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paowx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三国野史! > 第9章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第9章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随着喊声,大殿两侧的廊柱之后,猛然冲出百余名早已埋伏好的甲士!这些甲士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与决死的意志,手中长戟、利槊闪烁着寒光,呐喊着朝着董卓的车辇冲杀而来!他们或许并非个个都是高手,但凝聚起来的“忠义之气”与必杀之“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噗噗噗!”

无数长戟、利槊狠狠刺向车中的董卓!董卓虽然猝不及防,但他常年穿着特制的、防御力极强的内甲,竟挡住了大部分攻击,未能伤及要害!但巨大的冲击力,还是震得他气血翻涌,手臂也被划伤!他惨叫一声,从车上滚落下来!

“吾儿奉先何在?!速来救我!!”董卓摔倒在地,看着周围杀气腾腾的伏兵,终于感到了死亡的恐惧,本能地大声呼喊吕布的名字!

话音未落!

只听一声如同九幽寒冰般冰冷的声音,从董卓的车辇之后响起!

“奉诏讨贼!!!”

随着这声大喝,一道身影如同鬼魅般闪现!银盔银甲,手持那杆令人望而生畏的方天画戟!正是吕布!

他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冰冷的杀意与压抑许久的怨恨!他手中的方天画戟,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发出了兴奋的嗡鸣,“魔器”的凶戾之气彻底爆发!

一戟刺出!

快如闪电!势如奔雷!

“显圣大成”的全部力量,灌注于“魔器”之上,更夹杂着吕布积蓄已久的愤怒与杀意!这一戟,仿佛连空间都要撕裂!

“噗嗤!!”

方天画戟那锋利无比的月牙刃,精准而又残忍地刺穿了董卓肥胖的咽喉!

董卓巨大的身躯猛地一震!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无边的恐惧!他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大量的鲜血从他的喉咙和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他华丽的朝服。他那强大的“煞气”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般,迅速逸散!一代权奸,就此毙命!

未等董卓尸体倒地,旁边的李肃早已抢上一步,挥剑砍下董卓那硕大的头颅,高高举起!

吕布左手持着滴血的方天画戟,右手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圣旨,展开高声大呼:“奉天子诏!讨杀国贼董卓!其余胁从,概不追究!”

殿前殿后的甲士、官员,见董卓已死,吕布反戈,又听闻“奉诏讨贼”,无不欢声雷动,齐声高呼:“万岁!万岁!”压抑已久的恐惧与愤怒,在这一刻尽情释放!汉室的天空,似乎在这一刻,透出了一丝微弱的光明。后人有诗叹董卓之亡: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当下,吕布环视众人,厉声道:“助卓为虐者,首推李儒!此贼智计阴狠,蛊惑君上,必须擒拿!谁可前去?!”

李肃立刻应声而出:“末将愿往!”

正说话间,忽听朝门外传来一阵喧哗,有人飞奔来报:“启禀司徒大人、温侯!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前来献上!”

王允闻言,大喜,立刻下令:“将李儒绑赴市曹,明正典刑,斩首示众!”又下令将董卓那无头的肥胖尸身,拖到长安街市口,号令通衢,暴尸于众!

董卓尸身极其肥胖,油脂甚多。看守尸体的军士或是痛恨董卓的百姓,为了泄愤,竟找来灯芯,插入董卓的肚脐之中,点燃为灯!那尸油燃烧,发出滋滋的声响和恶臭,竟燃了数日之久,膏油流满了地面!长安城的百姓,凡是路过此地者,无不拍手称快,更有甚者,上前投掷石块,脚踹拳打,以泄心头之恨。积攒在长安城上空的“怨煞”之气,似乎也随着董卓的死亡和百姓的宣泄,消散了许多。

