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王嘉二话不说,立马便想到了些什么。
“看看这些在空中飞舞摇曳着的旗帜,不用细看,一瞧就知道这是鲁国军队的旗帜。”
“只不过…看这阵仗,鲁国想必又想是派兵攻打其他诸侯国以及其他地区了吧。”
“这一次行动的目的,又会是什么呢?”
想到这儿,只见充满疑惑的王嘉,朝身着甲胄,手持武器的鲁国士兵看了几眼,然后结合先前阅读白话文的相关内容,再度沉思了起来。
“看起来…此次鲁国的准备,真是颇为充分啊…”
“他们手中的青铜矛青铜戈,还有宝剑和刀,再搭配上盾牌和兜鍪甲胄,妥妥在那个年代是精英部队的装备搭配呀。”
“看来接下来的战斗,的确是一场规模较大且强度较高的恶战。”
“根据我原先对我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所撰写的《左氏春秋》一书中,我记得除了这鲁国的军队以外,他们还与着陈国和蔡国两国的军队联手。”
“而且,《左氏春秋》一书中关于这件事情的评价,是符合周朝的礼法的。”
“此时此刻,他们应该在等待着那两个诸侯国的军队吧。”
“只不过…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无论如何,历史上的任一个时候,每当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和势力向有所行动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不是孤家寡人,而联合其他国家、组织和势力。”
“而这背后大的联盟,还有旧友的‘权威’,无疑也成为了他们发动战争和其他行动的借口。”
“无论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就和钱币一样,实力与策略头脑虽然不能决定一切。”
“但是…一个国家与组织势力,如果没有实力和策略头脑。”
“那么…在很大的程度上,它们必然不会拥有对相关事情决策的主导权。”
“一般情况下…若想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么在很显然,摆在它们面前的,目前只有两条‘明路’与‘捷径’。”
“这一来,是为自己寻找有力的‘靠山’。”
“二来,则是联合其他与自己相近的势力,来‘辅助’与‘支持’自己了。”
“只是…无论自身拥有多么强大的实力,有多么强大的合作伙伴与靠山,如果自身违背世间常理与天地公道,与正义相背离,与天下众生的意愿相‘忤逆’。”
“那么最后等待它们的,也许只有树倒猢狲散和自我灭亡的‘命运’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正义必胜!”
“接下来,就让我们继续看看事情的继续进展吧。”
紧接着,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移。
一盏茶酒未过,只见时间来到了夏季子。
此时此刻,只见鲁国的军队与齐国的军队包围郕国。
而郕国呢,此时则是向齐国的军队投降。
眼看这一战场局势,只见鲁庄公的账下大臣之一的仲庆父请求攻打齐国军队。
“君上,趁齐国的军队分心,现在可是攻打齐国军队的绝好时机啊!”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倘若…我鲁国的军队,能够在这个时刻击败齐国的军队。
“那么…不仅仅能够壮大我鲁国军队的军威,还能够‘一雪前耻’。”
“这天底下,还有哪件事情,能比这一件双雕的事情更‘划算’的?”
虽说,大臣仲庆父极力上书劝诫。
但是,在这关键的时刻,鲁庄公却严词拒绝了。
不多时,只见庄公回复道
“不行,寡人不能同意爱卿你的建议。”
“我们实在缺乏德行,齐军有什么罪?罪是由我而来。”
“《夏书》对于这件事情,评价说说:‘皋陶勉力培育德行,有了德行,别人自然降服。’”
“我们姑且致力于修德以等待时机吧!”
于是乎,在这之后,到了秋天,只见这鲁国的军队回国。
君子左丘明丘明先生,也因此而称扬鲁庄公。
至于王嘉这小子,对此是这么评价的。
“诚信,无论是谁,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务必要遵守的‘典范’之一。”
“如果说,只是为了一时利益,进而选择抛弃了大义。”
“即使一时间自己有利可图,但是…自己殊不知失去的东西会更多。”
“这么做,很显然是不值得的。”
“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讲求一个‘平衡’与‘调和’之理。”
“想必经此一事,人们也能从中深谙出一些深刻且有用的道理吧。”
与此同时,在齐国那边儿…
只见这齐襄公派遣连称、管至父两位将领戍守葵丘。
并且,在瓜熟时即刻动身前往这葵丘之地。
临走前,齐襄公对这二人说:“等明年瓜熟时遣人接替。”
虽说…到了接替戍守的时间。
但…齐襄公遣代的命令并没有下达。
这二人见命令迟迟不下达,内心便产生了猜忌之心。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商量着上奏齐襄公请求派人接替。
只不过,齐襄公在接到二人的诉求后,却不同意。
二人没办法,走头无路了,因此策划叛乱。
这齐僖公的同母弟呀,名叫夷仲年,生公孙无知,得到齐僖公的宠爱,所享衣服礼数品秩都与嫡子相同。
齐襄公即位后,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连称、管至父二人,便依靠公孙无知发动叛乱。
连称有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得齐襄公的宠幸。
于是乎,公孙无知便利用这一点,派她窥伺齐襄公的举动,并对她说
“这件事情,你可得好好助我。”
“待事情成功后,我立马立你为夫人!”
