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歹徒深夜尾随女子并加以残害,跨度两年,警方始终难于破案,后与邻省市协查,发现歹徒残害年轻貌美女子多达23名,并将被害人开肠破肚,后终将罪犯锁定,竟然是一名服役军官,其作案动机一直无解。
【尾随】
河南省西部有一个山区县,该县农业局院内有个女孩,名叫小玲,时年16岁,是一名高一的学生,花一样的年龄,她的父亲是该局的副局长,母亲是同单位一名科技股的股长。
那时候各局的干部,大都是在县政府家属院居住。
1986年6月21日9时许,小玲晚自习后独自回家,当走到县政府大院不远的地方时,她感觉后面有人一直跟着她,她回头一看,发现一名个子高高的男子,盯着她并一直尾随着。
天黑黑的,看不清那名男子的相貌,小玲生性胆小,于是,加快了速度,跑进了政府大院。
县政府大院门口有部队哨兵站岗,小玲进去后,心里感觉踏实多了,于是,她回头看了看那名男子,他依然盯着自己。
因为有哨兵值守,那名男子不敢进来,所以他点燃了一支烟,站在大门外不远的地方,抽起烟来,也没有马上离开。
小玲打夜光看见了那名男子的粗略轮廓:高高瘦瘦的,短发,脸面白白净净的,穿着普通,给人一副不是坏人的印象。
小玲没有多想,急急忙忙爬上了2楼的家,那是一栋5层的小楼。
回家后,小玲也没有把刚才的情况告诉自己父母,径直洗了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小玲的父母早早起床买菜,刚下楼走到院内,站岗的哨兵就过来告诉他们,说昨天晚上巡逻时,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年轻男子,在凌晨2点左右,从二楼的窗户边跳下。
哨兵于是大声呵斥,并跑向该名男子,打算抓住审问,没有想到,这家伙腿长,反应也挺迅速,飞速向大院那边的操场跑去,从那边低矮的院墙上,快速翻了过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值守的战士向班长汇报这一情况,班长安排几名战士分头逐家逐户的查问,看看各家是否被盗了财物。
小玲听说后,吓得不轻,于是,她将昨天自己被人尾随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父母,他们听后,大吃一惊,急忙到自己家里仔细查看。
一看家里倒没有丢失什么,但是,小玲房间的纱窗却被人用刀划开了一条口子,小玲的父亲急忙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保卫科。
保卫科根据小琳说的和哨兵的描述,推测,估计是该男子看见小玲穿着讲究,尾随后,半夜爬上二楼,试图从窗户爬进来偷东西。
事后,小玲的父母立即将木门换成了双层防盗门,并且安装了防盗窗。
保卫科将这一情况向县公安局汇报后,公安局派来了两名警察,哨兵也加派了双岗,日夜巡逻,发现可疑人员,即刻抓起来审问。
这样一来,应该保险多了,不可能再出现什么情况。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半个月后,竟然还是出事了。
那天晚上,小玲一家都在休息,忽然,半夜2点时,从小玲的房间突然传来一阵惨叫声,小玲的父母当即爬了起来,他父亲顺手操起了一根放在门后面的铁棍。
他们快速跑进小玲的房间,发现小玲正用手捂住左脸,满脸是血,床上和小玲的睡衣上尽是血液,小玲疼得撕心裂肺。
小玲的父母立即报警,虽然已经是半夜时分,警察还是在15分钟赶到了现场,经过现场勘查,刑警发现歹徒是通过窗户,用长刀伸进来后,将小玲的脸划伤。
一个案件的侦破之前,必须弄清楚案件的性质,无外乎是为情,仇和财。
可此案令现场的民警,感觉很奇怪,到底是什么性质呢?
盗窃?不对,你偷东西干嘛要划伤女孩的脸?
企图强奸?
这个可能性有,但马上有人反驳,觉得可能性很低,因为大院的房子是东北的筒子楼结构,小玲的床铺只和父母相隔几米,而且没有隔墙,如果歹徒试图强奸,很容易被发现。
是不是小玲在学校早恋,因追求者遭到拒绝,从而因爱生恨?
据了解,小玲是个很本分的女孩,学习很用功,根本没有谈过恋爱,更不要说三角恋情之类的矛盾。
正当警方对案件感到困惑的时候,又一起案件发生了,发生地点是在小玲所在高中院内。
18岁的小芳是高三的学生,正是年轻女孩发育的季节,身材美妙凸凹有致,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成熟而漂亮的女人,平时和母亲住在学校的平房,小芳的母亲是学校的一名老师。
案发当晚,小芳完成作业后,母女俩就上床休息了。
到了半夜三点时分,棉被突然着火了,等二人醒了发觉时,她们身上都被燃烧,小芳的母亲已经浑身着火,但还是拼命把小芳身上的火扑灭后才去自救。
小芳的母亲脸部和胸背都烧得很严重,头发被烧了大半,而小芳身上的火被其母亲及时扑灭,受伤较轻,只是大腿部位烧伤较为明显。
后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二人很快被送到了医院,
警察经过技术勘查后,发现是被人划开纱窗,歹徒然后爬进去,用火钳夹了两个燃烧的煤球,放在被子上。
从现场看来,很显然是有人报复这对母女。
警方经过明查暗访,推翻了自己的判断,因为小芳是高三学生,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备考中,从来没有和人结过怨仇。
而小芳的母亲是一个口碑极好的女性,工作中勤勤恳恳,和同事关系很好,并且很乐于助人,生活作风正派,没有和异性扯不清而导致被人报复的可能性。
综合本县发生的几次案例件,都是针对年轻漂亮女孩而做下的伤害案,而歹徒作案的动机,一直是警方头疼的问题,到底罪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现场没有丢失财物,女孩也没有被强奸,被伤害的女孩都是单纯的学生群体,没有仇恨矛盾的引发点。
【尾随杀人】
没有作案的动机和对案件的准确定性,案件侦破始终无法找到突破口。
1986年8月7日凌晨3点,也就是此案发生一个月以后,17岁的小美,一名高二的漂亮女孩也在家被人袭击。
小美的家是单家独院,6间平房一个小院,
睡梦中,小美被一阵轻微的异响惊醒了,她睡眼朦胧的发现有人拿着一把长刀,正在割窗户上的纱窗,并试图爬进来,她随即大声叫喊:“你是谁?你在干什么?”并大声呼喊“救命啊!”
歹徒一下子愣住,没有料到,这女的反应挺快,他犹豫了1秒之后,上来就扑到小美的身上。
小美以为他要强奸她,声音越来越大,歹徒在这种紧张的时刻,并没有行非礼之事,却拿出长刀对着女孩的两条大腿,快速刺了两刀。
小美顿时疼得发出刺耳的嚎叫,歹徒随后翻越窗户,消失在夜色中。
说起来话长,而歹徒从进入到逃离,整个过程花费了仅4、5秒钟,当小美的父亲和哥哥拿着家伙,从隔壁房间跑过来时,已不见了人影。
警方对小美的社会交集进行梳理,根本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因为她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学生,交往极其单一。
不到两个月,本县连续发生三起伤害案,而对象都是十七八岁的漂亮女生,警方试图从三个女孩的人际交往上,去寻找是否有共同的交点,却毫无收获,也无相互关联。
说明歹徒是随机而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换一句话说,就是误打误撞,看见哪个女士漂亮,就尾随盯梢,继而趁夜色对女孩进行伤害。
3个月后,又发生一起脸被划伤的女孩小花。
半年后,也就是87年四月份的某一天,又发生了一起案件,不过这次案件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