随后,王允又命吕布、皇甫嵩,二人皆为朝中老将,亦有“凝意”修为、李肃三人,共同率领兵马五万,前往郿坞,抄没董卓家产,清剿其残余势力和人口。

却说留守郿坞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皆是董卓西凉军嫡系,“凝意”或“初入显圣”不等,煞气深重,听闻董卓在长安被杀,吕布又亲率大军杀来,顿时大惊失色!他们知道吕布的厉害,更明白大势已去,哪里还敢抵抗?当即收拾了部分金银细软,召集本部最为精锐的“飞熊军”和西凉嫡系部队,连夜弃了郿坞,向西逃窜,准备退回他们的老巢——凉州,再作打算。

吕布大军来到郿坞,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入坞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找到了心心念念的貂蝉,将其接入自己帐中保护起来。

皇甫嵩则负责清查坞内人口。他下令将坞中所藏的那些被强掳来的良家女子八百人,全部登记造册,发放路费,遣散回家。而对于董卓的亲属,则毫不留情!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董氏宗族之人,一律格杀勿论!董卓那九十岁的老母,亦未能幸免于难,被士兵当场杀死!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更是被斩下首级,送往长安号令示众!

郿坞之中,积攒的金银财宝、珠宝玉器、绫罗绸缎、珍奇异物、兵器甲胄、粮草辎重,堆积如山,其数量之巨,难以估算,尽数被查抄入库。吕布、皇甫嵩等人将查抄结果回报王允。王允大喜,下令大赏三军,并在都堂大排筵宴,召集文武百官,庆贺诛杀国贼、匡扶汉室的大功告成!一时间,朝堂之上,似乎又恢复了久违的喜庆与安宁。

正当众人开怀畅饮,互相庆贺之时,忽然有士兵来报:“启禀司徒大人!董卓尸体在街市口暴晒,忽有一人,竟伏在其尸身上放声大哭,拦之不住!”

王允闻言,勃然大怒!“董卓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今日伏法,乃国之大幸,天下士民,无不额手称庆!此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胆,为国贼痛哭?!与我立刻擒来!”

武士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那哭尸之人押至堂前。众官定睛一看,无不惊骇失色!原来此人并非旁人,正是当朝侍中、大儒、素有才名的蔡邕蔡伯喈!

王允怒视蔡邕,厉声叱责:“蔡伯喈!董卓逆贼,罪恶滔天!今日伏诛,乃天理昭彰,国之大幸!你身为汉室臣子,食汉禄,享汉恩,不思为国庆贺,反为国贼痛哭流涕!是何道理?!莫非你也与董贼有所勾结不成?!”王允的“儒门正气”带着上位者的威压,直逼蔡邕。

蔡邕跪伏在地,叩首认罪,声音悲怆:“大人息怒!邕虽不才,不明武道,却也粗通圣贤之言,知晓忠奸大义,岂敢背弃国家,私向董贼?只是……只是董贼虽恶,然于邕……却也曾有过知遇之恩,赏识邕之才学……邕一时情难自已,睹其惨状,不觉失声一哭……邕自知有罪,罪该万死!只求大人开恩,念在邕尚有未完之《汉史》需要修撰,倘能饶邕一命,赐我黥首刖足之刑,让邕苟延残喘,完成史书,以赎罪愆,邕……感激不尽!”

蔡邕乃当世大儒,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在场的许多官员都素来敬佩其才学人品,见他如此,皆心生不忍,纷纷上前为他求情。太傅马日磾更是悄悄走到王允身边,低声劝道:“司徒大人,伯喈先生乃旷世逸才,其续修《汉史》,乃国家盛事,不宜中断。且其人孝行闻名天下,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若因此事而遽然杀之,恐失天下读书人之心,于我等名声有损啊!”

王允此刻大权在握,又刚愎自用,哪里听得进这些?他冷哼一声,道:“马公差矣!你可记得,昔日汉武帝为何不杀司徒迁?便是因其有才,令其修史,结果如何?遂使其怨望之心,尽书于史册,写出那‘成一家之言’的谤书,流传后世,令帝王蒙羞!方今国运衰微,朝纲混乱,岂能再留此等心向逆贼的佞臣,让他在幼主身边执掌史笔,对我等拨乱反正之功绩妄加讪议?绝无可能!”

