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又过了两天,蚕丝的事儿还没有着落,万行来话说叶县来了一位从江南来的蚕丝商,黎书便准备见一见这位商人。
茶楼,
黎书想过这位商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却独独没想到,这人她曾经见过。
“公子是江南人?”黎书看着眼前的男子,温润如玉,谦和有礼,一举一动都展示着极好的教养。
江南人爱好喝茶,温具,掷茶,泡茶,洗茶等一系列程序在程舟的手下一一展现,动作严谨到没有一滴水掉落在桌子上。
这是一个认真的男人。
黎书看着他将沏好的茶水倒入杯子里,然后做了个请的姿势,声音亦是温和有礼:
“嗯,姑娘可去过江南?”
黎书摇头,低头尝了一口,茶叶清润,有股兰花香,这是上好的大佛龙井。
“姑娘识得这茶?”程舟貌似随意的一问,却让黎书心中一惊,这人好厉害的洞察力。
“我这人记忆力好,最喜欢观察,这茶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是新采的茶叶,公子又是江南来的,如今这个时节只有大佛龙井。”
程舟又续了一杯茶,递给她,赞赏道:“没想到姑娘是品茗的高手。”
黎书谦虚的笑了笑,垂眸不语。
程舟问:“姑娘是百宝斋的扇娘?”
黎书道:“算是。”
“可我觉得,姑娘冷静从容,有经商之才,这小小的铺子能困住姑娘千里之志?”
黎书眼眸微转,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公子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来到京城,不是为了寻求更大的目标?”
程舟道:“商人逐利,江南虽好,还是比不了京城繁华。”
这说的倒是事实。
“眼下生丝价一落千丈,甚至很多蚕丝商都亏本甩卖,有些甚至放弃了这门生意,公子也是其中之一吗?”黎书问道。
程昭惊讶于黎书的商业敏觉,不禁一笑道:“确实,要不然我怎么会从南边逃到京城这边来?”
又道:“我刚到这的时候,便听说了百宝斋的大名,所以慕名而来,百宝斋负债累累,姑娘却能凭借一己之力将它做成叶县最好的铺子,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程舟目露赞赏。
黎书微微颔首,丝毫没有被夸赞的羞涩,“不过是仗着有些手艺,万掌柜又曾帮过我,各取所需罢了。”
各取所需?程舟呷了一口茶,看似无意的问道:“姑娘这制扇手艺是家传的?”
黎书略作迟疑,道:“算是。”
两个算是,可见人家姑娘也是不愿坦诚相告的,程舟也不打算刨根问底,言归正传,“姑娘打算要多少蚕丝?”
“公子有多少?”黎书目光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