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你过来!过来!”老板娘张姨突然叫嚷道,硬是把刚忙活完一锅底料配制的丈夫,从厨房中拽了出来。
好在,时间已经近10点了,店里各桌坐满了人,但大多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剩下的活计小刘能应对,赵叔认命地跟着妻子的指示来到柜台前。
站在整个店面网络信号最好的位置,老板娘用略显粗壮的胖指头,小心翼翼地点开了徐悠教过她的订单界面。
“你看,这明天还没上班,咋就有6个订单啦?难道小悠他们同事加班啊?”老板娘很是疑惑地问道。毕竟,在她看来,把自家小店放在网上,没有广告宣传,也没有销量,除了徐悠那几位同事,哪里会有顾客下单呢?
赵叔拿过手机,仔细往下翻了翻,看到送餐地址,他反应过来了:“这不是要送到徐悠考试那地方嘛,小刘倒是能顺路送过去。肯定是小悠给咱们拉来的生意!”
张姨又抢回手机,一行一行地算起来:“黑椒酱料两份,蒜香、川味……这些配料我来准备齐全,肉你让帮厨的阿月给定点做出来,千万要热乎的,不赶早,也不能不熟。”
这么算着,她憧憬之中又有些忧虑,看着丈夫道:“老赵啊,你说这以后生意多了,小刘送的过来嘛?你那破车一趟能装多少啊?”
对老婆百依百顺的老板,可听不得自己的宝贝车被怀疑,立刻瞪着眼睛道:“咱这盒子尺寸,放在后备箱里面,整整齐齐至少放10份。小悠帮咱们算过了,不再招人的前提下,就送附近3公里以内的,一天30个单子,绝对没问题。”
老板娘才不怕他:“跟我瞪眼睛!还不是怪你没说全,小悠的本事我当然信,我这心就放肚子里咯。哎,辛苦这孩子,考着试还想着咱的生意。”
第二天,刚经历过7会计财务考试的洗礼,一众考生涌入休息区,多点开花的火锅店外卖,可比徐悠那一碗产生的诱惑力大多了。
“这是新开的哪家店的?看着正经不错啊!我来这考场都第三回了,附近都吃遍了!”一位考场老手询问道。
昨天拉下脸面问徐悠的那位,此时最有发言权了,带着点“先知”的优越感,对着各位指点到。掏出手机操作几下,一看价格,有些人打起了退堂鼓。
“照这么算,你这一大盒加上运费要30几啊,可不算便宜了。门口那家的金牌牛腩拉面才22啊!”
“你这么比可就没意思了,那面里面的牛腩,呵呵,把渣渣都数上,有10块没有?你看我这,真材实料就值这个价!再便宜我还不敢吃了呢。”
有些不差钱的,闻着香气,当即决定等到晚上去抢那30人的限额。还有些节俭惯了的,到底没狠下心,但也悄悄地把店铺收藏起来,想着哪天总要解解馋,怎么也比真去火锅店便宜些。
于是乎,等快到九点钟,林志高开始选假日之后第一顿工作餐时,他陡然发现,原本想要的清江鱼片已然断了货,倒是更贵些的三文鱼还有。再一看每日限额只剩一半,他动作麻利地给自己下了单。
又过了一个小时,磨磨蹭蹭地享受着十一黄金周“余晖”的孙一苇,幸运地成为了最后一个名额的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