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了,非但没有丝毫担忧,反而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当即下令:“传我将令!全军即刻转向,便从这华容道小路进发!”
帐下诸将闻言,皆是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劝阻道:“丞相三思啊!那华容小路山边,既然有烽烟升起,必然是敌军早已设下了埋伏,我等若是贸然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死路一条?为何反而要舍弃平坦安全的大路,偏偏要走这条凶险异常的小路呢?”
曹操却抚着胡须,得意洋洋地大笑道:“哈哈哈哈!诸位有所不知!岂不闻兵书有云:‘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那诸葛亮虽然多有智谋,但他这点雕虫小技,又岂能瞒得过本相的火眼金睛?他故意命人在那山林僻静之处,燃起烽烟,虚张声势,便是想让我军心生疑惧,不敢从这条华容小路经过,而他自己,则必定会率领主力大军,埋伏在那条看似安全的大路之上,等着我军自投罗网。本相今日偏偏不中他的奸计,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走这条看似凶险的华容小路,方能出其不意,安然脱险!”曹操越说越是得意,仿佛自己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惊天妙计。
帐下诸将听了曹操这番“高论”,虽然心中依旧有些将信将疑,但见他如此胸有成竹,也不敢再多言,只得齐声称颂道:“丞相神机妙算,高瞻远瞩,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
于是,曹操便催促着手下残兵败将,调转马头,朝着那凶险莫测的华容道小路,艰难进发。此时,这些曹军将士,早已是饥渴交加,疲惫不堪,几乎人人带伤。那些焦头烂额、衣衫褴褛的,只得互相搀扶着,勉强前行;那些身中箭伤、枪伤的,更是步履维艰,痛苦呻吟。众人的衣甲早已被雨水浸透,冰冷刺骨,身上也没有一件是完整的;手中的兵器旗幡,也早已在逃亡的路上,纷纷失落丢弃,队伍混乱不堪,不成样子。更有大半士卒,因在彝陵道上被张飞追赶得慌不择路,只顾逃命,连胯下的战马鞍辔和身上的衣甲都尽皆抛弃了,只骑着光秃秃的马背,狼狈逃窜。时值隆冬严寒之际,又兼大雨滂沱,山路泥泞,其境况之凄惨,苦楚之深重,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曹操见前方行军速度越来越慢,队伍几乎停滞不前,心中焦急,连忙开口喝问,是何缘故。负责在前方开路的军士,慌忙前来回报说:“启禀丞相!前方华容小路,地势愈发狭窄险峻,又因早晨下了一场大雨,山路之上,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积水深潭,泥泞不堪,马蹄陷入其中,难以拔出,故而大军难以快速前进。”
曹操闻言大怒,厉声叱道:“军旅征战,逢山便要开路,遇水便要搭桥,此乃兵家常事!岂有因些许泥泞便不堪行军之理!”他当即传下严令,命那些老弱伤残的士卒,暂且在队伍后面缓缓跟随,所有身强力壮的将士,立刻动手,砍伐路旁树木,搬运土石柴草,填塞道路,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道路修通,确保大军能够顺利通过。若有行动迟缓,贻误军机者,立斩不饶!
众军士闻令,虽然早已是精疲力尽,但也只得强打精神,纷纷下马,拿起手中兵器,就在路旁砍伐竹木,搬运石块,填塞那些泥泞坑洼的山路。曹操唯恐后方追兵赶到,又亲自命令张辽、许褚、徐晃三员猛将,各引百余名亲兵骑将,手持钢刀,在队伍后面监察督促,但凡有行动迟缓、不肯用力的士卒,便当场斩杀,以儆效尤!
此时,这些曹军将士,早已是饥寒交迫,疲惫到了极点,许多人甚至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纷纷瘫倒在泥泞的道路之上。曹操却视而不见,反而狠心下令,让后续的马队,直接从那些倒地不起的士卒身上践踏而过,以求尽快通过此险恶之地。一时间,惨叫之声,哀嚎之声,在华容道上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死于自己人马蹄之下的曹军士卒,不计其数。
曹操听得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之声,心中更是烦躁,怒声喝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哭有何用!再敢有号哭喧哗,动摇军心者,立斩无赦!”
三停人马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士卒,因伤病体力不支,落在了队伍后面,生死未卜;又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士卒,或被践踏而死,或在修路之时累倒,填了那山间的沟壑;最终,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马,勉强跟随着曹操,闯过了这片泥泞险峻的山路。
待到走出险峻之地,前方道路稍稍变得平坦了一些。曹操惊魂稍定,回头看时,只见跟随在自己身后的,只剩下不到三百名残兵败将了,且个个都是衣甲不整,狼狈不堪,哪里还有半分先前那百万雄师的威风?曹操心中虽然滴血,但也只得催促众人,加快速度,继续前行。
众将皆是面露难色,纷纷说道:“丞相,我等连日奔波,早已是人困马乏,战马也快要跑不动了,实在是难以再继续赶路,还是暂且在此处稍作歇息,恢复一些体力再走吧。”
曹操却摇头道:“此处依旧尚未脱离险境,不可久留。待我等赶到荆州城下,再行休整,也未为晚也!”