一听这“夫人”二字,甭说是这一般人了,就连虽是身处帝王后宫,却不得宠幸的一众妃嫔来说,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这一来,自己就可以摆脱后宫的“束缚”,以及帝王的“默视”,可以有更多了自由与选择的权利了。
这二来,还可以让自己的身份“正统化”,再也不用低下三四做表面儿上是后宫佳丽妃嫔,实则是为看帝王心情的“奴婢”一职了。
世人皆知,在古代社会,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远不及现在这样可以与男性“平起平坐”的程度。
如果说因此可以一跃成为有权有势之人的夫人正妻,那在当时,地位不是蹭蹭长啊。
所以说,这么一个“大肥差”,相信那时候的大部人女性,多少不会轻易放弃。
当然啦,对于这件事情,王嘉先是评价说团队合作、君臣合睦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互生猜忌之心的危害,猜忌实为万祸之首。
然后,他则是继续评价说在对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与条件,作出正确选择并为之付诸行动的必要性。
后来,又过了没多久…
眼见到了冬十二月的时候,这齐襄公到姑棼去游览,接着在贝丘打猎。
在贝丘打猎时,他有幸见到了一头大猪。
见此情形,跟随的人说:“君上,这是公子彭生啊!”
然而,齐襄公似乎觉得他们说的话是在俘虏他的智商,便发怒道:“公子彭生怎么敢现形!”
紧接着,话音刚落下那一刹那间,齐襄公便拉弓用箭射它。
不多时,只听“嗖”的一声响,箭虽击中猪身。
可这猪呢,却像人一样直立啼叫。
齐襄公见到这么诡异的一幕,心里害怕。
也不知是不是内心在“做祟”,只听“咣当”一声响,他掉下了车子,摔坏了脚,丢了鞋。
在这之后不久,回来后,齐襄公便派徒人费去找鞋子。
只不过,不管费了多大力气,就是找不着。
眼见任务无望,这齐襄公便心狠手辣的挥手鞭打徒人费,打得浑身流血。
而徒人费,也是在第一时间下跪求饶,乞求这位国君能够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
好不容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徒人费好不容易走出屋子。
可是,刚逃虎穴,入又狼口。
不多时,只见他与贼人在门口相遇,贼人劫持他把他绑起来。
好家伙,这…这可如何是好哇!
眼见这贼人杀心渐起,徒人费在这一刻却想到了一个十分绝妙的主意。
不多时,只见徒人费对那贼人说:“我怎会抵抗你们呢?”
说罢,他便解开衣服让他们看他受鞭刑的背。
果不其然,经此一事,贼人相信了他。
徒人费请求为贼人先进去刺探一下,他进内后把齐襄公藏好后出来与贼人搏斗,死在门洞下。而石之纷如斗也死在阶下。
见计划得逞,贼人于是入内,把孟阳杀死在床上,说:“这不是君王,样子不像。”
到了后来,在摸寻过程中,见到齐襄公的脚从门下边露出来,于是把他杀了,立无知为君。
对于这件事,王嘉颇有感慨。
“这齐襄公,怎么着做为齐国的一国之君,没点儿策略头脑又是怎么能行呢?”
“早在先前,他曾暗中谋划诸多计划,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达成了自己的目的,真可谓是‘盛极一时’啊。”
“只不过,谋划一生,一朝不慎,只怕再也回不了头咯。”
“他今日之死,想必也是罪有因得。”
“从古至令,哪位帝王所开创之盛世,不是因为君主昏庸无能、暴虐无道、纵情享乐,任由世间贪污腐败之风与‘流毒’盛行,而走向衰亡的?”
“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
“想来,他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自己所提前酿下的‘苦果’所伤吧,哈哈哈…”
“至于这徒人费,能在关键时刻灵活变通,为自己谋得一条生路,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确实有许多值得人学习的地方!”
起初,齐襄公即位,政令没有一定的准则。
鲍叔牙见状,便提议说:“君王使人民生慢易之心,祸乱将要发生了。”
于是乎,侍奉公子小白逃亡到莒国。
叛乱发生后,管夷吾、召忽侍奉公子纠逃亡来鲁国。
起初,公孙无知虐待封邑渠丘的大夫。
王嘉在得知这一系列事情后,便有了颇多感触。
这“百因必有果”与“事出反常必有妖”之言,更是让他牢记于心。
而“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亡羊补牢”之言,让他更是受益良多。
后来,又过了没多久。
在这之中,王嘉与许多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并且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后来,当他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时,他便将其中重要的信息记录在他先前准备好的小竹简小册子上,之后再细细分析。
然后,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书籍整理与分类工作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带着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办公的地方,寻求答疑解惑。
之后,王嘉便进入了与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相关话题细致入微的问答环节。
紧接着,他与他的那几个师哥师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感悟。
这一天,很快也就过去了。
接下来,到了鲁庄公第九年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