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那磐河之上,袁绍与公孙瓒的大军就像两头红了眼的猛兽,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如潮水般相互冲击,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将土地都染得殷红,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袁绍这边的军队,在公孙瓒如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有些招架不住,阵脚大乱。袁绍本人更是险象环生,被公孙瓒的人马追得狼狈逃窜。好不容易在众将拼了性命的护卫下,袁绍才踉踉跄跄地过了桥。
公孙瓒见袁绍已逃,便收了军马,浩浩荡荡地回到大寨。这边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早就焦急地等在那里,一见公孙瓒回来,赶忙围了上去,关切地打听战况。
公孙瓒心有余悸,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恐,喘着粗气说道:“要不是玄德你不辞辛劳,大老远赶来救我,我今天这条老命可就交代在这儿了,恐怕都得被人当成狼肉给瓜分了!”说着,他伸手把一旁的赵云拉到刘备面前,介绍二人相见。
刘备抬眼一瞧赵云,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心里不禁暗暗赞叹:“嚯,这小伙长得可真是一表人才,帅得简直不像话!”当下便心生喜爱之情,暗自思忖:“如此英雄豪杰,可千万不能放走咯。”
再看袁绍那边,吃了这场败仗后,就如同一只被吓破胆的缩头乌龟,龟缩在营中,坚守不出。两边就这么僵持着,一晃眼,一个多月过去了。
你说这事儿也怪,不知怎么的,竟然就传到了长安。那李儒听闻消息,赶忙一溜烟跑去给董卓汇报。此时的董卓,到了长安后,那可是嚣张跋扈到了极点,已然膨胀得找不着北了,自封为“太师”,那架势,仿佛天下诸侯都得在他面前乖乖低头。他平日里出门,都坐着那种装饰华丽的金花盖顶棚车,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得很。
李儒见到董卓,赶忙献计道:“老大啊,您可知道,袁绍和公孙瓒那可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今在磐河正打得热火朝天呢。依我看呐,咱不如借着天子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再派人去给他们劝劝架。他们要是领了咱这份情,以后肯定对您马首是瞻,那多划算啊,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呀!”董卓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当下便拍板道:“行嘞,就这么办!”
第二天,董卓大摇大摆地跑去跟天子说了这事儿,得了许可后,立刻派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前往关东劝和。
这赵岐率先到了河北,袁绍一听消息,那可是丝毫不敢怠慢,赶紧带着一众手下,亲自跑出去一百里地迎接。只见他态度那叫一个恭敬,又是作揖又是磕头,小心翼翼地接过诏书。
赵岐在袁绍营中,当即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给公孙瓒。信里大致是这么说的:“马太傅和赵太仆,那都是品德高尚,堪比周公、召公的人物啊,他们奉了天子的神圣命令,特意来给你们调解矛盾。朝廷这是一片苦心,希望你们双方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和睦相处,就好比拨开重重乌云,重见朗朗青天,这是多好的事儿啊!想当年,贾复和寇恂二人,就因为一些士兵的事儿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差点拔刀相向,场面那叫一个紧张。后来呢,遇到了宽宏大量的光武帝,二人一起去拜见皇帝,最后还同坐一辆车出来,当时的人都觉得这是无比光荣的事儿呢。咱现在要是也能这样冰释前嫌,那可多亏了将军您的大度和关照啊,我公孙瓒实在是荣幸至极。”
袁绍看完这信,心里那叫一个乐开了花,美得不行,仿佛已经看到了公孙瓒乖乖听话,双方握手言和的场景。
过了几天,马日磾和赵岐又来到了公孙瓒的营里。公孙瓒也是个会做人的,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们好几天,把二人伺候得舒舒服服。之后,还把他俩恭恭敬敬地送回朝廷。不仅如此,公孙瓒还上表推荐刘备当平原相,朝廷很快就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