于是,众人只得强打精神,继续前行。然而,又行出不到数里之地,曹操在马背之上,忽然又毫无征兆地扬鞭大笑起来,笑声比之前两次更加得意,也更加肆无忌惮。
帐下众将早已是见怪不怪,却依旧是心中不解,程昱再次上前问道:“丞相为何又在此处放声大笑?莫非又看出了什么破绽不成?”
曹操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智珠在握的自信,指点着周围的山川形势,得意洋洋地说道:“哈哈哈哈!世人皆言周瑜、诸葛亮二人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在吾看来,他们终究还是百密一疏,无能之辈罢了!似这等山林茂密、道路狭窄的绝佳设伏之地,他们若是能在此处也预先埋伏下一支精锐的奇兵,以逸待劳,乘我军疲惫不堪之际,突然杀出,那我等纵然是有三头六臂,也必定是束手就擒,再无生理了!可惜啊可惜,他们却偏偏没有想到此节!可见其智谋,亦不过尔尔!”曹操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之前是如何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
然而,他得意的笑声还未在山谷之中完全散去,忽然,只听得前方一声炮响,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紧接着,从道路两旁的山林之中,猛地杀出无数军士,各个手持雪亮钢刀,身披赤红战袍,旌旗招展,杀气腾腾,将狭窄的山路堵得水泄不通!为首一员大将,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胯下嘶风赤兔宝马,手中提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青龙偃月大刀,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下凡一般,不是别人,正是那义薄云天的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
关羽横刀立马于路中央,身后五百名精锐校刀手,排成雁翎阵势,一个个怒目圆睁,杀气腾腾,只等主将一声令下,便要将这些曹军败将尽数斩杀于此!
曹操麾下那些本就已是惊弓之鸟的残兵败将,一见到关羽这如同天神一般的威势,更是吓得个个亡魂丧胆,魂飞魄散,纷纷勒住马头,面面相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心中暗道:“完了!这下是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曹操自己亦是面如死灰,心中叫苦不迭,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他强作镇定,对左右诸将说道:“事已至此,再无退路!只有与他拼死一战,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帐下诸将闻言,皆是面露苦涩,纷纷摇头道:“丞相,非是我等怯战。只是如今我军将士,皆是连日奔波,又饥又渴,体力早已透支;胯下战马,亦是疲惫不堪,难以再战。以此等残败之师,如何能是那关云长这等盖世猛将与其麾下精锐之师的对手啊!”
正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谋士程昱忽然急中生智,对曹操低声进言道:“丞相,某素知那关云长为人极为高傲,却也最为重情重义。他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着,乃是天下闻名的义士。丞相昔日于许都之时,曾对他有知遇之恩,礼遇有加。如今我军已是穷途末路,危在旦夕,丞相何不亲自上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痛陈昔日恩义,或许能求得他网开一面,放我等一条生路,也未可知啊!”
曹操听了程昱此言,如同在黑暗之中抓住了一线生机,也顾不得什么丞相的颜面了,当即便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立刻催动胯下疲惫不堪的战马,独自一人,缓缓来到阵前,对着横刀立马的关羽,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欠身说道:“云长将军,别来无恙乎?”他此言一出,已是将姿态放得极低。
关羽见曹操亲自上前答话,亦是微微欠身,还了一礼,沉声答道:“关某奉我家军师将令,已在此处等候丞相多时了!”他虽然语气平静,但那股凛然的“武圣之威”与冰冷的“杀伐之气”,却依旧让曹操感到一阵心悸。
曹操长叹一声,面露凄苦之色,道:“曹操今日兵败势危,损兵折将,狼狈不堪,逃至此地,已是山穷水尽,再无退路可走了。还望云长将军能念及昔日你我在许都之时的一段情谊,以及操对将军的一片赤诚之心,能网开一面,放操一条生路,操定当感激不尽,他日必有厚报!”
关羽闻言,丹凤眼微微一眯,沉声说道:“昔日关某兵败下邳,蒙丞相不杀之恩,收留帐下,确实是受到了丞相许多厚待。但关某亦早已在万军之中,斩杀了丞相麾下大将颜良,又诛杀了河北名将文丑,为丞相解了白马之围,以此作为回报。关某自认为,早已不亏欠丞相分毫。今日之事,乃是国事,各为其主,关某又岂敢因私废公,违背军师将令,擅自放走丞相!”
