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左传游记 > 第18章 隐公之年尽,隐公十一年

第18章 隐公之年尽,隐公十一年

话说,只见今日,王嘉他想要准备收集一下这些日子里他在学习与做笔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果不其然啊果不其然,不管是在学习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遇到困难与问题,那都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如何解决问题并反思问题,从而实现更大的进步,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方法也许都会有所不同。”

“我喜欢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的那小册子以及自制的竹简之中,以便随时都能找到机会,寻求老师解答。”

“嘿嘿,这是我上学时就留下的习惯啦。”

“直到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跟随着各系教授与导师进行学习、旁听讲座,再到工作的时候。”

“我也仍然忘不了,要携带着几本空白小册子做笔记。”

(大笑)“这…应该是形成了‘肌肉记忆’了呢,呵呵…”

“估计大家在学生时代,也会准备一个或几个方便携带的小本子吧。”

“只不过…除了记录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错误,应该还会记录其他什么类型的东西,应该是这样。”

“嘻嘻…反正就是瞎猜的啦,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此刻,正在整理先前错误与疑惑问题的王嘉,不禁会心一笑,还不时的用手抓了抓自己的头。

不过,相比于研究近代与现代人的学习习方式,与研究文物出土与保护工作更加“密切相关”的王嘉,反而喜欢研究古人的学习方式。

“话说,这古人对待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都会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想,查阅一下古籍还有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或许能够很好的回答这一点。”

“呃,其实古人也像现代人一样喜欢将问题记录在特定的地方,以供随时随地都能够参考。”

“只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录内容载体,也在由石板石碑、丝绸绢布、竹简纸张这些古老载体,向电子荧幕等富有现代科技与未来感的新型载体转变啊。”

想到这儿,只见王嘉这小子,现在又联想到了其他的一系列内容。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了这做笔记这类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传统艺能’。”

“古人解决问题,似乎都更倾向于向老师呀、或者先生呀什么之类的前辈与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请求解答。”

“嗯…我想的没错,之前我就曾读过好几本有关于讲述老师与学生间交流、答疑解惑等方面的书籍。”

“尤其是那《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还有《师说》等内容中,就对这有关师生交流,答疑解惑的场景与方法,做了很详细的论述。”

“只是…我有点不敢相信,在那个时代,在学宫书塾中,老师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有的时候竟然能讨论一天,甚至是好几天。”

想到这儿没多久,王嘉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什么内容。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诸如稷下学宫等着名的学府里。先秦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有的也会为一个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吸收并运用别人的观念,并且就此展开了较长时间的讨论。”

“而那跨越大洋彼岸的古希腊以及其他国家的学院与学派。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在闲暇之余,也会因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表相与本质、哲理与思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很长时间的辩论吧。”

“这一点,倒是和后世的茶室与聊天室、以及大学答辩等场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光我在这盲目联想推测可不行,我还得去问一问我的老师左丘明先生。”

“他作为当时之人,也肯定经历过那个场景。”

“如果询问他这些内容的话,或许先生更加具有权威性。”

于是乎,王嘉,在整理完他这些日子里的问题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他的老师左丘明所在的地方,寻求答疑解惑。

不多时,只见这丘明先生依旧在烛光之下,在黑夜之中,通过寻找不同的典籍,去编撰他的史书。

当他看见他的学生王嘉正带着几册子竹简朝他走来,心里顿时便想到他肯定又有问题想要寻求解答了,一时间笑得合不拢嘴。

直到王嘉朝他恭敬的拱手行礼后,他便笑眯眯的问道。

“呵呵呵…”

“嘉儿,今日你不是先前已经询问过问题了吗,为师也给你解答了啊。”

“怎么今日,天色是这么晚了,你还要再次过来,是又有什么问题了吗?”

