城,他竟在箭楼发现守军拿敌军首级当蹴鞠——这等狠劲,连柴荣派去的劝降使都吓得尿了裤子。
但柴荣的攻城术更匪夷所思:征发十万民夫挖通五条地道,地底传来的凿击声昼夜不息,惹得守军夜夜噩梦。最绝的是"飞火流星炮",用投石机抛射的不止石弹,还有裹着硫磺的猪膀胱——炸开的恶臭液体沾身即溃烂,唐军戏称"柴荣的屎尿战术"。刘仁瞻发挥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即使身上中箭了也坚持不下城楼,带着全城军民英勇抗敌。未来,他也将在这里坚守两年之久,用忠诚和热血证明自己。
寿州的坚挺激励了南唐上下,各路援军纷纷赶赴寿州。为了不陷入反包围,柴荣开始了围点打援的军事部署,他命令赵匡胤立即带兵出发,分别迎击各路唐军。
由此,赵匡胤将开始完成一次次的以少胜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启他北周第一名将的成长之旅,让人见识到他控制人心、因势制宜的高超战略战术。
第一路南唐援军是虎将何延锡,此时驻扎在涂山(今安徽蚌埠),所率的两万人是抽选最精壮士兵组建的劲旅,可水陆两栖作战,估计相当于现在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他本人也是傲气十足,来的时候就放出了话:“周军还没有大败亏输,那是因为他何延锡没来。”这些骄兵悍将一路急行军而来,所以到得最快。
赵匡胤所率的只有五千人,兵力只有对方的四分之一。但是只要何延锡你骄你狂,你就会鲁莽,就会因自大而冲动,那我们赵匡胤就有办法,他立即制定出与之相应的诱敌深入计划。
这天早晨,一阵喧闹声把何延锡惊醒,他带着士兵出门一看,原来是一帮后周骑兵在叫骂,骂得很难听,关键对方人数还很少,只有千把人。这可把唐军气坏了,这是看不起谁呢,没见过这么欺负老子的,兄弟们抄家伙,干死他们。
于是,一万多唐军在何延锡的率领下杀了出去,那帮后周士兵果然是刚一接阵就溃不成军,向北逃窜。唐军迅速追击,这些周军可都是军功啊,追上了就能加官晋爵。
一追一逃间很快就到了涡口(今安徽怀远),涡口此地“上环荆山,下连淮岸”,正是做伏兵的绝佳地方。
只见赵匡胤在山顶上肃然而立,手中令旗一挥,霎时间,漫山遍野的周军从荆山上借势冲击而下;唐军后面就是淮河,一下子就被冲到了河里。唐军大败,死伤数千,溺死者无数,尸体堵塞了河道,那个爱冲动爱上头的何延锡也被当场斩杀。
然后赵匡胤迅速率军返回,彻底扫平了南唐涂山大营的剩余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