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 > 第25章 杜太后的担忧和金匮之盟

第25章 杜太后的担忧和金匮之盟

随着南唐的平定,大宋终于完全解决了王朝南部的割据政权,“雪夜定策”的计划终于来到了最后的一步,马上要集中力量拿下北汉和辽国,实现一统天下。然而大宋正在整军备武,准备一举北上的时候,大宋宰相、开国头号功臣、赵匡胤首号幕僚的赵普突然被罢相了!

作为大宋朝廷的顶梁柱,赵普具有着高超的执政能力和治国水平,他的离去必将产生朝局的动荡,甚至会导致皇位继承权的扑朔迷离,那为啥他会被突然罢相呢?话得从头说起。

在宋朝刚刚建立不久,建隆二年(961年)的年中,大宋朝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死了。

杜老太太在儿子当皇帝后,从一个军官家庭的老太太一跃成为一国太后,她自己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步登天后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恭敬畏惧,也感受到权势带给整个家族的好处,她无比享受着,也沉迷着。临死之际,她怀着对未来这个家族可能会失去权力的恐惧,屏退了包括赵光义、赵廷美在内的所有人,只留下了赵匡胤和赵普。

夏蝉在慈宁殿外嘶鸣,杜太后的喘息声与殿角铜漏的滴水声交织成死亡倒计时。她握着赵匡胤颤声问道:“儿啊,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到这天下的吗?”

赵匡胤犹豫片刻后答道:“那是祖辈阴德所致啊。”

杜太后道:“不是这样的,你能得到这皇位,是因为柴荣把皇位交给了幼主。国无长君必有祸乱,如果你龙驭宾天之时儿子还小,一定不要传位给年幼的儿子,而要传给你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然后让他们再传回你的儿子。国有年长的皇帝,江山社稷才能不让别人有可乘之机。”此时赵匡胤默然不语。

杜太后又对赵匡胤和赵普嘱咐说:“你们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她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盖上杜太后金印,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赵匡胤把它藏在金盒里,命人小心保管。

这就是后来饱受后世诟病的“金匮之盟”,杜太后因此也被人骂作老糊涂,说成是后来祸乱的根源。

但咱们实事求是地讲,从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来看,老太太的认知是没毛病的,毕竟后唐的刘承佑、后周的柴宗训、武平的周保权都是幼子继位丢掉了江山。

五代十国时候的人们看惯了皇朝更迭,看多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动不动就被砍头,所以对秦汉以来统治者们努力灌输的“君权神授”已经不怎么相信了,反而信奉的是拳头大就是爷爷的丛林法则,是“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弱肉强食的新君权理论。那么,一旦天子羸弱,就一定有人图谋不轨。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旦兄终弟及,那就损坏了中华儒家文化的继承制度,皇位的最终归属就面临着不确定性,就一定引起这些皇位候选人之间的明争暗斗。

未来的事情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所以杜老太太也是留了心眼的,临死之前她把所有人都关在了外面,遗嘱不再让其他任何人知道,她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了赵匡胤。

就这样,杜太后让传位给赵光义的临终遗言被赵普记录成了一份遗诏,然而这份遗诏并没有按照正常处理的流程,通过门下省公之于众,而是由赵匡胤藏入了金盒之内,变成了“金匮遗诏”锁到了皇家的密室里,再也不示于人。

诏书中提到的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二弟,和大哥一样,他从小就聪明伶俐、智谋过人,少年时就显露出不一般的领袖气质。

千年后,当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宋代帝王画像,赵匡胤的方额阔面与赵光义的细目薄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相貌不同暗合着这兄弟俩的性格差异:赵匡胤潇洒豪迈、开朗豁达,行为做事表里如一、以诚待人;而对于赵光义,你要是初一接触,就会觉得这是个面带微笑、寡言少语、礼貌谦逊的儒雅青年,但他做事阴狠、手段犀利,主打一个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

如果说赵匡胤像一头气势庄重、不怒自威的雄狮,那么赵光义就是一头埋伏在草丛中随时准备咬向猎物咽喉的凶狠豺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唐末从军行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