曹操听了,心中更是焦急,连忙又说道:“云长将军,你当年在我帐下之时,一路之上,连过我五处关隘,斩杀了我六员守将,此事,将军可还曾记得?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以信义为重!将军熟读《春秋》,深明大义,岂不知当年春秋之时,那晋国勇士庾公之斯,奉命追杀其旧友子濯孺子,最终却因不忍下手,反而将其放走,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之事乎?”曹操此言,正是要勾起关羽心中那份对“义”的执着。
关羽本就是一位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盖世英雄,听了曹操这番话,又回想起昔日曹操对自己的种种恩义——赠袍赐马,封侯拜将,礼遇有加;以及后来自己护送两位嫂嫂,千里寻兄,曹操非但没有加以阻拦,反而准其过关,这份恩情,确实是难以轻易忘怀。此刻,再看看曹操身后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惶惶不可终日的残兵败将,一个个皆是垂头丧气,眼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命的渴望,有些士卒甚至已经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关羽那颗素来坚硬如铁的心,也不由得为之触动,渐渐变得柔软起来,其身上那股凌厉的“杀伐之气”也随之减弱了几分。
于是,关羽长叹一声,缓缓地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刀口向下,把马头勒转,对着身后那五百名早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校刀手,沉声说道:“众军听令!四散摆开,让出一条道路!”
此言一出,这个分明就是要放曹操过去的意思!曹操见关羽果然回心转意,心中大喜过望,也顾不得多言感谢,连忙招呼身后众将,趁此机会,一拥而上,从关羽让开的道路之中,策马狂奔而过。
待到曹操及其手下诸将皆已冲过华容道之后,关羽才缓缓地转回马头。此时,他身后的那些校刀手,见主将竟然真的将煮熟的鸭子放飞了,无不感到万分错愕与不解,纷纷下马,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请将军回心转意,将曹操追回。关羽看着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以及地上那些哀求的眼神,心中更是感到一阵愧疚与不忍,一时间,竟也有些犹豫不决。
正在此时,曹军大将张辽纵马赶到关羽马前,见关羽面有难色,亦是翻身下马,对着关羽深深一揖,哽咽道:“云长公!昔日之情,辽永世不忘!今日之恩,辽亦当铭记在心!请受辽一拜!”
关羽见了张辽,更是想起了昔日在白马坡一同征战的旧日情谊,心中那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消散了。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挥了挥手,示意张辽等人也快快离去,竟是将所有曹军残部,都一并放了过去。
后人有诗单道此事,感叹关羽义薄云天,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曹操既侥幸脱离了华容道这最后一处险地,惊魂稍定之后,继续率领着残兵败将,仓皇逃窜。行至一处谷口,他回头望了望身后所跟随的军兵,点算之下,只剩下不到二十七骑了,其余人马,皆已在沿途各处失散或阵亡。
待到天色将晚之时,曹操一行人,总算是逃到了南郡城附近。忽然,只见前方火把齐明,一簇人马拦住去路。曹操大惊失色,以为又是追兵赶到,口中哀叹道:“天亡我也!吾命休矣!”
正在这绝望之际,只见从那队人马之中,冲出一群巡逻的哨马,为首一将,正是南郡太守曹仁!原来,曹仁早已探知赤壁兵败的消息,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敢擅自离开南郡,前去救援,只得在南郡城附近的各个要隘,派遣人马,四处巡逻接应。
曹操一见是曹仁的兵马,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曹仁连忙上前,将曹操接入南郡城中安歇。随后不久,大将张辽等人,也陆续带着一些残兵败将,逃到了南郡。张辽将关云长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之事,向众人述说了一遍,众人皆是唏嘘不已,感叹关羽之义。
曹操在南郡城中,重新清点了一下逃回来的将校士卒,只见人人带伤,个个狼狈,损失之惨重,远超预料,心中更是悲痛万分。他下令将所有受伤将士,皆送往医馆精心救治,好生将息。
当晚,曹仁在府中摆下酒宴,为曹操压惊解闷。帐下荀攸、程昱等一众劫后余生的谋士,皆在座相陪。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忽然放下酒杯,仰天长叹,随即竟失声痛哭起来,泪如雨下,悲不自胜。
帐下众谋士见状,皆是惊愕不已,连忙上前劝慰道:“丞相,想当初您身陷虎穴龙潭,面临生死绝境,尚且能够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全无半分惧怯之色。如今已安然逃回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应当收拾人马,重整旗鼓,以图他日报仇雪恨,为何反而在此处痛哭流涕,如此失态?”