一听老师丘明先生如此问来,王嘉顿时再度起身恭敬行礼,然后便说出了他心中的疑。

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见了,不由得捋了捋嘴角上的胡须,然后便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哈,嘉儿,原来是这样啊。”

“嘉儿你一向勤奋好学,为师是看在眼里的。”

“托你的福,你的那几个师哥师姐,现在一有问题也都来找为师寻求解答了,哈哈哈哈哈…”

“好吧,既然你想听为师我当时求学的时候,是如何向老师寻求答疑解惑的方法。”

“那为师,就讲给你听吧。”

“你可要认真听啊…”

一听这话,只见王嘉再次恭敬的拱手行礼,然后便从这衣袖中,取出了他的空白竹简,准备做笔记。

而老师丘明先生,从屋外皎洁的月光,长叹一声,随后便诉说起他先前的经历来。

“唉…”

“我曾经在那贵族的学校学习时,老师很注重传授那‘四书五经’以及‘六艺’的理论。”

“至于询问老师相应的问题,那该有礼仪必须是要做到的,甚至是那繁文缛节般的其它不必要的礼节,也要做到,是为了彰显贵族与平民的区别。”

“可是…为师却觉得,其他什么的礼仪都不重要。倘若有一颗渴望求知、奋发上进且造福万事万物之心,那就是对当老师的最大的敬意。”

“所以说,对于仲尼兄能够勇创‘有教之类’,招收平民子弟入塾读书,纵使学费稍高一些,但也是值得的了。”

一听老师左丘明如此说来,王嘉也是深有感触。

后来,王嘉在进一步向他的老师左丘明寻求其他问题与疑问的解答后,他便再度回到自己的小屋中,整理着今日的笔记,并期待着明日去书库完成相应的书籍整理工作。

只是,翌日…

当王嘉想要继续寻找这《左氏春秋》中有关记载鲁隐公下一年历史事件的竹简,好通过头脑风暴与情景再现法游历一番时。

他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嗯?!”

“难不成…这是记录鲁隐公最后一年事件的竹简?!”

想罢,他也没在多想,便再度根据先前他阅读白话文《左氏春秋》的内容,通过使用头脑风暴情景再现法,尝试讲入这隐公第十一年的世界。

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移…

很快,他便进入了这鲁隐公第十一年的世界。

这一年,与先前一样,发生了很多事情。

隐公第十一年的春天,滕侯、薛侯来到鲁国朝见。

夏天的时候,这鲁隐公在名为时来的地方与这郑庄公相会。

秋天七月壬午的时候,鲁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进入许国。

冬年十一月壬辰的时候,鲁隐公去世了。

此刻,只见在这十一年春天的时候,王嘉恰好在这鲁国的宫殿中目睹了一件大事。

这滕国的国君滕侯与薛国的国君薛侯来到了鲁国进行朝见。

眼见在这大殿之上,滕侯与薛侯两位国君,当着这鲁国国君鲁隐公的面,正在争执这班列先后的事情。

不多时,只见这薛侯说道。

“君上,我先受封!”

然而,这滕侯也不退让。

“我乃是周王室的卜正,薛国是庶姓,我不能排在他的后面!”

眼见两国国君如此蛮横、耍性子,这鲁隐公那可是既高兴又担忧。

“哎呀呀,这两国的国君居然能如此敬重于我,将国家之大事交于我来处置,这无异于我鲁国乃周王室氏宗亲重臣之身份得以证实。”

“并且,这也说明,我鲁国的国力也是增长了不少,威望也增长了许多。”

“此乃…我鲁国的大幸啊!”

“只可惜,这滕侯与薛侯,毕竟各自是一国之君,在我鲁国的宫殿内,谈论事关国运与未来的国家大事,这多多少少有点不太好吧。”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

与此同时,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也对此事有着自己的看法。

“鲁国的国力,现在的确是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呀。”

“见这鲁国如此‘繁荣’与‘强大’,我想…就和一个国家的人民一样。”

“国家强大了,人民自然会振奋…激动。”

“只是…这如此令鲁国人‘开心’与‘激动’的场面。”

“反观这鲁隐公,虽说是脸上浮现着喜悦之情,但是隐隐约约能够感受到他的忧愁与困惑。”

“莫非,是因为这滕侯与薛国接受着鲁国册封时的矛盾吗?”

