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一个比于志恒略矮一头,浓眉大眼国字脸,面容坚毅,身强体壮,穿着无袖汗衫的青年来到茶棚,他和和于志恒一样,扔了俩铜板,舀了一碗梨汤,来到了于志恒旁边,这次店家眼睁都没睁。
青年汉子咧着嘴直接说道:“嘿嘿,恒哥每次都早来,房亮还没来?”声音低沉,令人侧目。
于志恒抬头望了他一眼,便又低头咂摸起了了梨汤,唇齿不清道:“这小子估计又找活了。”
刚来的汉子叫做梁续,过几天就要成年了,母亲在其年少时去世,父亲也在他十岁那年被人拖走,再没回来,幸得他生得强壮,有浑身的力气,所以还能够在集散地混口饭吃,这家伙也算是有头脑,靠着豪爽和说一不二的性子,混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伙工人的头头了。
还没来赶过来叫做房亮,十岁那年父亲身亡,后母亲忧伤过度,没多久也去了,于是便寄生在燕城姨妈家里,可因身材消瘦,干不了重活,不招家里人待见,而且因些私事,与兄弟不和,常遭表哥等人的羞辱。
他在十五岁时终于忍无可忍,一时血气冲头,本想偷偷混进一个商队去晋国中心的,等闯荡出一番名头再回来,但是混错了商队,来到了平城,在这样一个靠力气吃饭的城市,他生活得更是艰苦,开始以乞讨为生,还是梁续起了恻隐之心接济了他。
房亮身子薄弱,干不了重活,但是脑子机灵,待熟悉了平城后便去当了掮客,给梁续揽活,梁续没空给别人介绍。
干了三年,直到今年两个多月前在大街上遇见闲逛的于志恒,房亮看他眼生,上来搭话,二人还算投机,房亮领着于志恒逛了整个平城一圈。
于志恒看一遍还意犹未尽,又让房亮领着逛了两次,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了起来,后来房亮揽活,于志恒跟着认识了梁续。
两个多月过去了,于志恒为人豪爽,出手大方,讲话风趣,后来更是当上了这西街的差役,三人便熟略起来了。
两人等了好一会,梁续的梨汤都喝了两碗了,终于一个穿着灰色粗布长袍,细眉细眼细唇,身材瘦高的青年走了过来,直接舀了一碗梨汤,来到了二人的桌子前。
“接着活了?”梁续皱着眉头问道。
“嘿嘿嘿,略赚一些。”张亮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串铜板在手里颠着。
梁续半起身拍了房亮一巴掌,笑骂道:“就你能。”
这时候于志恒喝完最后一口梨汤,笑着着抬头道:“别闹了,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些好玩的趣闻。”
白驹过隙......
“可惜我只是成溪,尚不能教你们‘元初八式’。”
于志恒摊摊手笑道。
“唉,没关系,以后总有机会的。”
梁续低声叹道。
“你们倒是可以去参军,据说表现优秀,便可以成为将军亲兵,更是能得到将军的亲自指点。”于志恒转头说道。
梁续点点头:“恒哥说的是,等下次招兵,我去试试!”
房亮缩了缩脑袋:“我可就算了,我也没太想学武。”
于志恒摇摇头道:“这不仅仅是学武的问题,你们只有涌泉,才能证明自己,不说这些了。”
“嘿,兄弟,平城逛遍了,好生无趣,不如来些刺激的。”
于志恒一手靠在桌子上,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