马日磾见王允心意已决,无法劝动,只得无奈叹息而退,私下对众官说道:“王司徒此举,恐怕……将来难有善终啊!善人乃国之纲纪,修史乃国之大典。如今他灭国之纲纪(杀蔡邕这样的名士),废国之大典(中断史书),如此行事,岂能长久立于朝堂之上?”

当下,王允不顾众人反对,更不理会马日磾的劝告,强行下令,将大儒蔡邕打入狱中,不久便派人将其缢杀!消息传出,士林震动,无数读书人为之扼腕叹息,流泪不止。后人评论此事,多认为蔡邕哭董卓,固然不妥;但王允因此而杀之,亦属量刑过重,失之偏狭。有诗叹曰: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独善其身观星辰,安肯轻身事乱臣。

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带着数千飞熊军和残余西凉兵马,逃回陕西,惊魂稍定。他们深知自己乃是董卓死党,罪孽深重,若不早作打算,恐怕难逃一死。于是,四人商议之后,派遣使者前往长安,上表朝廷,表示愿意归顺,乞求赦免昔日之罪。

使者来到长安,将求赦表章呈递给王允。王允此刻正志得意满,决心彻底清除董卓余孽,巩固权力。他看了表章,冷笑一声,对众官说道:“董卓之所以能够如此跋扈,祸乱朝纲,皆因此四贼助纣为虐!如今朝廷大赦天下,乃是为安抚人心,但这四个元凶首恶,绝不在赦免之列!必须严惩,以儆效尤!”当即便驳回了求赦表章,并将使者赶出长安。

使者狼狈不堪地逃回陕西,将王允决绝的态度告知李傕等人。李傕听罢,面如死灰,对众人道:“求赦不得,看来王允是铁了心要置我等于死地!事已至此,我等不如散伙,各自逃命去吧!”

郭汜、张济、樊稠等人也面面相觑,心中惶恐,正不知所措。

就在此时,一个瘦高,眼神如同毒蛇般阴冷的文士缓缓站了出来。此人,正是那智计百出,善于揣摩人心,更可能身怀某种诡异“心法”或“占卜”之术的谋士——贾诩,贾文和!

贾诩看着惶恐不安的众人,脸上却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用一种平静却带着蛊惑力的声音说道:“诸位将军,慌什么?若是此刻弃军而逃,分散独行,莫说官兵追捕,只怕随便一个乡间亭长,便能将诸位擒获,绑送长安领赏!届时身死名裂,岂不可悲?”

众人闻言,更是惊惧:“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为今之计,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诸位将军手握雄兵,虽然是残兵,但久经沙场,‘煞气’尚存,皆是西凉悍将,何惧之有?与其坐以待毙,或狼狈逃窜,不如行险一搏!”

他声音压低,充满了诱惑:“不若我等号召聚集所有散落在关中、陕西的西凉旧部、羌胡之众,这些人多受排挤,对朝廷本就心怀不满,打出‘为董太师报仇’的旗号,合兵一处,杀回长安!事若能成,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奉朝廷以正天下,开创不世之基业!若事有不济,战败了再逃,也为时不晚!总好过现在束手就擒,引颈受戮!”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本就是亡命之徒,又被贾诩这番话激起了凶性与野心,顿时觉得此计大妙!“文和先生真乃我等之救星也!”

于是,四将立刻依计行事。他们一面派人四处散布谣言,声称“王允欲将关中、西凉之人斩尽杀绝,以绝董氏后患!”;一面又公开打出“忠于董太师,誓杀王允、吕布为太师报仇”的旗号,召集旧部。

西凉地区的军民,本就彪悍尚武,又常受中原歧视排挤,对朝廷素无好感。此刻听闻王允要“洗荡此方之人”,顿时人人自危,惊惶不已。李傕等人再趁机煽动道:“留在此地,迟早也是一死!徒死无益!愿随我等杀回长安,博一个富贵前程者,便来归顺!”

