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站在黄老爷院中,四周社兵各拿武器拱卫,不怒自威。
黄冶村众村民,见了闪闪发亮的刀枪及周家沟丁壮,心中畏惧,均放下手中抢夺的物件,跪下求道:“周老爷,求周老爷做主啊。”
众村民已成惊弓之鸟,担心贼寇还会复来,现在大多房屋已焚烧残破,无法遮风挡雨。村民虽悲伤亲人已亡,但更惶恐未来的生存。
周怀民道:“各位亲邻,赶紧起来吧。这黄老爷也是,家中也颇有资产,怎么不招呼你们练社兵,修寨堡,贼寇这么容易就进村放火。”
“周老爷你有所不知,这铁算盘是一毛不拔,平日里都克扣我们工银,货钱迟迟不结。”
“他还私加丁银,全让我们出。”一佃农说道。
“他嫌费钱费料,修建寨堡想让我们一块出银出工。”
……
看来这黄老爷口碑不佳啊。。
“那今天你们想让我给你们做什么主呢?”
“我们想到周老爷家里做工,能搬到你们村住。”一老妇抱着小儿,和儿子求道,“我家闺女还在周老爷你工坊里做主事呢。”
周怀民回头看向第五队队长周昌润,“这是你丈母娘?”
周昌润脸色大窘,回道:“是,旁边是我婆娘的弟弟。”
这是黄素娥的亲娘、亲弟弟。
“好,你们一会跟着昌润回去,我给你们安排吃住。”
两人听了大喜,磕头跪谢,赶忙跑过来站在昌润身后。看着这女婿,讨好示意。
昌润心中得意,想当年娶你闺女时,还瞧不起我家穷,你也有今天。
其他黄冶村民见状,也叩头喊道:“求周老爷也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周怀民沉吟片刻,道:“这样,你们黄冶村成立一个农会。”
黄冶村民听了,如抓住救命稻草,细心聆听。后面社兵也是第一次听社长说这个事,好奇的很。
“凡入黄冶村农会,可参加我保民社社兵,社兵月饷三两,包午饭、晚饭。”
昨天晚上从黄老爷家里可是搬了不少银两和粮米布匹,要不然周怀民也没底气现在就办农会,他原本还想着至少三四个月后才开始。
“也可到周记工坊做工,工食银一两至三两不等,看你有多少本事。”
“另外你们的亩税及丁银,由农会代缴,你们田地每季的收成,需上交农会三成。”
周怀民的意图很简单,他准备折色包税,接下来要用自己最擅长的经济运作理念,来用工商业的利润来温和的从村民手中置换粮食。
粮食,就是民心。
“周老爷,农会代缴是什么意思?我们把丁银给农会,农会交给税吏?”
“不是,你们免交亩税和丁银,钱由农会出,交给税吏。你们只需把每亩的三成粮食上交农会即可。”
“周老爷,你这是要包税?不是在骗我们吧,是不是准备把我们卖给人牙子。”众人哭丧道。
连身后的社兵都不相信,因为周家沟都没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