“那么,我的确得想想办法了。”

于是乎,王嘉在思索了片刻,随后便对鲁隐公拱手进谏说。

“君上,我希望你能够派遣使者大臣对这薛国的国君进行商谈开导,让他退却一步,从而能把事情顺利且完美的解决。”

一听王嘉这话,鲁隐公不由的点了点头,然后便说道。

“嗯…”

“真没想到,寡人的老友王嘉,居然如此才识渊博,才思敏捷。”

“至于那建议,因为有先前的基础,就更加值得一试了。”

“哈哈哈哈,我很喜欢。”

“好吧,既然寡人的朋友如此建议,那么寡人就派遣这大臣与羽父去说服这薛侯吧。”

话音刚落,只见鲁隐公采纳了王嘉的建议。

至于王嘉,他在见到老友鲁隐公如此高兴的样子时,自己的内心也是十分开心的。

“我现在大抵也是知道了,这一个国家的强盛,乃是离不开的一个国家决策者英明的决策啊。”

之后,只见大臣羽父,在这鲁隐公的委托下,去拜见这薛侯并开导他了。

王嘉,一直在后面偷偷的跟着。

此刻,在见到薛侯时,这薛侯乃是十分震惊的。

“羽父大人,您这是…”

“您托此垂老的身体来拜会我,莫非是想借此来开导我吧。”

见薛侯如此说来,这羽父反倒是有些不高兴了。

“我乃是这鲁国的老臣,又岂有倚老卖老之理?”

“我此次前来,也只是想传达一下我们君上对这件事情的意见而已,请你不要多想。”

之后,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道。

“承蒙君王与滕君委曲问候寡人,寡人我心领了。”

“只是…这周俗谚语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揣量;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

“周诸侯有会盟之事,异姓总是排在后面。”

“寡人如果到薛国去朝见,就不敢和任何姓氏的诸侯并列。”

“君王如果委曲赐恩于寡人,那就希望同意滕君排在前面。”

也不知是迫于这羽父长辈般的威严,还是出于这鲁国国君鲁隐公的命令。

最后,这薛侯还是愿意排在这滕侯的后面。

“是!”

“既然君上的原话是这样,那在下也不敢不从了。”

而事后,王嘉也与这羽父交谈了起来。

“我说羽父大人,您知道君上此去派您与这薛侯进行商议的目的是什么吗?”

“难道你就不怕,薛侯正与滕侯在位置先后这个问题上争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会不听你的劝诫,从而礼貌的请你离开吗?”

“哈哈哈哈…小友你有所不知啊,这君上任命我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肯定就知道我有这方面的才能。”

“而且,就算是不依于我那鲁国老臣身份,不受这薛侯的敬重。”

“这薛国的国君,敢违抗在周王室是有一定地位的鲁国的意见吗?”

“人啊,一定要实事,是因时而变。”

“作为这一国之君,更应该深思熟虑。”

“小友,你说不是吗?”

见羽父如此说来,这王嘉边忙边拱手回礼道。

“大人所言极是,是小人我的见识有所短浅了。”

(暗想)“的确,不管是这大国还是小国,也不管是这从事任意一个职业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前途,乃至是国家的前途,前后作好思量与准备。”

“会因时而变,会看时事,尚且是我们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啊。”

转眼间,又到了夏天。

只见,这鲁隐公与郑庄公相会于时来这个地方,谋划着攻打许国。

而王嘉,恰好也在一旁静静的围观。

“我说息姑君,近日这许国的确是有些猖狂放肆了,竟然完全不把我周王室放在眼里,甚至还心生叛变之心,想着密谋联合其他国家,想要闹出一些大的风波。”

“所以依寡人所见,使祸患不除,必定更有大祸患。”

“不如早日与寡人联合,再加上齐僖公的帮助,攻陷这许国,也好为这天下的太平,铲除一大祸患。”

“你觉得呢,息姑君?”

见郑庄公如此提议,王嘉思索了一下,也是连忙上前建议道。

“没错,君上,大王所说之话,毕竟不无道理。”

“如果是能够制止这一个小的祸患,说不定以后大的祸患也能够及时制止呢。”

这郑庄公见王嘉所说,也是开心的笑了。

“哈哈哈哈哈…”

“息姑君,你看咱老友都如此支持寡人的观点,而且周遭的大臣们也无不支持。”

“所以…息姑君,你也应该表一下你的态度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舜西游记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庶民崛起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