一时间,应者云集!无数亡命徒、失意军官、以及不明真相的西凉军民纷纷前来投奔。短短时日内,李傕等人竟重新聚集起一支号称十余万,实则良莠不齐,但“煞气”凶悍的大军!

他们将这支大军分为四路,杀气腾腾,如同黑色的瘟疫一般,朝着长安反扑而来!行至半途,恰好遇到了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正带着五千人马,亦是董卓嫡系,煞气不弱,准备东进长安,为他的岳父报仇。李傕等人大喜,立刻与其合兵一处,让牛辅担任前锋,自己四人则统领大军,分路并进。

消息传到长安,王允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这些西凉残兵败将,竟然敢反攻长安!他连忙找来吕布商议对策。

吕布此刻正与貂蝉亲热,听闻李傕等人杀来,却并未放在心上,反而有些不耐烦。他对王允傲然道:“司徒放心!量李傕、郭汜那几个手下败将,再加上一群乌合之众,能成何气候?不过是土鸡瓦狗,插标卖首尔!看我吕布一人一戟,便可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他“显圣大成”的境界和天下第一的自信,让他完全低估了对手的数量和决心,以及贾诩的智谋。

当即,吕布点了李肃为副将,率领部分兵马,出城迎敌。

李肃急于立功,一马当先,正与敌军前锋牛辅遭遇。两军列开阵势,立刻展开厮杀!李肃虽然有些计谋,但武勇平平,哪里是悍勇的西凉兵对手?更何况牛辅乃是董卓女婿,身经百战,其部队“煞气”正盛。一番激战,李肃军抵挡不住,大败而回,被牛辅追杀了三十余里,损兵折将大半,狼狈不堪地逃回吕布大营。

吕布见李肃初战便大败而归,挫了己方锐气,不由得勃然大怒:“废物!连牛辅这等货色都打不过!要你何用?!竟敢折损我的兵马,挫我军威!”不由分说,竟下令将李肃拖出斩首!并将首级悬挂于辕门之上示众!其残暴嗜杀的本性,再次显露无遗,令军中将士无不心寒。

第二日,吕布不再依靠旁人,亲自率领大军出战,点名要与牛辅决一死战!

牛辅虽勇,但比之吕布这尊“显圣大成”的杀神,简直是天壤之别!两军刚一交锋,吕布便如猛虎下山,挥舞着方天画戟,直冲敌阵!那“魔器”散发出的恐怖“煞气”与吕布自身的威压相结合,让牛辅军的“军煞”都为之溃散!只一个照面,牛辅便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再次大败而逃。

连败两阵,牛辅心知自己绝非吕布对手,再打下去只是送死。是夜,他秘密找来心腹之人胡赤儿商议。这胡赤儿,乃是董卓安插在牛辅身边的眼线,为人贪婪狡诈,见牛辅失势,早已暗生歹意。牛辅却不知情,对胡赤儿说道:“吕布那厮,武艺已近神魔,万万不能力敌!我看李傕、郭汜他们也是一群废物,靠不住!不如……我们瞒着他们四人,悄悄带上这些年积攒的金珠宝贝,再叫上三五个绝对可靠的亲随,弃了这大军,远走高飞,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做个富家翁算了!”

胡赤儿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立刻满口答应:“将军英明!末将这就去准备!”

当天深夜,牛辅便带着胡赤儿和另外三四个所谓的“亲随”,背着几大包沉甸甸的金银珠宝,悄悄离开了营寨,向西逃窜。一行人来到一条河边,正准备渡河。胡赤儿见四下无人,又看着牛辅背上那鼓鼓囊囊的金银,恶向胆边生!他猛地拔出佩刀,趁牛辅不备,从背后一刀将其砍死!随即又和那几个同伙,杀死了另外几个牛辅真正的亲随。

胡赤儿砍下牛辅的首级,带着金银珠宝,兴冲冲地跑回吕布营中献功。吕布见是牛辅人头,正要奖赏,却听那几个被胡赤儿胁迫的从人,忍不住出首告发:“温侯明鉴!此人乃是谋杀主将,夺其金宝!并非阵前斩杀!”