曹操止住哭声,哽咽着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吾并非哭自己兵败之狼狈,亦非哭将士伤亡之惨重。吾乃是哭我那早逝的奉孝(郭嘉字)啊!倘若奉孝今日尚在人间,以他那神鬼莫测之智谋,洞察先机之远见,何至于会让我曹孟德遭此奇耻大辱,落得如此惨败的下场啊!他若在,定能识破周瑜、诸葛亮的奸计,绝不会让我军有此赤壁之大失也!”
说罢,曹操更是悲从中来,捶胸顿足,号啕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啊!”其情之悲切,其声之凄惨,令在座众谋士闻之,无不动容,皆是默然无语,自愧不如。
次日,曹操强打精神,召集曹仁等人议事,说道:“吾如今暂且先返回许都,重整旗鼓,招兵买马,积蓄粮草,日后必定要再次兴兵南下,与那孙刘小儿决一死战,以雪今日赤壁之耻!南郡之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便暂时托付于你全权保守。吾已将一条锦囊妙计,秘密留在此处,你可好生收着。不到万分紧急的时刻,切勿轻易开启。若遇危急存亡之秋,便可依计而行,定能使东吴鼠辈,不敢轻易正视南郡分毫!”
曹仁连忙领命谢恩。曹操又问:“合淝、襄阳二处要地,由何人保守为妥?”
曹操沉吟片刻,道:“荆州全境的防务,便暂时都交由你(指曹仁)统一管领。至于襄阳重镇,吾已预先调拨大将夏侯惇前往镇守。而合淝一地,乃是淮南屏障,江东咽喉,其地位更是重中之重。吾已下令,命大将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二人为副将,共同镇守此地,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若有任何紧急军情,可立刻飞马传递消息,前来许都禀报。”
曹操将各项军务皆分拨已定之后,便不再耽搁,当即带领着一众残兵败将,以及那些原先归降的荆州文武官员,离开了南郡,朝着许都方向,狼狈奔回。曹仁则依照曹操嘱咐,派遣大将曹洪等人,分别据守彝陵、南郡等处要隘,以防备周瑜大军的后续追击。
却说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之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既为自己违背军令而感到愧疚,又为能报答曹操昔日恩情而略感释然。他引着手下军士,自回夏口。此时,赵云、张飞等各路人马,皆已在之前的战斗之中,缴获了大量的曹军马匹、兵器、铠甲、钱粮等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返回了夏口大营,向刘备报功。唯独关羽这一路,非但没有擒获一名曹军将士,亦未曾缴获半分战利品,只是空着双手,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夏口,前来拜见刘备。
此时,孔明正与刘备在中军大帐之中,设宴庆功,互相道贺赤壁大捷。忽听帐外亲兵禀报,说关云长将军回来了。孔明闻言,连忙放下手中酒杯,亲自起身离座,快步走到帐外,手捧一杯美酒,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高声说道:“恭喜云长将军!贺喜云长将军!将军此番立下如此盖世奇功,为天下百姓除去了一大祸害,真乃可喜可贺!亮本当率领众将,远出百里之外,隆重迎接将军凯旋,方能彰显将军之功绩啊!”
关羽听了孔明这番话,更是羞愧难当,面红耳赤,低着头,默然不语。
孔明见状,故作不解,问道:“云长将军莫非是因为吾等未能及时远出迎接,怠慢了将军,故而心中不悦么?”随即,他又回头对着左右侍从,故作嗔怪地说道:“尔等为何不早些前来通报云长将军回营的消息?真是怠慢了贵客!”
关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愧疚,上前一步,对着孔明深深一揖,沉声说道:“关某无能,有负军师重托!今日特来向军师请死!”
孔明故作惊讶,问道:“哦?云长将军此话从何说起?莫非是那曹操老贼,不曾从华容道那条小路经过么?”
关羽羞惭满面地答道:“回禀军师,曹操…曹操确实是从那条小路经过的。只是…只是关某一时无能,疏于防备,因此…因此竟被他侥幸逃脱了……”
孔明又追问道:“既是如此,那将军可曾擒获曹军其他将士,或者缴获些许战利品回来?”
关羽更是无地自容,低声道:“皆…皆不曾擒获一人一骑,亦未曾缴获半分军资器械……”
孔明闻言,脸色一沉,冷笑一声道:“哼!如此说来,这便是云长将军念及曹操昔日之恩情,徇私枉法,故意将他放走了!只是,军中无戏言!白纸黑字的军令状在此,云长将军既已违令,吾等亦不得不依照军法从事,以儆效尤!”说罢,孔明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来人!将关云长与我拿下!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两旁如狼似虎的执法武士,闻声而动,立刻上前,便要将关羽拿下。正是:
欲将一死酬知己,义薄云天照汗青。却看孔明真面目,是斩是留费深情。
未知关云长性命究竟如何?诸葛孔明又将如何处置此事?且看下文分解。