吕布最恨背主之人,又见胡赤儿行径卑劣,勃然大怒,喝令左右:“将这背主求荣的狗贼,给我拖出去,斩了!”

杀了胡赤儿,吕布继续率军前进,准备彻底剿灭李傕等贼。行不多远,便正迎上李傕亲自率领的大军。吕布根本不给对方列阵的机会,怒吼一声,挺起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如同疾风,率先冲入敌阵!他一人一骑,如同利刃破竹,所向披靡!李傕军阵哪里抵挡得住这等冲击?瞬间被冲垮,向后溃败了五十余里,退到一处山谷口,依山下寨。

李傕吃了大亏,急忙请来郭汜、张济、樊稠三人,以及最为倚重的谋士贾诩,共同商议对策。李傕心有余悸地说道:“吕布匹夫,果然悍勇无匹!其‘煞气’之盛,‘意’念之强,我等便是合力,也难以正面抗衡啊!”

贾诩却依旧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微微笑道:“吕布虽勇,然有勇无谋,性情暴躁,此乃其致命弱点!不足为虑。我有一计,可破吕布。”他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策,“李将军可亲率一支兵马,守住这山谷要道,每日只派少量兵马前去搦战,佯装不敌,将其引入山谷附近。郭将军则可效仿昔日彭越挠楚之法,率一支精锐骑兵,绕到其后方袭扰。敌进我退,敌退我扰,鸣金则佯攻,擂鼓则速退,使其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心烦意乱。与此同时,张将军、樊将军则各率一支大军,偃旗息鼓,星夜兼程,绕过此地,直扑空虚的长安城!吕布闻听京城危急,必然回师救援。待其回援之时,李、郭二位将军再于后方全力追杀!彼军心已乱,又兼归途劳顿,我等以逸待劳,前后夹击,吕布虽勇,亦必败无疑!”

李傕等人听完,无不抚掌称妙:“文和先生真神算也!”当即依计行事。

却说吕布率军追到山下,果然见李傕引军前来挑战。吕布哪里将他放在眼里?当即忿怒冲杀过去!李傕军稍作抵抗,便立刻佯装败退,退入山谷之中。吕布追至谷口,只见山上滚石檑木如同雨点般落下,箭矢如蝗,更有不少淬毒、附带“煞气”的暗箭,让他无法深入。

就在吕布犹豫是否要强攻山谷之时,忽然探马飞报:“启禀温侯!郭汜率军从后方杀来!已近我军后阵!”

吕布吃了一惊,急忙回师迎战。但还未与郭汜军接触,只听得对方军中鼓声大作,郭汜军竟然后队变前队,迅速退走了。

吕布扑了个空,正欲下令收兵,忽听山谷方向锣声大作,李傕军又冲杀出来,摇旗呐喊。吕布正要迎战,后方却又传来急报,郭汜军去而复返,再次杀到!

如此反复数次,吕布被调动得东西奔波,疲于应付。想要决一死战,敌人却一触即退,如同苍蝇般烦不胜扰;想要扎营休息,对方却又立刻前来骚扰。一连几日下来,吕布空有一身“显圣大成”的通天武力,却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他被激得是怒火填胸,暴跳如雷,连方天画戟都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愤怒,嗡嗡作响,散发出更加凶戾的“煞气”,却也无可奈何。

就在吕布烦躁恼怒,几乎要失去理智之时,忽然有快马自长安方向飞奔而来,带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报!!温侯!大事不好!张济、樊稠两路贼军,已绕道突袭长安!现已将长安城团团围住!京城危在旦夕!请温侯速速回援!!”

“什么?!”吕布大惊失色!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也顾不得再与李傕、郭汜纠缠,立刻下令全军拔营,火速回援长安!

就在吕布大军刚刚启程回撤之时,早已埋伏多时的李傕、郭汜两路大军,立刻如同饿狼一般,从后方猛扑上来,全力追杀!

吕布军心本就因京城被围而动摇,又兼数日奔波骚扰,早已疲惫不堪,此刻归心似箭,更是无心恋战。被敌军一阵冲杀,顿时阵脚大乱,只顾着亡命奔逃,一路上丢盔弃甲,自相践踏,折损了无数人马。

好不容易摆脱追兵,日夜兼程赶回长安城下时,只见城外黑压压一片,旌旗遍野,全是西凉贼兵,将偌大的长安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喊杀声、撞击城门声震天动地!城头上,守军稀稀拉拉,显然已难以支撑。

吕布顾不得疲惫,立刻率领残存兵马投入战斗,试图杀散围城之兵。然贼兵数量实在太多,又兼刚刚得胜,士气高昂,“煞气”冲天。吕布军与之一战,非但未能解围,反而又损折了不少人马。

更糟糕的是,吕布平日里对手下将士极其严厉,动辄打骂斩杀,早已失了人心。此刻见大势已去,又畏惧吕布的暴戾脾气,军中竟有不少士兵开始偷偷逃亡,甚至直接投降了城外的贼兵!吕布见状,更是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如此围城攻打了数日之后,城内终于发生了变故!董卓昔日的部下,如今在城中担任守将的李蒙、王方二人,皆是董卓嫡系,对王允、吕布本就心怀不满,暗中与城外的李傕、郭汜取得了联系,决定反叛!

是夜,李蒙、王方趁着守备松懈,悄悄打开了长安城的数座城门!城外早已等候多时的四路贼军,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如同潮水一般,呐喊着从洞开的城门蜂拥而入!

城内守军瞬间崩溃!长安城,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拨乱反正”的帝都,再次陷入了血与火的深渊!

吕布正在府中,忽闻城中喊杀声四起,知道城池已破!他不及细想,立刻披挂上马,手持方天画戟,冲出府门,试图组织抵抗!

然而,贼兵势大,如同洪流般涌入城中各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吕布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阻挡!他左冲右突,奋力砍杀,方天画戟所过之处,血肉横飞,但他杀得再多,也挡不住那源源不断涌入的贼兵!

眼看大势已去,再不走便要陷身于此!吕布心中一横,杀开一条血路,冲到司徒王允府外,朝着府中大声呼喊:“司徒大人!贼兵势大!长安已不可守!速速上马!随我杀出关去!到关东投奔诸侯,再图良策!”

王允此刻已穿戴整齐朝服,立于府门之内,面色平静,眼神中却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决绝。“温侯美意,老夫心领了。若侥幸能得社稷神灵庇佑,使国家得以安定,乃老夫毕生之愿;若天意如此,汉室当亡,老夫便以身殉国,魂归太庙!临难苟免,非我王允所为!请温侯代我向关东诸位忠义之士问好,请他们……务必以国家大计为念!”

吕布见王允心存死志,再三苦劝,王允却只是摇头,屹立不动。此时,各处城门火光冲天,喊杀声越来越近!吕布知道再不走便来不及了!他一咬牙,也顾不得王允,更顾不上去接府中的貂蝉和家小,怒吼一声,率领身边仅剩的百余名忠心亲骑,奋起神威,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已被贼兵占领的长安城门,一路向东,惶惶然投奔南阳的袁术去了!一代“显圣”猛将,竟落得如此狼狈下场!

李傕、郭汜等人进入长安之后,立刻约束不住手下的西凉兵痞!这些骄兵悍将如同出笼的野兽,在长安城中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一时间,长安城再次化为人间地狱!无数忠于汉室的官员和平民百姓惨遭屠戮!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一批朝廷重臣,皆在这场浩劫中,为国殉难!他们的死,也进一步削弱了汉室残存的“正气”与根基。

贼兵一路烧杀,很快便将皇宫也团团围住!宫中侍卫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被攻破!宫中内侍、宫女哭喊一片,惊恐万分!有侍臣急忙请献帝登上宫城北面的宣平门城楼,试图以天子威仪,制止乱兵。

李傕、郭汜等贼将,耀武扬威地来到宣平门下,抬头望见城楼上那代表着大汉天子的黄色龙旗伞盖,以及那个虽然年幼却强作镇定的少年天子,这才稍稍约束了一下手下的士兵,口中假惺惺地高呼“万岁!”

献帝倚着城楼栏杆,虽然心中恐惧,但还是鼓起勇气,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道:“众卿不待朝廷宣召,便擅自带兵闯入京城,意欲何为?!莫非是要效仿董贼,行那谋逆之事吗?!”

李傕、郭汜二人仰着脸,脸上带着桀骜不驯的狞笑,高声回应道:“陛下!我等乃是为董太师报仇而来!董太师乃陛下社稷重臣,无故被奸贼王允、吕布谋害!我等兴兵,只为诛杀王允及其同党,为太师报仇雪恨!并非敢有造反之心!只要陛下降旨,交出王允,我等立刻退兵!”

司徒王允,此刻就侍立在献帝身旁。他听闻李傕、郭汜此言,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善了。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对着献帝深深一拜,语气平静而决绝:“陛下!臣本为匡扶社稷,除暴安良。奈何天意弄人,功亏一篑,以至于此!事已至此,陛下万不可因惜臣一人之身,而误了国家!臣请下城楼,去见此二贼!或能以臣一死,换得京城片刻安宁!”

献帝年幼,哪里舍得这位刚刚帮助自己除掉董卓的忠臣就这样去送死?他拉住王允的衣袖,眼中含泪,连连摇头:“不可!司徒不可!”

王允却挣脱献帝的手,对着献帝再拜,随即猛地转身,毫不犹豫地从高高的宣平门城楼之上,纵身跳下!

“砰!”的一声闷响,王允重重地摔在城楼下的石板地上,幸而未死。他挣扎着爬起,指着李傕、郭汜,声嘶力竭地大呼:“我王允在此!奸贼!来杀我啊!”

李傕、郭汜见王允竟真的自己跳了下来,先是一愣,随即狞笑着拔出佩剑,上前围住王允,厉声喝问:“王允老贼!董太师何罪之有?!你竟敢擅自将其谋害?!”

王允虽身受重伤,却依旧昂首挺立,义正词严地痛斥道:“董卓老贼!欺君罔上!残害忠良!荼毒百姓!其罪行弥天亘地,罄竹难书!长安士民,乃至天下万民,无不拍手称快!你们二人,助纣为虐,竟还敢在此狂吠?!”

李傕、郭汜被骂得脸色铁青,强辩道:“就算太师有罪!我等又有何罪?!为何不肯赦免我等?!”

王允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悲愤与不屑:“哈哈哈哈!逆贼!帮凶!何必多言?!我王允生为汉臣,死为汉鬼!今日有死而已!来吧!”

“老匹夫!找死!”李傕、郭汜不再废话,手中利剑齐齐挥落!

一代忠臣,司徒王允,就这样惨死在乱贼剑下,血溅当场。他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大汉最后的忠诚。有诗赞曰:

巧计除国贼,奸臣董卓休。忧思系苍生,日夜为汉谋。忠魂昭日月,正气冲云霄。虽死犹可敬,精神励后人。

乱贼杀了王允,还不解恨,又立刻派兵冲入司徒府,将王允宗族上下,无论老幼,尽数杀害!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长安士民听闻,无不暗自落泪。

杀了王允泄愤之后,李傕、郭汜二人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燃烧起更加疯狂的野心!郭汜舔了舔嘴唇,对李傕道:“大哥!事已至此!王允已死!吕布已逃!长安城已在我等掌控之中!不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这小皇帝,夺了这鸟位!大事可成矣!”

李傕亦是怦然心动!他握紧了手中带血的剑,大喝一声:“说得好!杀进去!夺了帝位!”便要带兵冲入皇宫内庭!

正是:

董卓身死民稍安,傕汜作乱祸更惨。

未知献帝性命如何?这混乱的长安,又将迎来怎样的命运?且听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三国伏生志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三国野史!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